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微博:电视新闻回传的快速通道

孙海明  2012-07-2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31万增至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微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从13.8%增至40.2%;手机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比例从15.5%上升到34%。

当人们认为微博仅仅是互联网上的一个工具时,一件事情的发生让电视人对其有了更多的关注。

2011年5月17日下午,高晓松醉酒驾驶案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全国各大媒体记者纷纷赶来报道这一备受关注的新闻,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调查记者安瑛也来到现场采访。为了保持现场秩序不混乱,法院方不允许太多的摄像机进入法庭,只有央视、北京电视台等几家媒体的记者可以带着摄像机进入,CNTV的摄像机被拒之门外,记者可以进入旁听。网络没有了视频就失去了它的特点,更谈不上什么吸引力。安瑛非常清楚这一点,用电话连线把消息发回去又不甘心,她想到了微博,立即给值班主任打电话请示。值班主任认可了她的想法,并立即注册了新浪微博,及时收到了安瑛在现场发回来的有画面、声音、图片、文字的报道。在CNTV随后的“穿越旱区”、“七一微博联播”报道活动中,微博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条微博可以发布500M视频,完全可以满足突发事件的拍摄流量,微博给电视新闻回传提供了一个快速通道。

在使用微博回传电视新闻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1.把握时机,适时使用

使用微博回传电视新闻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一是记者遇突发事件却没带摄像机,或是不便携带摄像机,这样手机就成了关键的采访设备。用手机拍摄下来的视频,配上解说通过微博传回,就像CNTV调查记者安瑛的做法,可及时、快速、真实、准确地完成采访报道任务。二是在异地采访时使用,比如镇江台的全国“两会”报道,早期是在北京租用卫星将当天的采访传回台里,汶川地震一周年的灾区采访是采用QQ传输采访视频,耗时耗力,如果使用微博,视频加文字,速度会更快。

2.掌握技巧,熟练应用

用微博传回的视频和文字不宜太长,语言凝练,画面工整,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和画面,组织起来,这要求记者的基本功要扎实。选择是记者的基本功,这一点在使用微博时更加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抓住事件特点,指出事件要意,还要熟练掌握手机和电脑的操作,才能应用自如。

3.引导舆论,服务公众

微博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最为人津津乐道。一条微博信息会出现“滚雪球”式转发,一传十,十传百,可以在几分钟内获得成千上万次的阅读,这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这使得微博成为引导舆论的有效平台。我们在使用微博回传电视新闻的同时,要把握新闻事件的准确性,掌握新闻报道的度,维护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在使用微博回传电视新闻的同时,还要关注转发和评论的信息,为下一步的深度报道寻找切入点,以便更好地引导舆论,服务公众。还要注意避免过多使用网络语言,因为我们面对的毕竟是电视观众。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