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问题分析——试议界首市为例
褚卫东 2012-01-04
论文摘要:新农保政策作为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大政策,从2009年试点实施以来一直倍受广大民众的关注。此项政策对于缩小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差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镇化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通过对试点地——安徽界首市的实地调研,对试点中存在优势,如新农保试点工作的效率高、覆盖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宣传形式多样等进行了总结;同时对试点工作中的不足,如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于政策的理解有偏差、参保覆盖面还不足够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论文关键词:新农保;试点;界首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使得农民与城市人在国民待遇上有着巨大差别,尤其在养老问题上。现在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民老无所养、晚年生活没有保障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国务院做出“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决定,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这项普惠大众的政策对于缩小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差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镇化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随着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养老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这无疑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作为国家的一项惠农政策的提出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那么作为试点地之一的界首在“新农保”实施方面是如何体现惠农的?它的内容有哪些?怎样有效落实这项惠农政策?怎样工作效率更高,怎样让农民实实在在的看到实惠?“安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课题组通过对界首市劳动保障局的走访和对农村实地调研结果的分析也逐渐了解了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和样本情况 2009年底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开始了新农保试点的启动工作,在安徽有12个县作为首批的试点地展开工作,我们选择了界首市作为调研地。2010年7月初,我们对界首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此为契机探索其在试点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以便更好的改进,切实为老百姓服务。界首市的农保工作于2009年11月10号开始做相关的工作到12月3l号就已经出台了两项政策即《界首市关于做好2010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工作的通知》和《界首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我们分别选取了界首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新农保工作人员、东城区方楼村、大黄镇肖寨村、大黄镇肖楼村、靳寨乡小张村、光武镇梁庄村、光武镇苗桥村村民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对界首市劳动社会保障局的访问,我们了解了该市新农保工作的相关内容及做法,同时采取结构式问卷对村民做调查。调研结束后我们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来分析我们在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在新农保试点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比较值得借鉴的做法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以便能够取长补短更好的完善新农保工作。在结构式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总共发放了205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99份。这些问卷的分布情况见表1。 二、界首市新农保试点工作现状和成效分析 (一)新农保的工作现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界首市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市长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界首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并联合大概有l7个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如劳动、农业、计生、产业、发改委、民政、纪委、政办、宣传、组织等以便更好的开展试点工作。(2)为每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1一3名新农保协管员经办业务,每个村都有一个社保协办员。 二是广泛深入宣传。为了让村民更加直接明白新农保的政策,新农保相关部门采用了多种宣传方式。界首市给每位村民都发放了宣传册、《致广大农民的一封信》,同时采用广播电视等方式宣传新农保政策。除此还入户宣传,如,相关业务人员深入到乡(镇)、村及农户家中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指导和宣传。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1)统一组织,集中培训。采取集中时间、人员和精力的方法,对负责相关新农保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对象以及工作的特点(2)创新方法,重点培训。如对直接参与新农保的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并且相互交流;请相关的专家对参与新农保工作的人员开展讲座,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对新农保的认知。 四是规范工作流程。为了更好的开展新农保的试点工作,有关部门定制了详细的工作流程。村委会以填表的形式采集农民基本资料,随后上交到乡镇社保所让其审核材料并进行信息的录人,社保所将录入的信息交至县级社保机构。最后通过县级社保机构和相关银行合作发放农保金。如图1: (二)界首市新农保的主要成效 首先,改变了农村群众养老观念。与全国其他农村一样,界首市农村主要以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为主。实行新型农保以后,广大农民的养老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养老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其次,改善了老年农民的家庭地位。养老问题是农村社会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为了赡养老人,往往造成婆媳不和、兄弟不睦、夫妻反目、老而无依等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实行新型农保制度后,农村老人有了固定的经济收入,实现了老有所养。据了解界首市到目前60周岁以上的老人中,新农保的参保率已经达到了99.7%。同时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发现95.2%老人都认为自己比较幸福。 再次,检验了新农保试行办法的可行性。试点实践证明,界首市的新型农保制度和相关政策适应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符合农民心理及农村实际。同时,也得到省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实惠利民,真正可以实现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可以破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如何覆盖农村居民的难题。 三、界首市新农保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界首市在新农保的试点工作中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 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主要体现在:(1)参加新农保的农民的信息资料都是通过手工操作来完成的,工作量很大。(2)各地区之间的信息沟通不方便,缺乏资料的共享平台,标准化程度低。 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健全会出现很多不良的后果。首先农民信息采集的工作量十分庞大,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较为耗费时间和人力,也易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无法应对随日益增长的业务量和日趋繁重的数据处理要求;其次手工操作在信息录入等环节易出现错误,一旦出现错误将造成参保人无法领取养老金等严重的后果,直接降低新农保政策在农民心里的信誉度,从而对政策的继续推广造成不利影响。正如一位工作人员所言“在我们录取信息的的工作中即使是0.01%的错误率,那么对于参保人来说的就是100%的错误率”;再者,如果发现错误以后进行补救,无疑也会增大工作量。因为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可能会造成以上的后果。 (二)政策宣传不够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很多人对新农保政策不是足够的了解,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人对新农保的政策了解程度是很低的,同时也说明我们的新农保政策宣传不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2.调查对象年龄偏高。在调查中,我们在村子里找到的老年人居多,其中60岁以上的占到了39.4%,即使是60岁以下的即50一59也占到调查总人数的18.2%,而16岁到30岁的年轻人仅仅有9.1%,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由于年龄偏高也导致了在政策理解上有偏差。 (三)政策执行不规范 在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新农保工作的开展有很多是属于“捆绑式”。比如家中有老人符合了参保条件,即已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不用缴费,可直接享受基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为了执行这项要求市农保中心就要求,如果子女不缴费家中其他政策的享有会受影响,比如说农村医疗保险等,这是一项“霸王式”的要求。从而出现父母替子女缴费的现象。换句话说以每年最低的参保费用100元来算,父母替子女每年缴纳100元,每年他们就会从国家的财政支持那里拿取660元保障金,减掉参保的100还能剩下550元作为自己生活的费用。这样既保证了参保的成功也保证了下一年家里能享受的各项国家政策。 (四)理解政策的偏差 通过我们的调查走访发现村民在对政策的认识上普遍存在两个偏差:其一,绝大多数未参保的村民认为,只有年满60周岁才能办理新农保。其二,很多年龄超过60周岁的老人,每年还是缴纳了100元的保险费,却没有人能够正确解释这100元是怎么回事,很多村民的解释是“政府让我们交,我们就交了”。但通过我们的了解发现这是老人代替子女缴纳养老保险费,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缺乏清晰合理的解释,很多村民交了保险费却不知如何理解。 另外,还有政策执行滞后问题。从实地凋研的情况看,一些老人截止目前还没有拿到一分钱,这也恰恰是政策执行不到位的体现。 四、解决新农保问题的建议 (一)尽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 参保人员的信息录入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这关乎参保人员的养老金能否按时足额发放。由于参保人的数量众多,手工操作的信息录用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与公安部门特别是户籍管理部门合作,调出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的信息档案作为基准,而后新农保工作人员在录入信息的时候出现错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提醒,这样就能降低等发现问题再返工时增加的工作量;另外省劳动保障部门可以积极联合相关单位和研究部门亦可以通过高校,开展专门针对新农保信息录入工作的软件研究,研究出一套适合新农保录入工作的软件系统,释放人力劳动的同时也能减少工作错误,从而使得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的更好也为以后的全面普及提供帮助。 (二)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在我们进行农村实地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村民对于政策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许多人认为只有达到60周岁以后才有资格参保;还有很多人也都是在年满60周岁以后还是每年缴纳100元参保费。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捆绑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还是因为新农保宣传力度不够。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来弥补这样的缺陷。 (1)继续加强宣传。毕竟新农保属于新生事物,那么在理解上肯定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这就需要我们的业务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竭尽全力去宣传,比如可以在此前宣传方式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文艺形式,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相声、小品等进行宣传,最终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真正明白政策的全部。(2)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在外地打工,农村就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和老人,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时可以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宣传部门采取在适当的时间段宣传政策。比如过年期间,农忙时节,这时候许多年轻人都会从外地回来,而恰恰就是宣传政策的最佳时机。年轻人的理解力毕竟比老人和儿童强。 (三)加强监督,确保政策高效执行 通过对界首市劳动社会保障局的走访和实地调研的比较,发现市局的数据和我们实际的调查数据是有出入的。如管理人员所提供的60岁以上老人新农保的发放率达到99.7%,从我们问卷调查的情况看,很多农户截止目前还没有拿到一分钱,甚至连信息的录人工作还没有开始,而有的已经拿到3个月的养老保险金。对此我们可以加强对新农保工作的监督力度。试点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这就需要加强对新农保工作的监督监管,提高工作效率,让这项普惠的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身上。 (四)与时俱进地改进参保标准 界首市现行最高缴费档次是500元,但现在农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较大提高,这个标准有些偏低。为满足不同经济水平的农民的实际需要,应将高档次的缴费标准放开,低档次的缴费标准设置的稠密一些,高档次的缴费标准间隔可以稍大些,以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需求。 我国实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意义深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更是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协调城乡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在此次对界首市新农保的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它不但有值得推广的优点也有需要改进的劣势。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地方政府以及老百姓的积极配合下,新农保政策一定能够惠及广大农村群众,让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有个很好的养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