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佚名 2009-12-08
摘要:本课题以衡阳市农村居民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为基础,着重研究农村居民消费信贷现状与正规金融制约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主要体现,进而探索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新途径。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金融需求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逐步加深的背景下,国家把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作为保持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方针。为实现这一目标,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外,加快推动农村消费信贷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为此,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选取辖内15家涉农金融机构及400户农户开展了农村消费信贷的调查,试图了解当前农村消费信贷特征,进而探索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新途径。 一、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一)农村消费信贷总量增长明显、深度有所提高 总体看,由于国家惠农力度加大及农村消费总量不断提升(2008年,衡阳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64亿元,增长23.2%。其中县及以下完成163.75亿元,增长21.1%),再加上一系列启动消费宏观政策的出台,金融机构适时加大了农村居民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农村消费信贷总量增长明显、信贷深度有所提高。截至2008年末,衡阳市农村消费信贷余额为10247万元,近十年均增幅为11.4%;衡阳农村消费贷款占农村各项贷款的比重为6.45%,较1998年末提高5.99个百分点。 (二)农村消费信贷需求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农民收入不断的增加(衡阳市20O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17元,增长15.0%,农村居民消费4047元,增长13.9%)。农村消费需求空间大大扩展,消费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进而导致农村消费信贷品种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详见表1。 注:生存型发展型消费信贷主要包括医疗保健、食品、衣着;发展型消费信贷主要包括教育、农机具;享受型消费信贷主要包括家电、汽车及高档住房。 (三) 农村消费信贷产品呈多元化、大额化 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好转,农民生活中的举债行为日渐增多,农民消费意识逐渐从“积累消费”向“举债消费”转变,农民对消费信贷品种需求呈多样化。据对400户农民调查显示,56.8%的农民表示对消费信贷有需求。其中,建房贷款和大型农机具购置两类贷款占比高达65%;对医疗教育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住房装修贷款和汽车贷款等占比分别为25%、19%、17%和14%。住房一直是农村最重要、金额最大的消费支出。目前农民盖房不只是为儿娶女嫁,特别是农村中一些观念超前的年轻人更注重房屋质量和装饰程度,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信贷需求金额也不断增大。据调查,当前农民对消费信贷单笔额度的需求大部分在1万元以上,选择1万元以下的只有80人,占比仅为20%。 二、正规金融制约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主要体现 (二)供给主体单一削弱了农村消费信贷服务 目前衡阳农村金融机构虽然形成了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体的正规农村金融体系,但随着商业银行的集约化、扁平化经营,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收缩,金融机构网点数量不断减少。各商业银行的“瘦身”行为削弱了农村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农信社作为农村消费信贷供给主力受资金实力、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定位等因素制约,信贷投放主要是农户小额生产性贷款,消费贷款占其贷款的比重过低。(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