加急见刊

关于老子诞生地历史定位、沿革及其认可漂移之考述

曾传辉  2012-11-28

老子诞生地定位的历代记载实虚不齐,变动不居。本文通过穷搜相关文献和实地踏勘认为,明代以前历代朝廷认定的老子诞生地和亳州老子祠/太清官位于今亳州市谯城区以西涡河沿岸50里范围内的支流交汇处。如果历史上涡河未曾大规模改道,明代以前的老子庙位置当在今两河口以东1里左右的涡河北岸。苦县遗址可能在今天的安溜镇一带。亳州太清宫在明以前历代均有修葺,名称屡易,享有皇家尊崇和供祀;元至正十五年(1355)被刘福通的农民军拆毁。今鹿邑太清官距谯城以西约40里,远近比较接近古文献记载,又保存了亳州太清官的残存碑碣,但位于涡河南岸4里且无支流经过,地貌不合,明中期以后,也有老子出生地一说。涡阳县天静宫曾被明朝官修史志记载为老子出生地,其特色是李母流星感孕传说影响深远,然其地理方位与明以前史料记载相差甚远。

关键词:老子故里太清官老子祠天静宫流星感孕作者:曾传辉,196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老子诞生地具体位置之历史考定关于老子的出生地的记载,最早见于《庄子·天运》:“孑L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庄子·寓言》也说:“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梁而遇老聃。”阳子居即杨朱,孔、杨两人都是要到沛地去见老子(老聃),其事当在老子罢官之后。《庄子·天道》中,就记载:“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日:‘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这里所说的老子“免而归居”,就是被免去官职,返回原籍老家。

此事是指王子朝之乱,周王室典籍被王子朝一党携带到楚国,老子因失职之责罢官返乡。春秋时候的沛地在哪里?《左传·昭公二十年》谓:“齐侯田于沛。”杜预注:“沛,泽名。”春秋战国时,沛不是县置,沛泽附近的地方统称沛地,其范围较大,相当于西汉沛郡所辖的地域,下辖相县、萧县等三十多个县,远远超过今天人们所争议的河南鹿邑、安徽毫州市的涡阳县和谯城区了。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将老子诞生地缩小到乡和里的较小范围之内:“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摧(chuang,大而垂),周守藏室之史也。”但对今天人们来说,这种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定位法因其在历史上变动不定,而成为争论老子诞生地历史定位、沿革及其认可漂移之考述◎今涡水犹存,而谷水之名不再。要定位汉时老子祠和相县遗址,关键之点就是要弄清哪一条河是郦氏所称的谷水。郦氏紧接上文,宕开一笔,写涡河的支流谷水河道的走向:谷水首受涣水于襄邑县(今河南省睢县)东,东迳承匡城东(今睢县匡城镇)。谷水又东南,迳已吾县故城西(今河南省宁陵县张弓镇有已吾村)。谷水又东经柘城县(今仍其名)故城东。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从地图上分析,流经上述地段的水道,只有今天称为惠济河的这一条。《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四九有“古谷水”条目,全部引用了《水经注》的有关文字,虽然并没有明白指出古谷水就是惠济河,却在引用《太平寰宇记》有关文字中,有意将“濑水”改为“谷水”,该志引《寰宇记》云:“谷水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南五里分流,入灵溪池,东入涡水。”说明清代的惠济河睢县以下的河段就是《水经注》所说的谷水。

谷水在宋代曾叫濑水,今惠济河之名始于乾隆六年(1741),由皇帝所赐;宋清之间曾用名现已查明有二,一日派(b&n)水:惠济河,即汲水也。自中牟县西十里铺,出贾鲁河,迳祥符、陈留、杞,入归德府、睢州、石(柘)城,至江南亳州,下达于淮。乾隆六年,上命查勘河道,开浚两岸,赐名惠济。二十二年,复挑浚深通,永资利赖。按河道旧在中牟县十五里堡,二十六年,因黄水漫溢,淤成平陆。二十七年,于西十里铺改建滚水坝。二十九年,因坝底高出水面,河身淤塞,不能分泄贾鲁河之水,改建石闸。(《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四十九)按,7、反水《春秋》称“郄”,《汉书·地理志》谓“卞水”,《说文》为“汲水”,后人避“反”字改为汴,今称汴河。按《水经注》的记载,蒗菪渠于浚仪县东(在今开封境内),其东导者为汲水,至蒙县为获水,又东至彭城县入泗水;蒗荡渠自大梁城南南流为鸿沟,一路接纳东南向的沙水、颍水、涡水、淮水等河。《大清一统志》将东南流向的惠济河曾用名定为汲水,明显与《水经注》等古志相左。可见,谷水之名早在清代之前就已经失传。

二日老黄河。据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雅尔图《惠济河碑记》,惠济河浚通之前,沿途各河段之名各异,有汴河、蔡(古音sa)河、洮河、永利沟和老黄河等:即循古汴、蔡河入涡故道,湮者瀹之,浅者深之。又东过陈留(在今开封市,有陈留镇仍其名)、杞县,经睢州之挑(洮)河,柘城之永利沟,淮宁、鹿邑之老黄河,抵安家溜以入涡而归淮。则贾鲁河水势得减,而濒河各州县潦水有归,均免旁溢,商船亦可直抵汴梁,是不惟祛水之患,而兼可收水之利。(《河南通志》卷八十一)清季毫州西部划归鹿邑管辖,可见当时淮宁、毫州境内的古谷河段已改称“老黄河”。“汴河”、“老黄河”均是民间的泛称,所指甚众。凡是下流、支流、分流,均可称按其源头的大河相称。明清时河道名称混乱不堪的状况,在清代傅泽洪撰《行水金鉴》卷八十一中有所反映:以上诸渠同源于出河之济。故言鸿沟者,则指此为鸿沟;言蒗荡渠者,指此为蒗荡;言汴水者,指此为汴水;言浚仪渠者,指此为浚仪渠。皆以下流之目。追被上源也。

值得指出的另一疑点就是有人主张:古谷水已湮,今天的惠济河是人工河。上引雅尔图《惠济河碑记》文字亦已证明,惠济河除贾鲁河一段以外,并非人工河,而是疏通豫皖两省多条河流故道所成。这一点乾隆时代编纂的《皇朝文献通考》卷七讲得更加明白:豫省自开封府以南沿河七州县之水,俱归江南之涡河。见议所开河道,虽有沙河、桃河、永利沟、老黄河诸名,其实本属一河,所浚者即旧有之水道也。唯贾鲁河原系入淮之河,因水势善溢,故议于北岸设闸开河,以分其势,所泄之水本自无多,况流行四百余里方入于涡,自不至于江南有碍。

自乾隆疏浚惠济河以后,清朝定下惯例,经年整治。今天的惠济河虽然为涡河支流,但水量和旧时的航运能力都盖过涡河,是古时连接江淮与中原的交通枢纽。

55·老子诞生地历史定位、沿革及其认可漂移之考述◎城墙遗址外有水堑,地势高于惠济河面,与《水经注》“水泛则四周隍,堑耗则孤津独逝”的记载吻合。东西南三面的旧城门外都有笔直的古道(驰道)。西门通向武平(今鹿邑)。各城门外的古道趋向,与郦氏所记大致相若:城之四门,列筑驰道:东起赖乡(今两河口一带);南自南门,越水(当是涡河)直指故台西面;南门列道,径趣广乡道(在今鹿邑,可能在今太清宫镇一带);西门驰道,西届武平(到今鹿邑县城只有10里,更西20公里有邱集乡武平村);北门驰道,暨于北台。

此镇北门惠济河边旧码头上,有明离宫(当为火神庙)和问里宫遗址。前者供奉火神;后者供奉老子、孔子像,据传孔子曾在此打听此去老子府上还有多少里,故名。二者均在抗战期间被烧毁。明离宫旧址前有棵古槐,据说曾经是鹿邑和谯县的界标,老百姓有“一槐罩两县”的说法。还有几通残碑,除一通可依稀辨认为光绪年间所刻外,其它均已风化,字迹漫灭无辨。

二、元代以前毫州太清宫的历史沿革老子诞生地的记载始于先秦,对老子的官方祭祀始于汉桓帝,毫州老子宫庙的历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老子宫庙历经沧桑,屡兴屡废,名称几经改易,至唐明皇天宝七年(748)敕名为“太清宫”。太清官的地理位置经历汉、晋、隋、唐、宋、元各代,在元至正十五年(1355)之前都没有争议。是年,毫州太清宫被刘福通拔去为小明王修了宫殿,从此消失,不复存在已经650多年。明朝永乐皇帝“扫北”之前,曾驻兵涡阳天静宫,此后涡阳天静宫曾被长期认定为老子诞生地。清中期,鹿邑重修其境内的老子宫庙,因为其中保存了一批太清宫的碑碣,就被鹿邑的地方官们认定为老子诞生地,直到现在。这就是老子诞生地认定的历史线索。

自汉桓帝遣使至老子诞生地修庙立祠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修葺,称老子祠、老子庙或老君庙。北周武帝时释僧动著《难道论》日:黄初三年,下敕云:告豫州刺史,老聃贤人,未宜先孔子。不知鲁郡为孔子立庙成未。

汉桓帝不师圣法,正以嬖臣而事老子,欲以求福,良足笑也。此祠之兴由桓帝,武皇帝以老子贤人,不毁其屋。朕亦以此亭3\'-路,行来者辄往瞻视,而楼屋倾颓,傥能压人,故令修整。昨过视之,殊整顿。(明梅鼎祚编《释文纪》卷三十七)《太平寰宇记》卷十二云:大清宫:元元旧宅。今有桧树迹存焉,宫前有阙,各高一丈七尺,魏黄初三年文帝所立,其阙有铭,是锺繇书,皆破缺,惟四字存焉。

又综合上引《水经注》所载,可以概括地讲,汉魏时期,桓帝遣使祠老子,曹操因循其政。

曹丕称帝以后,虽然贬抑老子为贤人,位在孔子之下,却下令仿老子祠在山东修建孔子庙,于黄初三年(222)又饬令修整苦县老子祠,在祠前增立石阙一对,由钟繇勒铭为记。同年,魏文帝亲幸老子祠。

崔元山撰《濑乡记》记载:“北魏孝武帝于太昌元年(532年)重修毫州老君庙”。

隋代初年,朝廷考订祖制,修复老子祠。据薛道衡于“大隋驭天下之六载”,即隋开皇六年(586)撰《老子碑》,隋代初年,赖乡老子祠因年久失修,屋宇破残不堪,碑裂井枯,香火飘零,所谓“灵庙凋毁,祠坛虚寂。九井生桐,双碑碎石。’隋高祖杨坚诏令上开府仪同三司(不是司空、司马、司徒的“三司”却视为同级的文官,为文官中的最高级别)及毫州刺史元胄(北魏皇裔,本姓拓跋),查考老子祠旧址,重建祠堂。修复后的老子祠,建筑宏伟,雕像肃穆,醮祀严整,规模和影响都胜似从前。该碑云:寿宫灵座,麋鹿徙倚。华盖厕坛,风霜凋弊。乃诏上开府仪同三司、亳州刺史武陵公元·57·《世界宗教研~}2011年第6期如此看来,如果涡河在历史上未曾大规模改道,谷涡交汇处就是今天的惠济河人涡处,也就是赖乡所在地,今天叫两河口。《水经注》记载的老子诞生地就在这一带。现在这一带已是一片林地、农田和村舍,由于没有地面参照物,再进一步定位仍然比较困难。《太平寰宇记》由乐史编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距毫州太清官地面建筑最终消失的时间最近,且有精确的空间距离数字记载,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准确的参照。有关老子诞生地的条目见于该书卷十一:老子祠:崔元山《濑乡记》:“老子祠,平生时教化学堂故基也。”李母祠:《濑乡记》:“李母祠在老子祠北三里,祠门内右有圣母碑,东院内有九井。”《述征记》:“庙内九井,或云汲一井而八井动。”唐乾封元年,册李母为先天太后,因改祠为洞霄宫。太清官:元元旧宅。今有桧树迹存焉,宫前有阙各高一丈七尺,魏黄初三年文帝所立。其阙有铭,是锺繇书,皆破缺,惟四字存焉。李母坟:在县东十三里。《注水经》(当为《水经注》)云,老子宫前有李母坟。东有碑,汉桓帝永兴元年谯县令长沙王阜所建。濑水在县(指苦县旧城)东南十二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南五里,各水分流入灵溪池,东入涡水。相县在濑水东是也。灵溪池在元元宫北。

按,乐史引《水经注》有误,李母坟当在李母庙前。两河口在苦县旧城东南l2里,李母坟在苦县旧城东l3里,李母坟在老子祠北3里,则老子祠在今两河口以东1里。九井在李母庙东院。

老子祠的另一个地理标志为灵溪,如上引《寰宇记》所言,又称灵溪池。郦道元《水经注》无载,而同时代的北魏诗人庚信《致老子庙应诏》诗日:“三门临苦县,九井对灵溪。”唐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之二谓:“老君降生郡国即古之楚国之苦县,因城为名赖乡,因水为名曲仁里,九井之西,灵溪之侧。”又说,其地“或云谯国者,今老君旧宅太清宫东北四十里有谯城是也。”古谯城的位置因有曹操宗族墓群考古发掘证明在谯城老城区之南,与《水经注》记载无二,则谯城位置自古未变。据同去踏堪的历史地理界朋友介绍,唐代官里比今里略大,而俗里又较小。今两河口跟谯城区城关相距约为20里,无论以唐代官俗里计,均比杜氏记载距离要小。

要么杜氏记载有误,要么谷涡交汇口唐以后已东移。

杜氏又述其庙之始:“汉桓帝梦见老君,特诏陈相边韶于老子生处旧宅修祠立碑,祠侧有李母庙,内有虚无堂古迹依然,左带灵溪,右环涡水,其地显敞,是惟胜所。”据《太平寰宇记》载,濑水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南五里处,“各水分流”,一者流人灵溪池,一者向东人涡水;“灵溪池在玄元宫北。”可见,灵溪是位于老子祠和李母庙之间的湖泊。老子祠“左带灵溪,右环涡水”之说,是沿涡河走向,背西朝东而言。这一带于今已无见大的池塘、湖泊等水体。

涡水流到谯城以后,由北向东,拐了一个90度的大弯,并在此与另一支流相汇。此支流今天叫小洪河,其上游在睢县境内称为洮河。郦氏记载它是沙河朝南面的分支。涡河在那时曾被引为护城河,故日“四周城侧”:涡水又东,迳谯县故城北。《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成得臣帅师伐陈,遂取谯,城顿而还。”是也。王莽之延成亭也。魏立谯郡,浼州治。沙水自南枝分,北迳谯城西,而北注涡。涡水四周城侧。

值得一提的是,经我们实地踏勘发现,今天惠济河边的谯城区安溜镇就是上述引文中雅尔图所说的安家溜。其地理情况至今仍与郦氏《阴沟篇》记载的苦县城有很多相互吻合的地方面。

据当地老人回忆,安溜镇原来保存完好的城墙和城门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拆毁,城墙的大砖被拿去修了农机站和老百姓的房屋。此古镇北靠惠济河,南面与涡河相望,和《水经注》“谷水又东径苦县故城中”及“涡水又南,东屈,迳苦县故城南”的记载,大致相符。只是如今惠济河北岸是一片农田,当地老百姓说那里有徽王寺的地名,因明代徽王宫遗址所在而得。今旧·56·从历史记载来看,最早落实老子里藉,并为其修造纪念性建筑的事情发生在东汉末年。《后汉书·桓帝纪》说,延熹八年(165)春正月和十一月,桓帝因梦见老子,分别遣中常侍(高级近侍官,后汉由宦官充任)左怕和管霸之苦县,祠老子。于时苦县属陈国,著名文士丞相边韶,奉命“典国之礼”,作《老子铭》。此文今收入《隶释》卷三,《道家金石略》有转录,其序云:老子姓李,字伯阳,楚相县人也。春秋之后,周分为二,称东西君。晋六卿专征,与齐楚并僭号为王,以大并小。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其土地郁瑜(w爸ng)高敞,宜生有德君子焉。

这里将《史记》的一句记载解析为三层意思:首先趋清了朝代兴替和战乱频繁乃造成老子籍贯由楚国相县,变为陈国苦县的线索;其次定位了老子故里相县故城的具体地理位置,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第三形容相县旧城虽然成为废墟,但地势高敞,气脉旺盛,有一派有德君子故乡之象。文中显然认为相县遗址就是老子旧宅所在,但当时并无祠寺等建筑存在,故称虚荒。序文又说:“盖老子劳不定国,功不加民,所以见隆崇于今,为时人所享祀,乃昔日逃禄处微,损之又损之之馀胙也。”虽然从西汉以来,上自皇室下到民问普遍尊奉黄老之学,崇敬老子,而将老子当成神祗供奉,配享祭祀,则始于桓帝。因此边韶在接到皇帝圣诏之后,下了一番查考功夫,才找到相县城垣遗址。铭文中只提到赖乡,没有提到曲仁里。如下《水经注》引文所见,因王莽更名为赖陵而得。赖与厉音相近,可能是王莽更名之由,而曲仁里地名已经失传。赖乡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其名称范围也早已在历史长河中变迁无考。因此边韶的记述,只有“涡水处其阳”和“其土地郁埝高敞”两点在今天仍然可以作为定位老子故居或后汉老子庙的参照物。

300多年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470—527)的《水经注》以涡河流域的河道作为参照系的纲领,对老子故里的定位提供了更为可靠、准确、详细和客观的历史依据。《水经注》卷二十三谓:“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荡渠,东南至沛为涡水。”涡水流出鹿邑的广城乡(约在今太清官镇带)后,进人苦县境内:涡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涡也。涡水又南,东屈,迳苦县故城南。《郡国志》日:“春秋之相也。”王莽更名之日赖陵矣。

在涡河与谷水的交汇处以东是春秋时的相县遗址所在地,此地边韶称在赖乡之东。赖乡王莽时更名为赖陵,到郦氏考查时称赖城或赖乡城。

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其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其城又谓之谷阳台,非也。谷水自此东入涡水。

《水经注》卷二十三接着记载了1300多年前老子庙的情形:涡水又北,迳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北有双石阙,甚整顿。石阙南侧,魏文帝黄初三年经谯所勒。阙北东侧有孔子庙,庙前一碑,西面,是陈相鲁国孔畴建和三年立。北则老君庙,庙东院中有九井焉。又北,涡水之侧又有李母庙。庙在老子庙北,庙前有李母冢。冢东有碑,是永兴元年(304)谯令长沙王阜所立。碑云:老子生于曲涡间。涡水又曲,东迳相县故城南,其城卑小实中。

边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在赖乡之东。

涡水处其阳。”疑即此城也。自是无郭以应之。

从上述记载来看,当时的老子庙并未建在相城遗址上,而是在赖乡以东,相城以西。王阜撰李母碑所谓“老子生于曲涡间”,就是说老子生于涡河拐弯处。郦氏又予印证:“涡水又北,经老子庙东。”①陈垣编纂《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页。

·

54·《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6期胄,考其故迹,营建祠堂。皇上往因,历试总斯蕃部,犹汉光司隶之所、魏武兖州之地,对苦相之两城,绕涡谷之三水(包括灵溪池)。芝田柳路,北走梁园,沃野平皋,东连谯国。

望水置染(ni,日晷),揆景瞻星。拟玄圃以疏基,横玉京而建宇。雕楹画拱,磊珂相扶;方井圆渊,参差交映。尊容肃穆,仙卫俨而无声;神馆虚闲,滴沥降而成响。清心洁行之士、存玄守一之俦,四方辐凑,千里波属,知如在之敬,申醮祀之礼。显仁助於王者,冥福资于黎献。①有唐一代,因奉皇室自奉为老子李耳之宗裔,道教受到空前的崇奉,被抬高到类似“国教”的地位。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在两京及各州设置道学教育的官方机构称为玄学,读书人能够以道经取仕。各州建立老子祠,由赋税供给。毫州老子庙中还设置了官员编制。乾封元年(666),高宗曾亲幸亳州老子祠。《旧唐书》卷五高宗下云:二月己未,次亳州,幸老君庙,追号日“太上玄元皇帝”,创造祠堂,其庙置令丞各一员,改谷阳县为真源县,县内宗姓特给复(免除税赋)一年。

这里所谓的“创造祠堂”,当指修筑供奉李氏列祖列宗的宗庙。

据金章宗时毫州学正胡筠撰《续修太清宫记》碑,开元十三年(725)明皇曾躬谒玄元庙即毫州太清宫,御制《道德经疏》,使人勒石刻碑。又据旧新《唐书》,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31),亲享玄元皇帝于老子新庙。封庄子号为南华真人,文子号为通玄真人,列子号为冲虚真人,庚桑子号为洞虚真人,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天宝二年(743)正月,追尊玄元皇帝为“大圣祖玄元皇帝”,两京崇玄学改为崇玄馆,博士为学士。三月,亲祀玄元庙以册尊号,制追尊老子父亲为“先天太上皇”,母益寿氏号“先天太后”,仍于谯郡本乡置庙。改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为太微宫,天下诸郡为紫极宫。九月,谯郡紫极宫改为“太清宫”(按,杜光庭记为天宝七年赐名)。此为毫州谯郡太清宫名之始。

经过不断修葺,毫州太清官达到空前的规模,充分呈现了皇家大庙的气派。据唐杜光庭撰《道教灵验记·毫州太清宫》记载:“亳州真源县太清官,圣祖老君降生之宅也。历殷周至唐。

其古迹自汉桓帝重修营葺;魏太武、隋文帝另授规模。边韶、薛道衡为碑以纪其事;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明皇六圣御容列传於老君左右。两宫二观古桧千余棵,屋宇七百余间。有兵士五百人镇宫。”后梁初,毫州太清宫曾更名为“太清观”。据《旧五代史》卷三记载,梁太祖朱温开平元年(907),诏令废雍州太清宫,改西都太微宫、毫州太清宫皆为观,诸州紫极宫皆为老君庙。十六年后,后唐灭梁,毫州太清官恢复旧称。同书卷三十载,后唐同光元年(923)十二月,亳州太清宫道士上书称,圣祖殿前古桧萎瘁已久,再生一枝,图画以进。庄宗李存勖诏日:“当圣祖旧殿生枯桧新枝,应皇家再造之期,显大国中兴之运。”此古桧曾在唐高宗时老树再度开花,明皇逃蜀时枯死,明皇返京后重生。

据《宋史》本纪第八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毫州官吏父老三千三百人,诣阙请谒太清官。八月庚申,诏来春亲谒亳州太清宫。禁太清宫五里内樵探,罪人至死者送邻州裁断。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宋真宗赵恒亲谒毫州太清官后,颁《回京恭谢天地诏》云:“顾谯都之旧壤,峙曲里之珍祠。”又作《先天太后赞并序》日:“仙李耳诞生,居楚国之灵封,宅厉乡之名壤由是涡曲神区,实存于恭馆。奉先天之名,所以崇徽僻;葺洞霄之宇,所以法元都。”②又作《朝谒太清宫颂并序》云:太清宫者,介谯都之列壤,滨涡河之鸿渊,因降圣之名区,成集真之靖馆。成汤之国,①原载《文苑英华》卷八四八,《道家金石略》第43页。

②《道家金石略》第248页。

58·老子诞生地历史定位、沿革及其认可漂移之考述◎疆理相望,景亳州之郊,峙灵区于九井。

赞日:

谯都之壤,涡水之滨,是为福地,实诞圣君。

金朝虽为少数民族所建,但毫州太清宫依然颇受优渥。据《金史》卷九十三,金章宗完颜璨久无皇嗣,曾祈祷于郊、庙、衍庆宫及毫州太清官;卷九十四,泰和元年(1201)久旱不雨,丞相完颜襄奉诏“驰祷于毫州太清宫及后土方岳”。此事二端说明毫州太清宫在金朝享有国祠地位。章宗朝曾重修亳州太清宫,明昌二年(1191)亳州学正胡筠撰《续修太清官记》碑,历数前代沿革。

元随金制,继续优崇毫州太清官,太清宫保持了国祠地位。朝廷特降御旨对建筑园林加以保护,视为圣地,并拨款修葺。毫州太清官金元之际再遭兵燹,加之几次黄河水泛涡河流域,据元世祖中统五年(1265年)王鄂所撰《重修毫州太清宫太极殿碑》记载,太清宫“向之仙宫,漂荡无余,但数千年九龙井仅存耳。”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初特降玺书于驻守毫州的将军张柔主持重建太清官,邱长春之弟子隐真大师石志玉为提点,通微大师李志秘为知宫,施地四十里以供香火,士卒庶众参佐其事。元世祖即位第五年(1264),太极殿成。新殿“增筑故基丈余,问架九楹,视旧制殊为壮丽,像太上于其中,东华、元始列于左右,洞灵、通玄、冲虚、南华次之,仙貌俨然,见者加敬。”《重修毫州太清官太极殿碑》又日:“宫日太清,殿日太极,仙真名县,坛贲谯国。庆源九井,福作两河。”说明亳州太清官所在的谯城在元代时民间仍然习惯将卫真仙源混用。

《太清官圣旨碑》载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1261)圣旨:据张真人奏告,亳州太清官住持道人,每元受令旨,使臣车马宫内不得安下(留宿),所有栽种树木,诸人毋得采琢,与皇家告天祝寿,今将元受令旨已行纳讫,乞换授事。准奏。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召亳州太清宫道士马道逸、汴梁朝天宫道士李若讷、河南嵩山道士赵亦然,各率其徒赴阙,修普天大醮。

三、明代以来老子诞生地之认可漂移毫州谯县太清宫的最终厄运遭逢于元末战乱之中。《元史》卷四十四记载:(至正十五年,即1355年)二月己未,刘福通等自砀山夹河迎韩林儿至,立为皇帝,又号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凤。以其母杨氏为皇太后,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罗文素、刘福通为平章,刘六知枢密院事;拆鹿邑县太清宫材建宫阙。

结合元代国史编修官揭侯斯作《老子石像赞并序》记载,联系起来看,《元史》有关鹿邑县太清宫的记载明显有误。实际上刘福通枢密院所拆的太清宫,仍是亳州太清官。

毫州太清宫在元末由乱军拆毁以后,在明代未能修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朝廷对老子诞生地认可因皇权移交中的偶然性因素而发生了偏移。明洪武三年(1370),为扫除太子朱标继承皇位的障碍,在马皇后的策划下,朱元璋将九位皇子、一位皇孙分封到各地方做藩王,其中四皇子朱棣被封为燕王,令其带领三千人马离开京城,扫荡北元残余。朱棣带领这支队伍离开京城后,来到涡阳屯田养兵。当地的老子庙被朱棣当作大营所在,人称“正殿”,此地至今仍称正殿村。

燕王朱棣在此养兵十年,实力大增,于洪武十三年进驻北京,雄居一方。洪武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死后,皇孙朱允坟J继为皇储,并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继位。朱棣以建文帝削藩为借口,发动“靖难之役”,历时三年,夺下皇位。

永乐皇帝登基以后,为了使篡夺帝位的事件合法化,给自己披上“天命所归”的外衣,大力推崇道教,敬拜老子和北方战神真武。同时制造舆论,将老子诞生地转移到120里外的涡阳老子庙。涡阳现有东太清宫存焉,已为小庙。于永乐元年(1403),即刘福通拆毁毫州太清宫后48年时,勒令重建福安镇(今张老家镇)的老子庙,敕封为天静宫。再过了58年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李贤等人奉敕编修《大明一统志》,将天静宫认定为老子诞生地。该书卷七云:“天静宫,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老子所生之地,后人建宫以尊奉之。元至顺三年重建,张起岩撰碑。”有明一代,天静宫在皇权的加持下不断发展壮大,至明末时,已有庙地3000亩,食业数千人,形成以老君殿为主殿,东有天齐庙、问礼堂,南有流星园、圣母殿、九龙井,西有太霄宫、玉皇殿,北有三清殿等十余座房屋的宏大建筑群。清末民初时,天静宫毁于兵燹,仅存天齐庙,解放后改作学校。现在的建筑,大多是1993年以后复建的。

老子故里鹿邑说大约在明中期就已经出现了。明成化十二年(1475)刊行的《成化河南总志》就将鹿邑紫极宫认可为老子诞生地:“鹿邑县太清宫太极殿东,老子所生之地,东有九井,各有龙吐水,以浴圣体。”又说:“有东西二井,俱在鹿邑县太清官左右,昔老子炼丹井也。”河南地方的官员们的说法也属空穴来风,其由头有二:一是鹿邑县与卫真县地理位置相近,行政区划在历史上曾有拆分合并的关系。老子诞生地不仅宫庙经历兴替,其所在地名称也屡经更改。据《太平寰宇记》卷十八记载,苦县在东晋咸康三年(337)改名为谷阳县,隋初因老子故里之由改为仙源,唐高宗时改名真源:《地史记》谓:老子苦县人也。汉为县,属淮阳国,晋成康三年,更名谷阳,盖谷水之阳,因以为名。隋初改为仙源,以老子所生之地为名。唐麟德三年(666),高宗幸濑乡改谷源为真源县,以隶亳焉。

又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戴初元年(689)武则天称帝时复其名为仙源。神龙元年(705)李显称帝时再复名为真源,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更名为卫真县。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鹿邑县西汉时为郸县地,春秋时的鸣鹿邑属陈国。”据《汉书·地理志》页记载: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设置宁平县,与苦县同属淮阳,是平行共存的两个县制。据《后汉书·郡国》之二记载,东汉光武帝于建武十八年,设置武平县与苦县同属陈国。

鹿邑、苦县仍是平行共存的两个县制。据《隋书·地理中》记载:鹿邑旧日武平,开皇十八年(598)改名焉,属淮阳郡。此时老子生地谷阳县已属谯郡管辖。据《旧唐书·地理一》记载,唐时谷阳县、鹿邑县同属毫州管辖。

卫真县于元代初期撤并,分属于相邻的鹿邑县和谯县。据《元史·地理志三》记载:“元初至元八年(1271)后,以民户少,卫真人鹿邑。”不过,虽然卫真在元初并人鹿邑,但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册》明确划定鹿邑县只管辖卫真县西部,老子诞生地和道教祖庭太清宫在卫真县东部,属毫州谯县管辖。因此在晚于元世祖忽必烈整合县制60多年的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翰林院国史编修官揭侯斯作《老子石像赞并序》仍记载:“毫州太清宫,老子始生地也。”此时鹿邑县属归德府。

二是鹿邑紫极宫保留了大量老子诞生地太清官的碑碣文物,如果对历史记载没有深入的研究,又对那些碑碣的文字不加仔细分析,很容易让人毫不置疑地认为它们就是老子诞生的实物证据。这些碑碣在刘福通拆毁太清官之后一直散落在遗址的残垣荒草之中。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河南提学传使刘昌作《老子祠》日:乘牛西去不堪招,遗宅荒凉在近郊。卧地有碑牛砺角,旁墙无树鹤移巢。

云开废井丹光出,月映重天紫气交。却有道人传旧法,深夜朝礼奏仙匏。

此处未言老子祠是在亳州近郊还是鹿邑近郊。此时离太清宫拆毁已经96年,大量碑碣尚裸露在断垣残壁之间,虽然仍然有道人在就近搭起的小道场中传法礼忏,却难免衰败荒凉之感。

60·老子诞生地历史定位、沿革及其认可漂移之考述◎在刘昌见证毫州太清宫遗宅残碑后四年,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毫州降为县,改属凤阳府,正置刘福通拆毁毫州太清宫的百年祭。据毫州一带民问口述资料显示,此时毫县百姓感觉人微言轻,毫州太清宫复建无望,为了妥善保存毫州太清宫历代碑刻,地方信善将其就近转移到鹿邑县紫极宫内。此说有待考古和文献发掘进一步证明。但今天鹿邑县太清宫所存古碑中的许多内容均与当地情形不合,如宋真宗《御制先天太后赞并序》:“涡曲神区,实存与恭馆。”而鹿邑太清宫附近的涡河并无河湾,而且其宫观在涡河南岸。《御制老君像赞并序》记载:“太清宫者,介谯都之列壤,滨涡河之鸿渊,因降生之名区,成集真之靖馆。成汤之国,疆土相望,景毫州之郊,寺灵区于九却”。赞日:“谯都之壤,涡水之滨,是为福地,实诞圣君”等等。与谯都、汤陵、涡河湾比邻想望的地理特色,也非现鹿邑太清官所具备。

老子故里鹿邑说初出时,因与明代中央政府编修的《大明一统志》相左,在当朝未得彰显。

直到清初,老子诞生地仍称毫州太清宫。顺治十三年(1656)刘泽浦、刘传九撰《毫州志·古迹》记载:“毫州古迹最大者有三,一日汤陵,一日太清宫,一日谯都。”随着时间远去,沧海桑田,历史文物移花接木的过程已被淡忘,又没有了中央认可倾向的压力,康熙二十年(1681),鹿邑县知县吕士鹅集结邑士编修《鹿邑县志》,就把鹿邑县写成苦县,把广乡城写成濑乡城。为填补古谷水穿苦县城中而过和古谷水在濑乡城注入涡水这两个最重要的地理标志之阙如,该志说:“毂(谷)水旧经城中,今塞。”又在鹿亳两县广造舆论,流传“毫州西鹿邑东,四十五里太清宫”的民谣。而亳州太清官却渐渐不为人知了。

到清末,甚至毫州人也不敢确认本邑为老子诞生地。光绪二十年(1894)刊行的《毫州志·营建志》就记载:“万历中知州马呈鼎创修著经堂,石刻《道德经》,建春登台。”石经前序日:“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括地志》日:苦在毫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马大夫守毫三年,新老子祠,复勒其书於石。”“原老子名耳,谥聃,伯阳其字也,系出大理氏庭坚,殷时从理改姓李,生于楚之苦县厉乡。苦今属鹿邑,或引太清宫为生地,未知孰确。”四、小结:大力保护和开发老子故里的文化资源以上内容是作者们根据历史文献和近几年的实地考察获得的大量资料,对老子诞生地和道教祖庭太清宫的历史定位、沿革及其认可不确定状态进行的考辨和概述。今予公之于世,一则以就正于有关专家,抛引进一步的研究;二则以辟剖偏狭,纠正视听;三则以倡导团结,共同保护开发道家文化遗产。

老子诞生地的具体位置处在今天亳州市谯城区以西涡河沿岸一带。由于这一带是黄泛区,据在这一带做过考古作业的朋友介绍,宋代地层往往要深达七八米以上,毫州太清官规模虽然宏大,现在地面堆土基址恐怕很难看到,古太清宫准确位置有待于考古发掘来最终定夺。明清以降650多年里,毫州太清宫的遗址可能一直湮灭于泥沙之下,未见天日。谯城、涡阳和鹿邑均与老子故里的历史定位有关,各有各的历史文化分期,各有强项,单独一家都难以展现老子故里的全部历史文化内涵。三者完全可以相互补充,交相辉映,而不是此消彼长、有我无他的关系。三地政府应当摒除排他意识,共同打造老子故里、道教祖庭的文化品牌,丰富和发展道家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世界做出应有贡献。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