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试析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语言艺术

单云丽  2012-12-11

论文摘要:语言是交流最主要的手段,在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沟通艺术的内涵,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巧妙地运用语言、辅助类语言和非语言等技巧,必将进一步提升与发展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沟通;语言艺术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这句话的本意是劝导纳言者正确对待逆耳忠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当今高校辅导员面对的是思维活跃、个性突出,甚至被被认为有些没落和倒退的“90后”大学生。辅导员如果在与学生交往中能注意运用沟通的艺术,把“逆耳之言”说得“顺耳”一些,那么就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要掌握准确使用语言的艺术

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收到预期效果,不仅与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知识素质、敬业精神及其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密切相关,而且取决于辅导员是否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辅导员即使有深厚的知识及理论储备,也要“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理智和心灵”,所以必须讲究语言艺术。美好的语言,不仅使人心情愉快、感到亲切温暖,而且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辅导员每天都与学生接触,频繁交往,如果能注意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必将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辅导员应当熟练运用的语言主要有如下几种。 1.安慰鼓励性语言 辅导员对大学生的鼓励实际上是对大学生的心理支持,对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194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低到高的层次需要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研究表明:学生有得到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的实现可以转化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机。 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教育管理,常会碰到因违纪而受到处分或者成绩落后的“问题“学生,他们更需要教育者给予人文关怀。譬如一学生平时表现很不错,但因一时冲动考试舞弊受到留校察看处分,该同学情绪沮丧、提心吊胆地问辅导员老师:“处分是可以撤消的吧?我该怎么办才能挽回?”如果辅导员工作方法得当,学生内在发展动力被激活,则不仅仅能帮助他解决顺利毕业的问题,而且对他将来积极应对挫折,踏上人生征程的影响也一定是深远的。此时此刻,辅导员老师给学生安慰的话语是很必要的,所以辅导员应当学会讲安慰性语言。如果辅导员主动对他说:“作为老师,看到这种情况也觉得很遗憾,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不可能一辈子不犯错,关键是要懂得吸取教训。既然事情已发生,就必须要学会承担后果。虽然学位因为舞弊被取消了,但根据学校学生手册,处分撤销后,个人学习成绩突出或考取研究生、公务员,还是有机会可以申请学士学位的,我们一起努力吧!”话虽简短,但学生听后感到亲切、温暖,增强了生活的勇气,觉得并没有被老师鄙视,这将会激励他更努力、更自觉地向好的方面发展。 2.积极的暗示性语言 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可以使大学生的心理活动有意无意地受到影响。比如,辅导员查课时,看到沉迷网络经常跑去上网、上课爱打瞌睡的学生精神比较好,就暗示说:“看你气色越来越好,这说明近来晚上没有上网。”学生觉得老师对他很关心,对他寄予了很高期望,自然就会反思,从而转变意识,对上网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3.指令性语言 对大学生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规定,诸如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各项安全教育,辅导员运用指令性的语言也是必要的。辅导员在表达这种言语时,要显示出相当的权威性来。强调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给学生更多的激励、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没有批评,相反,批评和处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与表扬并不相对立,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应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的方面。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说话技巧:对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可“开门见山”,刚正严厉,语锋尖锐,促其醒悟;对内向型性格的学生,批评只能“点到为止”;对性格暴躁的学生,批评应刚柔并用。适当的批评同样也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4.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 医学理论认为:伤害性语言可以代替种种劣性信息给人以伤害刺激,从而通过皮层与内脏相关的机制扰乱内脏与躯体的生理平衡。如果这种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久,还会引起或加重生理和心理危害。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引起严重后果的伤害性语言有直接伤害性语言和消极暗示性语言两种,直接伤害性语言是指涉及人身攻击和侮辱性的语言,一般来讲并不多见,而消极暗示性语言往往比较常见。例如,同样是面对上例违纪处分或者成绩落后而形成的“问题“学生,如果这时辅导员老师心情烦躁,又恼怒又痛心地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有留校察看处分肯定是没有学位的!”结果可想而知,辅导员这样的语言方式容易给学生带来深深绝望,甚至是会造成破罐子破摔的严重后果。 辅导员的工作离不开理论、观点的说教,而学生是年轻的、单纯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不犯错误。一犯错误就“打死”,就全盘否定,这是形而上学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因此,辅导员一定要重视语言交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意义,不但要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还应细心体会学生心理状态,鼓励其剖析自身的真实想法,并站在教育对象的立场和角度上委婉地提出建议,只有学生虚心接受,才能产生共鸣,使其思想达到新的理论境界,开发学生改过自新、追求进步的潜能。值得一提的是,语言贵在打动人心,而要打动人心,就离不开平日辅导员真心关爱学生的情感注入。

在面对面的沟通中,需要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提高语言交往的能力。当然非语言沟通也在沟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如体态、手势、面部表情、眼神接触,甚至是说话者的穿着打扮等非语言的因素都能随时随地地传递信息。 这些非语言艺术的运用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提出的著名的沟通公式所显示的那样,声音、表情等非语言的因素占到了沟通总效果的93%。无论什么样的学生,他们都有平等地受教育的权利,假如辅导员的微笑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话,就有必要让它成为所有学生共享的资源。因此,要求辅导员在沟通中要注意运用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使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相得益彰。 1.语调 说话时所用的语调、所强调的词、声音的强度、说话的速度、流畅程度以及是否抑扬顿挫等,都会起到表达语意的效果。例如,辅导员与学生打交道常见的“给你提点意见”这句话,如果辅导员的声音低一些,语气很亲切,就能被人理解为恳切的帮助;如果声响很高,语气又急又粗,就会被人理解为情绪发泄;如果加重“你”这个词,就突出了对你一个人的不满意等等。 2.目光接触沟通 目光接触是非言语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可以表达和传递情感。大学生对辅导员的凝视多是求助之意。有经验的辅导员在和大学生交谈时往往用短促的目光接触检验信息是否为大学生所接受,也可从对方的回避视线、瞬间的目光接触等来判断对方的心理状态。 3.面部表情沟通 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性表露,一般是不随意的,但又可以受自我意识控制。笔者中学时期的数学任课老师是班主任,也是对笔者影响很大的一位老师,毕业多年后,笔者每次过年回家都会去看她,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当年上课的时候她总能迅速捕捉到学生的需求,过了很多年,笔者问她是怎么知道学生心里想什么的。她说:“很简单,任教多年,已经形成职业习惯。如果看到学生眼睛充满光芒,流露出兴奋、喜悦的表情,那就说明学生已经心领神会了;学生如果不明白、不理解,就会皱眉蹙额,表现出疑惑的表情;有的还会开小差、做小动作,那我就知道该采取措施来应对,通过及时调整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教学的中心。”这就是说,面部表情是思想情感的流露。至于大学生的表情,有经验的辅导员很容易总结出规律来,只要留意,就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弗洛伊德说过:“没有一个人守得住秘密,即使他缄默不语,他的手指尖都会说话,他身体的每个汗孔都泄露他的秘密。”因此,辅导员应当善于表达与大学生沟通时的面部表情,更要细心体察大学生的面部表情。有的辅导员话语并不多,但微微一笑就能使学生心领神会。“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这句话颇有道理。 4.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沟通 用外表姿态进行沟通的方式相当于无声的语言,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例如,辅导员诚恳友善地向学生点头,更有鼓励支持作用,可使大学生愿意说话,愿意解剖自己,改善态度,增强信心,激动、温暖和安全感就会油然而生。 实践证明,辅导员对大学生是否有爱心,是大学生是否愿意和辅导员谈话的关键。对于大学生来说,他认为自己缺少老师的关心;而对于辅导员来说,学生事务性工作太多,管不过来是正常的事。如果辅导员的情感没有“移入”大学生群体中去,就会缺乏对大学生的同情心。如果大学生感到辅导员缺乏爱心、同理心,他就不会主动对辅导员敞开心扉。即使谈也是应付了事,不流露任何情感或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往往包括对管理的意见或建议,对大学生现实情况的理解、担心和自我心理状态的描述等等。所以,辅导员只有取得了大学生的信任,才能引导大学生谈心;知道问题的症结,才可以对症进行问题剖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值得强调一点是,应该重视语言的作用,但又不能过分夸大语言的实际,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道理,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 总之,沟通是“通”彼此之“理”,“通”上下之“情”。教师和学生每天都在校园内外发生着双向、多向的交流和沟通。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体验、感悟,不断完善沟通的艺术,要运用好语言这个工具,讲究语言技巧,提升自身运用语言艺术的能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