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的研讨

陈金明  2012-11-02

初中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素质,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 什么是数学素质

国外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素质包括:懂得数学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交流;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我国传统提法包括: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建立数学模型能力。

二、 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素质

(一) 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知识技能、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让每个学生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教师要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信心,传授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增强数学意识,形成科学的数学观,并会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教会学生不断实验,大胆猜想。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比知识更具有普遍实用性,抽象概括性,知识容易遗忘,而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并能终身受益,对学生终身学习有很大作用。

初中数学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大致分为:具体技巧型——消元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逻辑型——分析与综合、演绎归纳与猜想、反证法、直接法、间接法;宏观型——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特殊与一般、化归与转化、数学模型等。

(二) 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数学素质的核心。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的指导,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优良数学品质。在知识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许多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等的发现过程往往没有详细完整给出。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形成、发生和发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引课策略,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介绍知识的背景,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创造,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 (三) 注重数学应用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的问题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去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任务不仅是掌握数学知识,而是掌握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一个人的数学素质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适应变化发展的世界,关心社会和关心未来。让问题进入课堂,以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使学生经常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让数学联系并应用于实际。

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收集整理题目信息,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在建立数学模型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动学生动手动眼,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激发他们参与建模热情,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学习兴趣。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继续深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

(四) 注重心理教育。中学数学教育不可忽视心理教育。中学数学心理教育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两方面来实施。在心理认知过程中重点加强学生认知培养即对自己的认识活动进行自我体验、监控和调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觉能动性,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在个性品质方面,要认真贯彻教学大纲中的个性品质培养,紧紧围绕培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教学,针对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树立正确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形成日趋稳定的性格。教师备课时要充分挖掘心理教育因素,有心理教育的意识,适时适度适量地进行心理教育。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