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根源
李莉丽 2022-07-01
摘要:尚意的中国绘画是由内而外的生命情感表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都是由散点透视构图方式所致。笔者从儒家美学影响、中国其他门类艺术影响以及中国人情感接受方式等方面简要探讨了散点透视的根源。
关键词:中国画;散点透视;中国画特点;儒家美学
散点透视指画家观察点不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凡从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它既叫“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我们能够在一尺素绢上表现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打破时空界限的透视法的结果。前人说“中国画创作注重内心感觉和情感表现,达到内心的高度自由与灵活”,①这恐怕与散点透视构图方法有重要关系。那么散点透视的根源到底有哪些呢?
恩格斯曾说:“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②若要了解一个事物产生的全方面原因,不妨先从中国美学观点出发,来寻找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根源。中国美学集儒释道哲学为一体,中国美学首当其冲的应是儒家美学,儒家美学讲究“中和之美”、“雄健与充实之美”以及“不忍人之心”。中者,本也;和者,达也。欲想在各方面都取得和谐,那么就很有必要兼顾平衡。在绘画中也要一脉相承,景物本是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然而为了满足大家能看清楚远方景物的愿望,画家在构图上故意一视同仁,于每一处都采取清楚的绘画方式。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这是一种终极关怀心理,不忍心看见别人痛苦,只要身边存在需要帮助的人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概便出于此吧!据于此,画家宁愿不讲究科学,只求一种心理情结,渴望把每一处能看见的地方都画得清清楚楚。人皆有猎奇心理,羡慕神仙预知万事万物的能力,渴望在年前知晓年尾的结局,渴求此山望见彼山的风景,而且容易触景生情。古往今来借景抒情的诗句数不胜数,李商隐“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人在感觉悲伤时,周围所有的景色也同样染上了悲情的色彩。绘画与诗歌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当画家命运佳或心情好时,画作就百花齐放,相反则万物晦涩。因此,若想要表达作者完整的情绪,非把每一景都表现于纸面不可。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作者把形神皆备的数百余位生活在各种场景中的人物浓缩于一个画面,达到了美学上的情景交融,使观者能够在错落有致的画面上分清何为远景、中景与近景,满足他们观赏从郊区到城市街道热闹情景的需求。
其次,中国的其他艺术成就也对中国绘画散点透视有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对装修、装饰尤其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人们对建筑的每一个部位都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眼神聚焦的角度都应成为精致的代名词。由于同样的文化心理,画家对收纳于纸上的风景或人物也力争做到处处可见。即使是人们看不见的景物,也力求通过画家的手笔看得一目了然。但即使没有科学的焦点透视做支撑,也并不意味着中国画就没有主体可言,它是在一串相对清楚的主体群中有一个重中之重的主体。例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面正中一座巍然耸立的高山就是主体,于情理中,观赏者看不清画面底部拖着马车匆匆赶路的行人,但作者却将行人与马车表现得一清二楚。所以我们在欣赏中国画时,会被画面每一处的细致描绘深深折服!
一个事物的发展轨迹尽管被一些不得已的因素所左右,但无数的辗转迁徙无非反映出事物成长最初的生命意图与冲动。散点透视构图方法能够得到中国人世世代代的认同,这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中国古代是一个“人治”社会,对各种情感都极度重视,既有对元曲《桃花扇》的可怜可叹,也有对花木兰替父从军的默默称赞;既赞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嘉奖“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既有杜甫三吏三别的孤苦无依,也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慷慨豪迈。中国人对情感的抒发无不表现在艺术当中,让其传承延续。因此,绘画作品在情感表达方面亦不可能择它枝而栖。它要求我们能以小见大,在一滴水里见大海精神,也要求我们以大见小,在茫茫大地上提炼生活主题。所以重要的不是画家怎么画,画什么,而是如何更好地表现作者心中的情感和观者渴望的情感。古时候艺术作品的观众都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和少许的富贾商人,他们的占有欲极为强烈,看见这山,还要求看见那山;看见前面的树林,还要求看见树后的亭榭,甚至是空亭角落嬉戏的小鸟,绝不可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遗憾。所以,散点透视正好就是这种要求的最好表达。
中国画是家族式父子相传或者学堂式师徒相授的艺术传承方式。我们以敬重祖先、遵纪守法为行为准则,必然也导致艺术上重视前人规则而泯灭个性,总是继承多于发展。这为散点透视构图方法的长期存活提供了土壤。另外,中国山水画家从来不为山川写真,只替山川立言,他们力图建立一个能够将自己灵魂安放进去的山川世界。所以绘画的象征性、比喻性和借用性就成为了艺术创作的主导思想,这种重情重神的艺术理念冲淡了写实的精神,使散点透视方式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
①陈美渝.美术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73.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致康·施密特).人民出版社,2008:475.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编辑王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