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危机和转机
黄璜 徐彦 2012-07-24
方言类新闻节目经历了2004年的热播潮后,渐渐进入了定型期,七年之痒后,节目发展遇到了瓶颈,收视率回落,难以找到可持续增长点。
一、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危机
1.受众的局限性
方言类新闻节目的收视群体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节目在中青年收视群体中缺乏号召力。由于方言的局限,可以拓展的节目形式和空间有限,使得此类节目在创造了收视奇迹后缺乏后劲,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研究受众的收视变化和争取新的受众源成了制作方的当务之急。如何增强方言节目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是该类节目延长生命力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2.内容的同质化
现存的方言类新闻节目,大多是对民生新闻的方言版,内容的同质化比较严重。若节目不具有独特的见解,方言节目就流于形式而已。
二、方言类新闻节目的转机
(一)方言类新闻节目继续存在的条件
1.“方言文化”在影视作品中大量采用,并呈现上升的趋势。(见表1)方言文化本身与独特的地域文化交织在一起,语言的灵活性和表现力也增加了其幽默的色彩,容易得到本地受众的认可,这种小众化的节目形态适合地方台制作。
2.传播小众化的理论支持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大量增加,传播越来越分众化和小众化,受众的分流严重。许多在上海打工的巴蜀子弟,最喜欢的是卫星频道播出的《雾都夜话》、《串串香》、《夜生活麻辣烫》等节目。
(二)方言类新闻节目升级建议
1.不能仅仅是方言转述
看两则新闻。内容都是说一条公交站点窖井无盖,同样是杭州电视台的节目,用普通话播报的《明珠新闻》和用杭州话播报的《阿六头说新闻》,究竟有怎样的区别?《明珠新闻》这样播:“市民们说,这个没盖的窖井在白天大家注意一点还可避让,但晚上就更危险了。”《阿六头说新闻》是这样说的:“专门来这里等车子的人说,白日里光线亮还好一点,要是到了夜里墨擦铁黑介格会看得出。人又不是猫罗,晚上头看得出的呀?”很明显,方言播报的新闻仅仅在词句上有相应的改变上,形象与内涵并没有多大提升。以为换个方言的说法就增加了媒体的宣传效果,其实是对媒介文化的误解,语言方式只解决表层问题,更重要的是方言所要表达的内容。
2.防止夸张娱乐
方言新闻节目的主持人部分出自当地曲艺艺人,对内容的演绎、夸张、表演的成分较多,这确实可以吸引一部分当地的受众,但要防止夸张娱乐。过于娱乐化会引起受众的反感,把握不好度就容易损害新闻的严肃性,受众的年龄层次也不允许将新闻泛娱乐化。
3.加强贴近性
苏州台的《苏阿姨说新闻》约有80% 的节目内容是国际新闻和国内重大新闻,本地新闻只占约20%,内容与市井生活相差太远,难以得到本地受众的认同,节目收视率不佳就不奇怪了。新闻的贴近性不仅仅是新闻内容的贴近,更重要的是表达方式的贴近和解读视角的贴近。2005年台风“云娜”侵袭浙江时,《阿六头说新闻》的主持人阿六头就在节目中拿了一支衣裳叉子,边做动作边告诉观众“台风来了,收衣裳了”,效果非常好。方言类新闻节目应该争取更加自由的表达空间,对发生在本地的新闻事件进行更加详细、现场、到位的播报。
4.巩固受众的忠诚度
方言类节目存在的根据之一是受众的分众化和小众化,节目起初的走红正来源于对小众的“量身定做”。时至今日,节目在寻求突破时,惯于思考如何挖掘潜在受众。其实,方言类新闻节目从语言的特征上看,已经将一部分受众排除在外,所以,与其去迎合其他受众的收视品味,不如认真琢磨一下固定收视群体的收视品味和习惯的变化。
5.增加互动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贴近性使得方言节目在制作上都采用了不同程度的互动环节。互动不仅仅体现在观众收看节目时的参与度上,更体现在话题、观点的互动性上,这样可以提升节目的亲和力。
6.用好主持人的号召力
方言类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是节目的形象代言人。现在的主持人来自于:当地的曲艺艺人、资深媒体从业者、市民代表。这些人的共同的特征是,熟练掌握地道的方言,愿意替老百姓说话。如南京台的《听我韶韶》,主持人老吴的品牌优势给了方言节目信心,改版后,该节目平均收视达到了4.2以上,最高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