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差异与唐诗英译
周玉珍 王治琴 2008-11-09
【摘 要】自古以来,文化与翻译互相依赖,互为补充。唐诗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枚奇葩需要借用翻译活动推向世界,而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阻碍了这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因此,理解文化差异、加强文化交流是提高唐诗翻译的根本,也是全世界理解和欣赏唐诗文化的关键。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交流;唐诗;欣赏
Abstract: For many years, translation activity and cultural sense are indispensable from each other. The poems produced in Tang dynasty, a cultural relic in Chinese history, needs to spread and be appreciated by the whole world. Bu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 has slowed down its influence and speed. Therefore, to enhance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to perfect the translation of pomes in Tang dynasty, which can also better westerners’ appreciation to our ancient cultural achievements.
Key words: Cultural difference, communication, poems in Tang Dynasty, appreciation
一、“翻译之事,由来已久”
在我国有史料可考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中提到“行人”,即负责接待四方使节与宾客任务的官员职称,他的职责就是“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书中还提到,周代每七年就要将诸侯国的翻译人员集中到周天子所在地加以训练。这是关于我国翻译人员培训的最早记载,也可看出古代就对翻译活动的重视。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解放后,翻译活动更是达到一个繁荣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各种翻译理论和流派层出不穷,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优秀的译作,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翻译与文化
翻译从一开始就和文化密不可分,翻译活动通过语言和文字向外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并引进异域的文化,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如果缺少了翻译活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谈翻译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文化。
古往今来,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可以说是形形色色。英国“人类学家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了如下阐释:“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则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还有的观点认为,所谓文化,就是某一社会在某一时期的所有产物,包括风俗、信仰、艺术、音乐和其他所有的人类思维产品,例如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正如王克非先生所说,无论怎样定义,归根结底,“文化是理性人类创造的物质价值精神总和,具有时间、空间意义,这个最根本的特性应是趋同的认识。”
三、唐诗英译中的文化障碍
唐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鼎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上的繁荣,涌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创作出了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因此吸引了许多中外的翻译家将其翻译出版,向世界人民介绍这一辉煌的艺术成果,国外如Herbert A.Giles、W .J .B.Fletcher等,国内如翁显良、许渊冲等,都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往往最能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活动,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翻译,人们得以了解该民族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精神。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一个民族的语言的体会与理解是有差异的,在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现撷取数例,分别从数量词、地理名词和典故这三个方面来浅探唐诗英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文化障碍。
数量词
在汉语中,诸如“一”、“三”“百”、“千”、“万”等数词随处可见,例如“三思而后行”、“一不做二不休”等等,这种语言习惯不可避免的会体现在唐诗中。例如李白的《秋浦歌》写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里的“三千丈”是夸张的用法,因为头发不可能长到“三千丈”,熟谙汉语习惯的人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其他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未必就这么容易体会其中的夸张,所以Giles将这一句译为:“My whitening hair would be a long long rope.”用 a long long rope这一具体的形象替代了“三千丈”这个数量短语,虽然意似,但是却失去了原文的艺术冲击力。再看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中的“千”和“万”并非是具体的“一千”座山或者“一万”条路,而是用来形容山和路的数量之多。Bynner将之译为:
“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
为了句式工整,“千”译为“A hundrd”,“万”译为“A thousand”,不知道那些异国的读者们能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含义。
地理名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个地名往往会让人浮想联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比如巴黎总是和浪漫联系在一起,而纽约总是让人想到繁华喧嚣。同样,中国文化也给一些中国的地名染上了独特的色彩。杜牧在《赠别》写到: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Bynner将后两句译为:
“On the YangZhou Road for three miles in the breeze,Every pearl-screen is open.But thers’s no one like her.”
扬州在古代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是文人墨客向往的消魂之所,曾有“腰缠十万贯,骑鹤去扬州”的说法。 Bynner用的是直译法,可是对与一个外国读者来说,扬州这个地方的文化含义恐怕很难理解,也就难以体会到诗句的精妙,因此许渊冲教授将之改译为:
“When the spring wind uprolls the pearly window screen,Her face outshines those on the splendid three miles way.”
这种意译的方法似乎更妥。
再比如张说《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到洛阳城。”
Fletcher将后两句译为
“The winds of autumn they wait not for me ,But hurry on thither whereI would be。”
吕叔湘对这个译文大为赞赏,认为“洛阳”如果直译“不若如此之能曲达”,因为洛阳是历史名城,其文化内涵是直译难以传达的,不如意译。
3.典故
许多典故来自于民间传说、经典名著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形象性,比如我们在谈到情人分居两地时常用“牛郎织女”来形容,这一典故来自与我国的民间传说,再比如说“阿Q”精神,指的是精神胜利法,出自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这些典故深入人心,几乎妇孺皆知。事实上典故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民族心理,熟知典故的读者就能轻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反之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们以孟郊《古别离》为例,诗中这样写到:
“欲去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在这里“临邛”用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意象,它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愿望,即希望丈夫走后不要另觅新欢,弃家不归的愿望。Flecher将之译为”your late returning does not anger me, But that another stealed your heart away”。值得肯定的是译诗传达出了原作的基本信息,读者还能感受到原作中的韵味,但是丧失了原文的民族特色,信息传递也有所偏差,原文含蓄意味深长,而译诗则直奔主题,态度鲜明。
再如杜秋娘的《金缕衣》,对于这首诗的标题的翻译就有多个版本。Bynner将之译为“The Gold-threaded Robe”,是直译字面的意思。Henry H.hart译为“wise age to youth”是根据诗的主题进行的意译,已经完全背离了“金缕衣”的原意,事实上《金缕衣》是中国古代的曲牌名,这首诗的主题是劝人们珍惜少年时光及时行乐。因此黄新渠用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译为”Advice to the young(Ancient tune:JinluYi)”,似乎更为妥当。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差异的必然存在决定了翻译障碍的不可避免,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增强,我们应该有信心逐步克服这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为传播人类文化作出更多更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