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社会语言学对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和启示

黄道玉  2008-05-15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集中探讨大学英语改革过程中社会语言学的巨大影响和启示作用。社会语言学主要通过研究社会因素来研究语言。这种研究方式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通过文化和语篇进行教学等。这表明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和研究必须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交际;文化;语篇

Abstract :The present article is intended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sociolinguistics and the insight it sheds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Sociolinguistics studies language mainl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social factors. This study method exerts strong influence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especially through culture and texts. The article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s of sociolinguistics , and then it discusses the inflence on College English reform.

Key words : sociolinguistics;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mmunicative; culture; text

1.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及研究方法

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视为一个封闭自足的系统,设想出理想化的使用者和使用环境,在对语言系统自身结构与特点的分析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这种语言观的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逐渐暴露出来,并且终于导致了一些针对性理论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社会语言学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吕叔湘先生给社会语言学以高度的评价,把它与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并列,称之为“语言学的第三次解放”(吕叔湘1980) 。它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把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现象,主张把语言放到其得以产生和运用的人类社会的广大背景中去研究和考察。社会学家Fish-man (1972 : 46) 采用了一个格言式的说法,来说明社会语言学所涉及的变量:什么人对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什么时候,说什么。研究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联,探索词语的社会意义,是社会语言学所关心的要点问题。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应用型边缘学科, 从理论的借鉴到方法的选用,都同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大众传媒等学科的研究紧密关联,体现出研究范围宽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社会语言学还表现为一种跨学科的观察方法,为其他学科研究同语言相关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在社会文化语境中分析研讨、参比对照的方法论,体现出一种学术话语模式高度兼容的特质。九十年代以来,不但作为社会语言学主干的“语言变异研究”有了扩展,关注叙述文本中语境变体的研究,就是从整个学科研究范围来看,由于加强了本学科与民族学、叙述学、宗教学的跨学科研究,其研究范围也呈现出日趋宽广、整合联袂的倾向( Samarin 2000 ;Hymes 2000) 。社会语言学推崇的研究方法是实地调查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定量统计分析,得出概率性的结论。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变体和变量与社会因素的变体和变量之间系统的关系,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方言变体,涉及的社会变体或者变量有社会阶层、年龄、性别等。研究的第二个步骤是抽样调查,一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即在某一范围内抽取少量样本,这个范围就是研究的对象。虽然抽到的样本只占一小部分,但从理论上讲,研究对象中的每个人机会均等,都有被抽到的可能,这就是随机抽样,其结论就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抽样相联系的是适度的结论,避免过度概括。社会语言学研究中搜集语料的方法主要有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祝畹瑾,1992 : 56 -72) 。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保证语料的真实性,排除干扰和偏见。搜集到的语料只是一堆原始信息。研究人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统计,最后得出结论。

2. 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改革要求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状况的不足是:1)由于重语法,轻口语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自学英语起就缺乏对口语的重视。心理障碍很重。不敢在公共场合用英语交谈,怕有炫耀、当众表现之嫌者有之;交谈中精神紧张,怕犯错误而困惑不安者有之;因此,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表达上的紧张情绪,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2)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词汇、句型和词组,但由于缺乏本民族和跨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专用术语而难以启齿。3)死记硬背仍然是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法。不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4)过度依赖于课堂的设定的训练模式而缺乏现实的多样性交流的实战经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国对外交流日趋频繁。语言沟通十分重要。精通英语并熟练进行表达是保证交际渠道畅通的必备条件。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 中国大学生学习它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 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输入能力、轻输出能力, 重语言能力、轻文化能力的倾向, 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和语言训练方法使很多学生的英语说得很不得体。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指出:“语言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依据主要来自于Hymes 这位语言学家。Hymes 认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胡文仲也曾说过:“没有语言能力为基础,交际能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社会交互作用主义者认为人类语言的结构来自语言在人类关系中所起的社会交际功能。这些都肯定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并综合表现。说明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只有在社会的环境下才能和社会发生相互作用。因此, 我们仅强调讨论语言能力是不够的, 语言能力只能保证说话者的言语合乎语法, 却不能保证它合乎交际规则的得体性。只有当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思维模式、宗教信仰, 生活方式等情况有足够了解, 他所使用的语言才能既准确又得体。所以在外语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但要教学生注意语言的形式与结构, 更应注重语言的内容与功能。

3、社会语言学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长期以来, 我国的外语教学存在着“重语言, 轻文化”的弊端, 忽视文化差异的教学。这是因为传统的语言学理论只注重研究语言本身, 致使传统的语言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忽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文化特征。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教学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出现的。这一时期, 社会语言学的兴起使语言研究同社会研究结合起来。人们从社会语言理论中得到启示: 交际能力不仅仅是语言的能力, 它的形成受许多因素制约。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 认为: 交际能力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语法性( gramm at icality ) , 即合乎语法; 二是可接受性(accep tab ility) , 即在文化上的可行性, 在情境中的得体性和实现性。他认为学习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环境。可见, 要想提高交际能力, 必须了解目的语国家与本民族的文化差异, 否则, 就达不到英语教学的目的。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的地域变体与语言的社会变体是相互联系的。社会语言学家研究发现与语言最明显相关的社会因素是社会经济地位、文化教育素养、性别、年龄、职业、社会阶层、民族和种族。在这个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中国的大学英语改革必须要遵循社会语言学的规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了解英汉文化差异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 也包括语用能力, 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说出和理解话语的能力。过去的英语教学由于对文化差异教学不重视, 学生常常出现语用错误。常见的语用错误有以下几种:1)社会语言学方面的错误。如称呼语、寒喧语的使用错误。有不少中国学生常常称呼外教的姓, 这样是很不礼貌的。例如把John Smith 叫成Smith, 这是受汉语习惯的影响, 汉语中姓氏在先名字在后, 而英语正相反。2) 因价值观念的冲突, 不同的民族对隐私、禁忌有不同理解。中国人在看到别人买了一件衣服就询问价格, 而在英美只有在商店里才可这样做, 在其它场合一般来说是不合适的。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 西方人一般忌谈年龄、婚姻、收入、物品价格、死亡、贫穷、衰老、发胖等话题。3)文化上的错误, 即从文化的角度看是难以接受的。如, 中国人常以自贬的方式表示谦虚。这常常令西方人迷惑不解, 在他们看来, 这是缺乏自信甚至是无能的表现,正确的英语习惯用法是接受对方称赞, 然后可做些补充说明。可以说,“Thank you, but I think there is st ill room fo r imp rovem ent. ”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同西方国家交流日益频繁, 这就给东西方人提供了较多的接触机会。语言交际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必要条件。对文化差异不了解就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 迫切需要在外语教学中通过多种渠道把文化差异对比的成果教给学生, 培养出合格的外语人才。这样,在语言教学和学习中,教师不仅要教授什么词有什么意义,具有什么功能,还要讲如何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来讲不同的话,和根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讲话。在外语学习中还存在着在不同的文化中讲不同的语言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语言时,不仅要教语言形式,而且要教语言的使用和文化。要使学生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与什么人、说什么话”,了解所学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总的来讲,社会交际中可以存在无数的场合和无数不同的交际对象,由此需要讲无数体的语言。但马丁·宙斯(Joos ,1962)把英语的不同正式程度的语言分为五种语体:凝固体(frozen) ,正式体(formal) ,商洽体(consultative) ,随意体(casual) ,亲密体(intimate) ,表示话语正式程度的五个层次。例如“请客人上车”这句话,可以用五种语体分别表达: 凝固体:Visitors would get on bus please. (贵客上车。) 正式体:Visitors should get on the bus at once.(诸位马上上车。) 商洽体:Would you mind getting on the bus right away ,please ? (请大家马上上车,好吗?) 随意体: Time you all got on bus now. (大家现在马上上车。) 亲密体:Get on , chaps ! (伙计们,上车!) 如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教文化就是教外语的正确使用,就是教外语的不同变体,使学生遵守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提高他们的外语交际能力。 3.2 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语篇教学 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交际单位,而不是语言的语法单位。而语言的交际单位是语篇,也就是说,是一个语篇中在一个交际事件中起作用,而不是单个的句子或者词汇。这样,社会语言学,同话语分析和语篇分析一起也引发了语篇教学的路子。在外语教学中,语篇教学更为重要,因为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一个语篇被肢解为个体的句子,然后是个体的词汇,直至个体的语素,而很少探讨它的交际功能。从语篇教学的角度讲,语言学习和分析的单位不是句子,而是语篇,即使是语法现象也常常在大于句子的语篇中才能体现用法,语法理论必须考虑语篇而不仅仅局限于句子。语篇研究和教学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句子语法已不能说明自然语言的许多现象,具体表现在(胡壮麟,1994 :3) :1) 以句子或句子为基础的句子语法所得出的规则与自然语言的实际观察结果出入太大;2) 句子语法的一般描写方法不适用于描写语篇语法;3) 句子语法不考虑种种交际因素的重要作用;4) 自主句法学不能回答许多问题,如为什么会存在目前形式的语言? 语言起什么作用?语篇教学可以解决句法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一些较为抽象的语法概念可通过语言的实际使用来掌握。下面有两段对话: 1) —Thank you. (谢谢。) —You’re welcome. (不客气。) 2) —You are so pretty. (你长得这么标致。) —Thank you. (谢谢。) —You’re welcome. (不客气。) 对话1) 中You’re welcome 是对Thank you 的回应,而对话2) 中的You’re welcome 也是对Thank you的回应,但显然是不合适的,是多余的,因为上文中有赞美语“You are so pretty”,词句的用法依赖上下文。语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注重语篇的宏观结构。在以句子为基本单位的外语教学中,学生学习了一篇课文,对文章的词汇的发音、意义、拼写,句子的结构等都已经比较熟了,但对于整个课文的整体语义结构不是很清楚,如语篇的主题是什么? 是采用什么方式展开的? 采用了什么论证和说明方法? 采用什么逻辑推理方式?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各个部分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各个部分内部是怎样发展的? 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语篇的宏观结构应该包括的问题。 语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的基本功能是完成社会交际任务。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他们不仅看到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而且看到语言外的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语篇在社会交际中有什么交际功能,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是针对谁写的,是在什么语境中说的等。

3.3 对教材和对教师的要求提高 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主要解决教学内容问题,即教什么的问题,而教学法主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两者共同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在外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外语学生缺乏外语交际的环境,通过课堂提高交际能力是他们的首要目标。这样,根据这种教学大纲,老师所教授的不再主要是词汇的发音、形式和意义;语法结构和形式等, 而是这些结构和形式用于什么交际目的,在什么情景中有什么功能,可产生什么交际效应等。交际法要求教师设计、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而国内英语课学生人数多,组织课堂交际活动并非易事。即使组织活动,如果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大大降低。交际法使教学由传统的教用法( usage) 转到教运用(use) (Widdowson , 1978 : 2 - 10) ,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方面有一定进步。但是,任何教学法都受环境的影响,都有其局限性。所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的好的教材应该突出语篇, 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并具有规范性、可靠性、时代性、配套性和适合性。《新编大学英语》选材贴近生活,选材新颖,便于教,更便于学,特别有利于交际和应用,值得推荐使用。 -

4. 结语 总之,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就是要求外语教师和外语教学设计者不仅要看到所教授的语言本身,而是要看到与语言相关的社会因素: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民族特点、地域特点,交际者的社会、职业、年龄、性别特点,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所要完成的交际任务等;通过把语言与这些因素相联系来确定教学目标,如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完成外语教学任务。交际教学法、语篇教学法和文化教学法都产生于社会语言学理论或者受到社会语言学理论的影响。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