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受众心理浅析与电视媒体报道策略
段宽 2012-08-13
摘 要: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电视媒体有着较高的媒介公信力,其视听兼备的传播方式也使其具有其他传播媒介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沿袭传统谨慎的报道方式,缺乏对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关注,而受众心理与媒介的交互影响正是影响突发事件报道质量的重要方面。若在突发事件中电视新闻报道忽视了对受众心理的探求,没有对节目进行科学的策划,不但会影响传播效果和媒介形象而且会加剧社会危机的剧烈程度。电视新闻媒体只有对突发事件发生后受众产生的心理类型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归纳才能有效引导舆论,化解危机,提升自身的媒介竞争力。
关键词:突发事件;受众心理;应对策略
突发事件的报道是我国新闻界的一个敏感话题。在报道实践中,由于种种限制我国电视新闻的报道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传播学家提出了“魔弹论”。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1]。事实证明,受众不但不是被动的消息接收者,而是积极能动的群体。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会把注意力集中于此,并产生兴奋情绪。而受众的心理和情绪也对媒体产生着影响,受众会根据电视新闻节目报道所提供的信息做出自己的预测和判断。媒体想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就一定要注重对受众心理的分析和把握。然而当媒体把各种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密集的传播给受众时,会在一定程度放大事件的风险程度,加剧公众的恐慌。
一、准确把握受众心理
(一)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受众的好奇心最容易被激起,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尤其是在只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如果受众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那么其视野就会变得狭隘和短视。它使受众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让思想仅在“对着干”的轨道上前进。
(二)随意性心理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电视新闻媒体会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报道。然而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受众选择哪个电视频道,关注些什么内容,主动权在受众手中。在收看新闻时,受众倾向于选择那些最易获得,最易吸收的内容。勒庞在他的《大众心理学研究》中这样描述群体心理:“群体只知道简单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各种想法,意见,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拒绝”。群体总是倾向于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口号式的简单观念,如果所传内容充斥着专业术语那么受众则很可能随意举起手中的遥控器转换频道向其他节目寻求信息了。突发事件对于媒体来说是难得的良机,各电视台都想在这场报道中提高自身公信力。由于受众在看电视的时候有很大的随意性,拿着手中的遥控器浏览起来很方便,如果媒体在进行突发事件报道时不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花心思使受众更简单明了的接收信息,这属于新闻媒体的“良机”就会被错过。
(三)好奇性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人们面对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有着了解和探索的本能。受众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首先要弄明白,所发生的事件与自己的利益和人身安全有没有关系。就算是没有利害关系,由于事件的突然性和非常规性,受到好奇心理驱使,希望最大限度的得到相关信息,急于想要了解事件的规模,发生时间以及发展趋势等。此时的电视新闻媒体不能及时提供相关信息那么强烈的好奇心会驱使受众从其他渠道获得信息,而其他渠道的信息是不可控制的,不够客观的信息会对受众产生不正确的引导。从这一点来说我国的电视新闻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在第一时间做出报道,不给流言以可乘之机。电视新闻媒体缺位,则很容易导致受众出现群体性恐慌心理,使事态复杂化。
(四)对比心理
受众在认知某种事物时都喜欢做比较,这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自然而然会对“弱者”,而对于“强者”则显露出打击排挤等不友好情绪[3]。在新闻报道的重大突发事件中有许多能激发起大众同情心的报道,比如7.23动车事故中的“奇迹女孩”小伊伊,突发公共道德事件中倒在车轮下死于漠视中的“小悦悦”。电视新闻往往在报道此类事件时把基调定在同情弱者的基础上,将镜头对准了受伤女孩的惨状和家属的悲痛,这也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对比心态。通过对比,体会到当事人的悲惨境遇继而产生同情心和正义感,但这种同情心和正义感不一定都是理性的。如果电视新闻媒体把镜头都聚焦在阴暗面,就会诱使受众产生消极心理,悲观厌世,对国家、社会失去信心。进而发表一些极端言论,造成不良的舆论影响。如今的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增大,民众对法律的信任度降低,一旦事件被贴上“官二代”、“富二代”的标签则会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且骂声居多。媒体会为了迎合受众的这种心理,在报道时制造舆论向司法人员施压。媒体这种做法既有失公正又干预了司法独立性,是不可取的。
(五)选择性心理
大众传播的选择性心理是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和贮存而言的。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受众对于那些和自己看法相吻合的观点更易接受,而对于和自己看法相悖的信息则倾向于采取回避的态度,此种倾向称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总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与自己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电视新闻媒体在进行突发事件的报道时应注意减少选择性因素的干扰。媒体应该去“质疑”,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初期,受众在此时的心态不稳定,容易冲动恐慌,如果此时新闻媒体的立场一会儿一变那会使受众更加无所适从。“质疑”是必须的,但是要根据受众心理状况选准时机。而选择性记忆就是指人们根据各自的需求,在已经被接受和理解的信息中挑出对自己有用、有利和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储存在大脑中。在收看有关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时,受众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并形成深刻的记忆。例如在收看有关自然灾害性突发事件的报道时,受众想要了解一些在灾难中急救知识的欲望比平时强烈很多。
二、突发事件中媒体的报道策略
(一)注重平衡报道内容
电视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的时候不能只注重报道量而忽视了报道内容的平衡。报道面狭窄不利于受众全面了解事态发展,并根据所得到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断。中央电视台在报道7.23动车事件的时候,着重对事发后中央领导的重视做了报道。这种“行政本位”的报道模式并没有任何问题,也是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职能所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把重点放在这一方面是不符合突发事件传播逻辑的。政府领导的重视无疑给受众吃了一颗“定心丸”。然而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无法包揽所有的事务。新闻媒体也要把镜头多对准群众,让群众多出镜,多发声,多表达看法。电视新闻媒体有责任有义务随着事件的进展进行议程设置,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度过危机。所以媒体要丰富报道内容,本着客观,全面的原则,为受众提供多元化的思考脉络,协助政府,调和大众,平稳度过危机。
(二)注重新闻背景介绍
想要使受众快速明了的了解突发的新闻事件,对事件的背景的介绍至关重要。因为受众的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都是不同的,对新闻事件背景的详细介绍可以帮助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受众像知识渊博的受众一样了解新闻事件。例如在报道2008年3月14日在西藏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时,就要注重对事件背景做出详细的报道,要交待西藏的历史,藏独势力的形成及发展,以及藏独势力与西方世界的关系等。因为并不是所有受众都对西藏问题了如指掌,多数不关心政治的受众看到此报道时很可能认为这只是单纯的暴力活动而不能看到事件的全貌,在看到报道的时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然而在了解这些背景之后会对报道做出更合理的反应。
(三)抓住话题性新闻
电视新闻媒体在进行突发事件的报道时,往往把镜头对准了对现场场景的记录。然而一些事件中的事件更能够折射出问题所在。在进行突发事件的报道时要抓住话题性的新闻使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关注话题中的话题,这样的新闻报道所提供的内容是丰富而深刻的。
(四)增加服务性信息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而言,本身就具有服务功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注重对突发事件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报道。比如说在报道日本大地震的时候,要结合我国境况向受众提供有关地震发生时自救的信息。同时也要及时向我国受众提供我国在日本的华侨,留学生的相关信息,利用便利提供“寻踪”,“报平安”服务。在报道有关公共卫生方面的突发事件如重大疫情时要注重对未染病的受众提供权威的预防知识。要派出专门的记者到有关部门采访专家或者权威人士,得出权威的结论准确的信息。
(五)做好后续报道
后续报道就是跟踪报道,它是对已经报道的新闻进一步追踪。对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新闻事件,或者说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的持续报道。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在进行突发事件报道的时候通常“后劲不足”。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的特点但是其影响有可能是深远的。受众好奇心不仅仅停留在突发事件的初期阶段,人们对事件带给社会和人类长远的影响更具好奇心。然而,这是种好奇心理的满足时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受众的好奇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不那么强烈但却不会消失。电视新闻对突发事件的后续报道的能力往往更能体现一个电视台,一档栏目的专业水平和实力,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提升栏目形象。
三、结 语
有调查显示,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初期人际传播发挥的作用较大,到了平稳期后电视新闻媒体将取得主导权。我们的电视新闻媒体要更新观念,完善报道策略,辩证地看待突发事件所带来的负面新闻信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掌握主动权。只有全面了解受众心理,明确受众心理与电视新闻报道的交互影响,进行科学的节目策划,调整报道内容,才能有效引导舆论。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 (美)伯格著,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