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
佚名 2012-11-15
摘 要: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艺术通俗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艺术品走向市场,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市场空前活跃,涉及艺术市场者如潮水涌,各种画廊、拍卖公司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①。市场经济推动着艺术的大众化、通俗化,艺术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近。
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作为商品的艺术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不是表现为某种物质的工具性,而是体现在精神和文化上——藉以满足人们的某种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因此,人的主观因素对艺术品的使用价值形成将起到决定性作用。艺术品的价值仍是凝聚在其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艺术品价格作为其价值的市场货币表现,反映了相互间的交换比率和市场对艺术品价值的商业认同,并主要由艺术家自身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艺术品市场供求矛盾关系所决定。
艺术品的市场价值除了自身艺术价值外也有其历史价值,包括民族情结也是影响艺术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像《放下你的鞭子》(图一)是徐悲鸿于1939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是根据抗战街头剧而创作的抗战题材的油画作品。《放下你的鞭子》是徐悲鸿画作中题材非常独特的一幅,是大师惟一抗战题材作品。从作品的年份、题材、背景及画作尺幅而言,是徐悲鸿创作中最重要的爱国题材油画巨作。这幅作品在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7200万港币成交。这幅作品不但技术上很精湛,而且反映了时代主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况且这幅作品是20世纪作者在国外画的,年代已远,几经周折又重新面世,其价值必然会很高。图一 徐悲鸿 《放下你的鞭子》
1939年布面油画
艺术品的市场价值除自身价值外,与该作品作者的知名度密切相关。作者的名声越响亮,其作品的市场价格相对就高。当然,艺术品的市场价值还受到一定时代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艺术交流、审美心理、价值取向、经济状况、国家有关政策以及市场需求、媒介“炒作”程度等影响素的制约。
刘春华的《毛泽东去安源》(图二)就是特殊历史时期——“文革”时期创作的。画中身穿长衫、手握雨伞,健步行走在去安源路上的毛泽东,这种形象正是“文革“时期的文化需要。它的价值就受到历史背景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文化大革命”时期,艺术经受政治的洗礼,“文革”期间几乎所有的画家都绘制过领袖像,而刘春华的这幅《毛泽东去安源》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正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历史价值巨大,这幅作品的复制品的发行也是创了世界之最,发行了三十九万张。由此可以看出它的影响是很大的。
11995年10月,刘春华将该画交中国嘉德公司举行的“95”秋季拍卖会,拍卖六百零五万元,再次唤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记忆,并由此陷入一系列诉讼:被郝国欣、李绍洲诉侵犯著作权,国有资产管理局认定该画为国有资产,作出将其收归国库的行政裁定;中国历史博物馆亦将刘春华告上法庭,要求将此油画归为馆藏,这一事件成为轰动中国美术界、司法界的公共事件, 图二 刘春华《毛泽东去安源》
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 220x180cm 布面油画 1967
这一事件最终以刘春华胜诉而告终。
因此,刘春华是中国第一个版权官司打赢的人。
[1] 吕澎. 《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与市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2] 马克思. 《资本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