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浅论行业剧的“群像”塑造——以电视剧《医者仁心》为例

周敏  2012-06-25

近年来,家庭伦理剧、谍战剧、青春偶像剧等电视剧类型占据了国产电视剧的主流市场。观众对于某一电视剧的青睐随即会衍变为创作跟风潮,影响电视剧类型与表现内容的创新。理论上的创新总是滞后于实践,2010年岁末,中央电视台八套《医者仁心》和2010年众多卫视的开年大戏《钢铁年代》让国产“行业剧”有了新的生命力。

所谓“行业剧”即“以一个行业的人群为主要表现对象,以这个行业中发生的事件为主要的表现场景,所有的情节都与这个行业的种种细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在内地,行业剧虽然产生并发展了多年,但是始终停留在正面宣传个体形象,讴歌行业风尚的层面,与发展相对成熟的美、日、港等地的行业剧相差甚远。笔者认为,其最大的差异即“行业群像”的塑造。如何从行业出发,超越个体,塑造一群真实生动的群像,并从他们身上折射社会现实,是所有行业电视剧创作的关键点。综合国外创作的成熟做法,从近期优秀行业剧创作特点出发,笔者对行业剧的群像塑造提出以下创作要点。

一、人物形象设置——前景、中景、背景,三层构造人物图谱

从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港产商战剧和警匪剧,到如今的内地医疗行业剧、古玩剧等,一系列行业剧成功的秘诀首推编剧在人物形象上的精心设置。每一部电视剧建构一个庞大复杂的人物关系图谱,人物错综复杂却关联紧密。那么,如何设置人物形象呢?笔者认为,不仅要重点考虑主要人物的塑造,还要讲究“上下左右周边”关系网上人物的设置。

(一)正面为主,差异性设置“主要人物”

所谓“主要人物”,即典型人物。《医者仁心》中的武明训、钟立行,《钢铁年代》中尚铁龙、杨寿山都是近期行业剧中塑造的典型人物。他们不仅具有典型的行业人特征,且凝聚了行业精神。归纳总结,典型人物的选择要把握以下内容:首先,人物以正面为主,是行业精神的正面体现,最好不是反面形象,否则不利于行业精神的正面呈现;其次,典型人物一到两名,尤其以两名为宜,不需要过多,多了则易分散表现力,不利于主题的表达;再次,如果设置两个以上的主要人物,人物之间的个性特点、行业优势、职业理念等要有明显差异,他们或是张扬与内敛相别,或是中规中矩与大胆革新相异,但人物均需具备一个共同特点——为行业努力奋斗。

(二)上下左右,正反设置“次要人物”

一般类型电视剧除主要人物外,次要人物都是服务于主要人物的。编剧在次要人物身上的表现力往往缺少分量,即便给力,也仅仅是少量的配角呈现精彩。而行业剧与一般电视剧在人物呈现上的最大区别就是,次要人物不仅仅服务于主要人物,它同时服务于行业剧的“行业”。电视剧要通过他们来刻画整个行业的面貌与精神。因此,次要人物的设置与呈现也是“行业剧”的最大看点。以《医者仁心》为例,用编剧的话说,他在剧中呈现的是三类人,“前边一组人物,江一丹、武明训、钟立行是有情感的部分,然后中景的部分是丁祖望、严如意、丁海,后面的是奔跑的这些人……”[2],前景要寻找典型,那么中景和背景人物如何设置?笔者认为,以主要人物为中心,考量其“上下左右周边”关系,构建一个行业人物关系网络,是行业剧的“次要人物”设置原则。

“上”即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这一层面的人物构建的是当前国情下行业生存的监管环境,便于反映体制问题。单位员工或服务对象告状、进人审批、新盖大楼、组织提拔与审查等等,涉及主要人物及单位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都需要经过这些上级部门。真实反映他们的服务性、苛刻性甚或官僚性,反映行业人奋斗的艰难,依赖于这一层面人物的设置。人物设置得当,表现分寸合适,能够凸显现实主义,深化行业剧的社会性。

“下”即行业的服务对象。如医疗剧中的患者、警匪剧中的涉案人及家属、商业剧中的顾客等。这一层面的人物选择要注意典型性,要根据从业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具有普遍性的案例,选择设置人物,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左右”,即主要人物的同事。这包括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不同职位、不同理想与信念的人物。《医者仁心》并没有简单地设置医生群体,而是从内科、外科、妇科、麻醉科、医务科、化验科等科室,从院长、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护士长、护士等职位,从老一代医务人员、中坚力量、80后新生派力量到海归,从理想坚定者到圆滑世故者,从不同角度设置了不同人物,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医院工作人员架构。通观整个人物图谱,每个人物都在有限的剧集里充分发挥,有着生动的表现,被观众所记忆。

“周边”,即与主次要人物均相关的与行业平行的部门、机构的人物。如医疗行业剧中的医商、医闹在《医者仁心》中用了较大篇幅表现,较好地揭露了现今医疗行业中复杂矛盾的源头,让观众对行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同时增加了现实性。

二、人物形象呈现——形似、神似、明星,艺术商业气质兼备

有了严密庞大的人物关系图谱,如何让这些概念中的人物生动地呈现,这就要依仗演员的表演了。演员不仅需要外在形象上接近角色,还需要在精神气质上吻合角色。同时,为了增强电视剧的收视效果,明星演员的加盟也是行业剧成功的必要元素。

(一)形似

所谓形似,简单说就是外在形象的相似。笔者认为,行业剧演员与角色的“形似”有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即演员与角色在相貌、服装等方面的接近性。陈宝国黑色的布满沧桑的脸以及白毛巾、工作服上写就了“钢铁工人”二字,这是演员最容易把握的层面。目前,许多行业剧在挑选演员时,也注意考虑演员本身职业与角色的接近性,《医者仁心》主演谢君豪曾为医院护士,这让他对医生的把握更加自如。

第二层面,即演员与角色在动作上的相似性。举手投足展现行业人的职业性,优秀行业剧能够将职业人的动作分解为若干典型动作,并着重要求演员体验并呈现,比如《医者仁心》刻意表现了医生为不接收红包,手插进口袋行走的细节;特写了医生手术前的准备动作;安排背景中的次要演员学习医生风尘仆仆地走路和奔跑的动作……这些是行业剧成功要素,观众能够从中审视创作者的专业性,做的不好将成为电视剧的败笔。

第三层面,即演员与角色在语言上的贴近性。语言风格、语气、口头禅、行业术语等,这些都是行业剧对于角色的专业性要求。《医者仁心》中医生查房时的温柔声、麻醉师极专业地解释“恶性高热”,钟立行对王冬忍无可忍后的知识分子的批判言语等都展现了行业的语言的特点。

第四层面,为群体互动交流中的自然感和职业感。除了个体上的形似外,行业剧还要求群体之间交流的自然性。医疗剧中的医生,其身上的知识分子气质约束着他们的交流一定是欲言又止,含蓄内敛的,有些矛盾只能放在心中,甚至为此付出生命。而像钢铁年代中的工人群体,血性十足,直白表达、公开表态则是其典型的交流方式。

(二)神似

所谓神似,也包含两个层面,第一是神态或神情上相似;第二是精神实质上相似。

神态或神情上相似。医疗剧中人物的知识分子神情、面对患者的无奈以及特有的冷静是医生群像的典型神情;警匪剧中人物的英气、严肃是其典型神情;运筹帷幄是商战剧人物的典型表情……

精神实质上相似。这应是行业剧演员表演上要把握的关键。表现优秀行业人,要体会其为行业奉献,为服务对象担忧的奉献精神;表现投机取巧者,要把握其圆滑世故、违背职业道德,同时又备受良心谴责的内心。

为了增加人物的典型性,增强收视效果,便于电视剧的商业运作,目前许多优秀行业剧邀请了多位明星加盟。不仅因为他们对于人物的“形神”把握到位,而且演员之间容易产生火花,演员与观众之间有基本的信任,便于电视剧的传播。

三、典型情节打造——冲突、系列、连续,三种手法并行

有了人物,有了演员,如何让演员在行业剧中凸显群体形象?从行业案例中精选的典型情节是其主要表现渠道。需要注意的是,与一般类型电视剧不同的是,行业剧的剧情选择除了突出冲突性外,还要着重考虑系列性和连续性,在典型段落和连贯情节中,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凸显人物,塑造群体形象。

(一)冲突性

“冲突——平息——冲突”,这是所有电视剧创作必须遵循的法则,观众需要在冗长的观赏时间中不断地接受刺激,维持对于电视剧的忠诚。只是,行业剧的冲突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冲突要从整个行业的主要矛盾中产生,如医疗剧要将冲突着力放在医患关系和医德医风上;其次,要在主要人物的“上下左右周边”关系网中普遍寻找矛盾,只有冲突涉及面广,才能够全面体现行业特征;再次,既要考虑一贯性冲突,又要兼顾临时性冲突。所谓一贯性冲突,如医院改革派和守旧派之间的冲突,它是短期无法解决的矛盾;所谓临时性冲突,即偶发性的冲突,如个别医患冲突等。需要注意的是,临时性冲突要多个叠加,这样才能够从不同方面反映行业问题,有利于行业群像的塑造。

(二)系列性

这是美、日、港行业剧的主要结构形态,即主要人物全剧贯通,根据冲突的设置,在每个系列中分别设置情节,反映行业中的某一问题。但每个系列一定具有紧密关联,与主要人物相关,与主题相关。这一做法具有几个优点:第一,有利于在系列中集中反映某一方面问题。如《医者仁心》将医患关系分成了八个关系,涉及病案照发表纠纷、手术违规致死引起的纠纷、男医生诊治女病人纠纷、高干母亲住院引起的纠纷、富豪治疗收费引起的纠纷、病人死亡欠款引起的纠纷等。这些零散的个案都集中表现了医疗行业在当下的突出问题。第二,有利于将“群体形象”切分成“个别群体”,通过艺术化手法,集中表现。否则,通篇群体表演,不仅使观众感觉杂乱,也容易使人物限于凌乱中,形象得不到凸显。

(三)连续性

所有的系列构建了一个整体,具有连续性。连续性体现在主要人物的贯穿以及主要职业精神的延续上。不同系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主要人物的行为、处事方式和原则,全方位凸显了人物形象。同时,在每个系列中,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互动展现了职业精神,反映了行业风尚,折射了社会风气,成就了完整的故事与群体形象。

四、群体品质张扬——个体、群体、职业,三种精神递进

从个体品质到群体品质再到职业精神的展现,这是行业剧对于行业群像的精神层面塑造的递进性要求,也是行业剧区别于其他类型电视剧的在精神内核上的主要探索。

(一)个体品质

这是行业剧精神表达的第一层面,它涉及个人,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看完电视剧,对其中的主角印象深刻,他巍然屹立于观众眼前,只能代表典型塑造的成功。比如,《医者仁心》中的钟立行如果没有周围人格的衬托,他显得尤其孤单。尤其,在行业剧中,如果仅是个人在战斗,个人很伟大,那么行业发展则失去了发展的强大的群众基础,因此,表现群体品质才是行业剧在精神表达上的重要方向。

(二)群体品质

这是行业剧精神表达的第二层面,它涉及集体,具有鲜明的团队性。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是一个人伟大,群体中的大部分个体都在自身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发挥最大的作用,他们同心协力,为人民服务,为行业变革奉献着青春与智慧,即便曾经失足的人们也能够重新找回集体品质,这是行业剧主题表达的重点。

(三)行业精神

这是行业剧精神表达的第三层面,它涉及社会,具有社会性,也是行业剧精神表达的终极目标。之所以如此,一是目前国内行业剧大都由行业主管部门投拍,其宣传功能大于艺术化表现。讴歌行业先进,张扬行业精神是其主要目标,也成为了电视剧艺术化表现的终极目标。二是这一表达也是将行业剧引向现实主义作品的重要手段。表现行业群像,呈现行业环境,凸显行业精神,缓解当下的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本质要求。因此,《医者仁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缓解医患关系,澄清医生形象的现实力作。

复杂而严密的群像图谱,形神兼备的演员的到位的呈现,在典型情节的推动之下,彰显行业的品质,这是行业剧在“群像”塑造上的必由之路。当观众不得不在家庭伦理剧、谍战剧中来回寻找焦点时,我们呼唤更多的优秀行业剧的呈现。毕竟,观众就是身处“行业”中的群体之“个体”,他们期待在影像中寻找自我,宣泄自我。而作为创作者,如何让“主旋律”乐于被观众接受,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影像中呈现,如何让电视剧呈现更丰富的类型,如何在电视剧中张扬现实主义之风,国产“行业剧”在摸索前行,任重而道远。

注释:

[1] 费勇、熊宇飞:《都市化生存视域中的“行业剧”——“虚拟模具”与“临时心理感知结构”》,载《现代传播》2009年第5期。

[2] 《实录:电视连续剧<医者仁心>在京开研讨会》,载新华娱乐2010-12-31。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