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傅抱石山水画点景人物绘画的美学思想

佚名  2013-01-14

傅抱石原名傅长生、傅瑞麟,后更名抱石,号抱石斋主人,祖籍江西新喻人。他擅长山水画 和人物画,师法自然,崇尚革新,独创“抱石皴”绘画作品及著述丰富,其一生对中国美术史及美术理论进行了精心梳理和研究。其绘画作品创造出了具有中国气派,开创中国绘画的新纪元。理所当然其画作也是受其理论影响。 傅抱石早期作品受文人画传统绘画美学思想的影响 傅抱石曾声称画人物画的目的:一是为研究绘画史,二是为山水画服务。

论文百事通他在《壬午重庆华展自序》中说:“我原先不能画人物薄弱的线条,还是十年前在东京为研究中国画上‘线’的变化史时开始短时期练习的。……其次,我认为画山水的人必须具备相当的人物技术。不然,范围必越来越小,苦痛是越过越深,我常笑着说,山水上的人物,倘永远保持它的高度不超过一寸,倒无甚问题,一旦非超过这限度不可的时候,那么问题便蜂拥而来。……我为了山水上的需要,所以也偶然画画人物。”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傅抱石点景人物的出处。其点景人物一开始就是深入传统人物画,把握中国画的实质线的质量。于是期间傅抱石从己所好有针对性的对东晋人物画家及画学理论顾恺之做了深入研究。他从《女史箴图卷》摹本中追溯此卷和汉画的关系,并系统研究此后的绘画特点。其《中国的人物画和 山水画》一文也可看出傅抱石对人物画研究颇有见解,当然自己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也是受其影响的。所以其山水画中的佛道人物、仕女、高士等等无不受六朝人物画的影响。从这些作品来看,不管是点景人物画的线条、神态都与六朝人物画存在极其相似的地方。应该说傅抱石的美学传统思想受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观点的影响深。所以说傅抱石传承了顾恺之的绘画美学精神。技法上也学习了顾恺之的“春蚕游吐丝”,也叫“高古游丝描”。陈传席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一书也评价“傅抱石的人物画纯以六朝人物画传统入手,唐以下画风皆不取,更不许丝毫西画渗入,……却仍然是纯中国的气魄,与西洋画法根本无涉。” 傅抱石的女儿傅益瑶在她《我的父亲傅抱石》一书中写道“父亲的仕女画一般被认为秉承了顾恺之的传统,但我以为更确切的说应该是继承了顾恺之的《洛神赋》的精神。这种继承不仅仅是指笔墨趣味,更多的是指画家的美学意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傅抱石点景人物也是继承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骨法用笔”的美学思想。对于“骨法用笔”这句话艺术界学者提出的争论有很多,但不管怎样理解,都是需要用毛笔说话,通过工具去表现每一个时期的人物造型。而傅抱石正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塑造山水画中的人物,体现出浓厚的传统韵味,赋予山水画更丰富的表现语言。 当然傅抱石传统的美学思想也曾或多或少的受到石涛上人和陈老莲等人的影响,从他诸多山水点景人物中可窥一二。傅抱石尊重石涛,他称赞石涛是“中国画史上永远绽放着璀璨光辉的画家,在他所留下来的丰富画作当中,无论是寻丈巨制还是尺页小品,都鲜明的给以难忘的印象”。他不仅编撰过《石涛年表》发表过《石涛从考》还画过《石涛上人像》和《大涤草堂图》。他在研究石涛作品的过程中师从石涛的美学精神,“代山川而言”、“笔墨当随时代”,也在绘画实践中恪守了这种精神,在他的一些作品里我们能品味出其心迹。在1963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傅抱石接受中国美院瑞典留学生雷龙的采访时他提到:他有一个时期临摹过石涛的作品,临摹其中的一部分,特别是人物,松树、石头都单独临过,无意中受其影响。对于陈老莲,傅抱石在《陈老莲水浒叶子序》中题:“刻画历史人物有它的方便,也有他的困难处。画家只有通过长期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体会,心仪其人,凝而成像,所谓得之于心,然后才能形之于笔,把每个人物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表现出来。”细观傅抱石作品中的每个点景人物都是神气十足,解衣磅礴之气昭然若揭。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