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化解读--网络文学的后现代话语逻辑
欧阳友权等 2008-08-14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以及大批生产的录音带、录像带等等。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 西方关于后现代主义争论的第一次高峰是在20世纪60-70年代,而网络技术的产生也正好是在这一时期;国际互联网走进中国是在1994年,而中国的网络文学也在这一年同时起步。电脑网络是伴随着西方社会的“后现代化”而萌芽、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它身上有着后现代主义的一些鲜明特征,网络文学也打上了后现代文化的深深烙印。可以说,网络是后现代的技术,而网络文学则是后现代的文学。因而,我们对网络文学作文化学的本质诠释,需要廓清这种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图-底”关系--后现代主义文化诗学的逻辑背景。
运用“后现代”的理论视角对网络文学作本质论的学理审视多少有些背离后现代文化的学理初衷,因为后现代的学术姿态是以拒斥“本质论”、“真理性”、“意义认知”等传统学理模式为趋向的;而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和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后现代主义也以解构“二元对立”、“中心论”、“权威话语”和“宏大叙事”,对思维视野中的文化现象作消平深度的平面化拆卸为特色。不过正如法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让-弗·利奥塔所言:“历史是一张可以被刮去字迹的羊皮纸(‘羊皮纸’上原先书写的文学可以刮去而重复多次,但每次都会留下依稀可见的字迹),而文化则渗透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之中。” 网络及其文学无论被看作一种文学的历史现象,或历史的文学现象,它都会在历史的“羊皮纸”上留下文化的印迹,而网络文学的文化印迹正是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语境中浮现于历史地表的。
一、后现代话语的“图-底”关系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进入文化研究的思维视野,并迅速成为人们对当代社会进行反省和重新认知的一个最具批判性立场。其实,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流派,而是一种文化思潮,一种文化态度和文化话语方式。在现代语境中,“后现代”作为一个描述性范畴,人们常用它指称西方社会及文化领域出现的新现象;作为评价性范畴,人们又用“后现代”来分析和考察这些现象;而作为一种评价的结果,人们则试图从有关“后现代”的评价中归纳、概括出一些新的认识视角、思路和方法等。所以我们不妨用“后现代话语”来表述作为一种文化景观的后现代现象。网络文学的文化逻辑,就建立在这个后现代话语的观念平台之上。
1.后现代话语的两个生成维度
后现代话语是在解说、修正和消解“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下找到自己的话语资源的。按法国思想家费尔南·布罗代尔的说法,“历史学家肯定拥有一种关于时间的新尺度,按照崭新的方位标及其曲线和节奏定位,使时间的解释能适应历史的需要。” 约翰·杜威也说:“历史无法逃避自身的进程。因此,它将一直被人们重写。随着新的当前的出现,过去就变成了一种不同的当前的过去。”‚ 我们不是历史相对主义者,但我们应该有不同于西方理论模式的思维方式和历史视野。站在“现代性”的历史坐标上看待“后现代”生成过程,我们可以找到它“图-底”逻辑的两个历史基准:现实裂变维度和思想渐变维度。
在现实裂变的维度上,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大抵有三大根源:一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西方社会对理性观念、人的自我控制、社会进步等信念发生怀疑,对人的自律性、权力意志的合法化基础产生动摇;二是科技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使西方社会对由于知识增长而造成的人与世界的分裂、人性的萎缩乃至异化产生迷茫和恐惧;三是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全球化大潮的奔涌而来,一种跨文化、跨国界、跨语言的“文化对话”成为当代学界的核心问题,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后殖民主义与文化渗透,使一元文化的垄断模式被多元文化的氛围所覆盖,文化场的认知版图出现“众声喧哗”的转型风标,反中心、反权力的解放性话语让文化多元主义消解着文化身份的焦虑。这时候,阶级、国家、民族、性别、文化选择、跨国资本、话语霸权、权力运作等概念便成为文化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当代话语。20世纪后期新解释学、解构主义、新实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等思想流派围绕后现代主义展开的种种论争,就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而展开,后现代主义也在这种论争中逐步赢得了一种文化角色的现实定位。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后现代主义研究专家弗·杰姆逊把这个历史时期称之为资本主义的“第三阶段”,他说:“关于资本主义的第三阶段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如晚期资本主义,媒介资本主义,后工业化资本主义,多国化的资本主义等。后现代主义就是在这一阶段中出现的,正如垄断资本主义曾经带来了现代主义一样。”ƒ 英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迈克·费瑟斯通也基于这种历史维度给“后现代”一词的涵义作了三层解释:“(1)艺术的、知识的、学术的场域(作品的理论化模式、呈现方式与传播模式的变迁,不能与特殊场域中发生的具体的竞争性争斗相分离);(2)包括符号商品的生产、消费及流通模式的广泛文化领域中的变迁,与此相关,在社会间及社会内这两个层次上,群体和阶级集团之间权力平衡与相互依赖关系的广泛转变;(3)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与体验的变迁,作为上述某些过程的结果,这些群体也许从不同的角度使用着这些意指体系,发展着新的导向手段和认同结构。”„
在思想史渐变的维度上,后现代主义已经将人类思想的精神性品格演绎为语言的游戏方式,而将原本的理论思辨模式转换成文本的某种范式。如当代解释学就认为,没有什么是最终需要解释的东西,解释是无限的,因为被解释物的符号不是消极地等待解释,它本身就是对其它符号的解释;对解释本身的解释由此陷入一种循环,即解释不是由所指之物造成的,而是由于解释者的功能造成的。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现代解释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把审美理解看成是艺术本文与理解者之间的对话,施莱尔马赫也把哲学认识论诉说看作通过“心理解释”和“语法解释”的“避免误解的技艺”。他们都从思维前提上否定了传统的认识论及其所谓的“深层意义”或“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