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反思与超越:析审视跨文化背景下理工科文学教育

徐向阳 吴金涛  2012-10-30

论文摘要:如何提高理工科学生的整体素养和人文情操,事关百年教育成败得失。本文着眼于应用型理工科学生人文精神及审美人格的塑造,从人才培养实际出发,探讨构建科学而富于现代性的文学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理性,从理念到方法提供一种切实的思考维度。

论文关键词:理工科文学教育;跨文化视域;教学模式;课程实施

大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我国理工类高校,在经院系调整后逐渐形成了应用与研究为一体的单科性大学。教学实践中,以文学为主体的人文学科被剥离,课程设置过多强调专业化。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理工类院校逐渐意识到这种模式的弊端,便恢复和新建了一批以教授人文素质通识课程为特色的国学院或人文社会学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高校优化、重组浪潮的出现,一些理工类院校与文科类院校纷纷合并,为理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奠定了一定基础。

温总理曾说:“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这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全面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①面对在理工院校受到工具理性思维的强烈影响,教学模式老化,文学教育仅限于知识层面的传授,知识长期处于被动的接受层面,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被严重弱化,阻断了创新性人才成长的路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对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难以体会和认同。中国哲学认为天人本为一体,因人受到了私欲的蒙蔽,才逐渐脱离原本合一的状态。因此,人生最高的理想,便是去蔽,自觉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②文学教育活动认知视野的遮蔽,导致学生必然将整个生涯滑向机械模仿与模式化演绎的无尽深渊。当前,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下降,阅读、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弱化,文化断层现象在新时代大学生身上愈演愈烈。视觉图像时代的到来,加剧了文学经典地位的失落。面对日益普泛化的道德水准下降、严重恶化的生态问题漠然无视的现状,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学经典与大众审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日益全球化的文化浪潮中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让文学教育实现对人生命的滋养,已经成为当代我国高等学校文学教育不得不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

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在现有文学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当下,人们对理工科学生应具备必要的人文素质的问题已形成普遍共识,但对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优化和教学模式改革等问题的创新研究还远未达到应有的理论高度。目前,虽有一些针对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及教学模式的研究,但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内涵认识不足,生硬地挪移他者话语,对培养目标、教学手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环节的认识还很模糊。课程开设、实施及至评价等活动缺乏对学生独立个性的关怀。

应用型理工类高校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流于形式,课程目标定位偏差,制约了文学本体教学价值的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封闭、僵化,丧失了人文学科教学应有的活力。“科学教育的核心是事实的表征,社会教育的核心是价值的选择,而人文教育的核心则是意义的唤醒。”③承认知识的进步必须跨越森严的学科壁垒而面向现实,对学生审美素养和健全人格养成的忽略造成了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对创新性、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存在误区。“在狭隘功利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下,许多人似乎并不关注人生的意义问题以及人文作品的阅读,而是热衷于学习一些实用的、技术性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功利目的的知识。学校教育中已经存在的人文教育形式如哲学教育、历史教育、语文教育、艺术教育等的人文性也不够突出,……对于其人文意义开掘得并不够。”因此,应构建文学教育的世界眼光,发扬传统文化与海外文化的精髓,创新课程评估体系和教学方法体系,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面向理工科学生的文学教育课程体系,凸显文学教育在科学教育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模式,优化教学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文学类课程群的设计

制度化、模式化的应试教育,单一的评价制度使得教育失去了生命的本来意义。教学模式将更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个性精神、审美人格的培养,开放型的知识观将更重视学生跨文化、跨学科的国际视域,知识的比较与融通将更加予以强调。主要强调的是多元文化参与、意义共同建构与跨文化视野。增进文化的通感意识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思维、判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完善情感、理智和责任感。

大学文学教育课应该是启发创新思维课、人文精神传承课,更是生命世界解蔽、开敞课。为了体现基础知识宽、专业知识精、满足理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及能力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就要进行以核心课程和课程群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的设计。强化通识教育、打牢学科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业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通识教育课主要强调的是跨学科的视野和多学科的理念,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新的文学类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和通识类课程组成课程群,在现有大学语文、人文科学概论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和文学教育观,创新教材编写,做到顺应学习心理,切合学科规律,凸显课程特色,确保教学成效。开列文学鉴赏、应用美学、汉译西文经典选读、语言表达与写作、艺术设计欣赏等主干课程。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价值之所在,也是文学教育的永恒魅力之所在,树立精品意识,凸显课程特色。通过这样的课程使得在人格塑造过程中能够有利于完整人格的塑造,这对今天的大学生培养尤为重要。

面向学习者的单一性教学模式向多种教学模式的内在融合;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合、学会学习与完善人格融合;格物致知的科学态度与悠然玄远的林泉之心的融合,形成文理兼顾、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温儒敏曾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学史那种类型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有重要作用。探索独具特色的教学新范式,如专题讲座、“经典重读,回归语文本体”、网络辅助及个性化、审美化教学范式等。专业与通识、结果与过程的整合,积极推行以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形成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洞察力和想象力的教育新机制。陕西理工学院出版了《文学类专业素质教育讲演录》,目的就是打通学科壁垒,以博通性和趣味性为导向,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基本功训练,提倡学生阅读原典,培养学生的学术情怀。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培养理念,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呈现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倡导博雅教育,以“厚、宽、精、新”的原则不断修订完善培养计划。培养出专业基本理论深厚、专业口径和知识面宽阔、课程内容精当、理念和手段创新的专业人才。同时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作出调整,突出教学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造能力。

二、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紧扣课程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传统文学教学大多以传授已有知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死记硬背的现象十分突出,学生缺少“质疑”和“创造”。由于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理解力、分析力、鉴赏力和审美力,更不利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口耳相传的单一陈旧的受授、训诲型教学范式,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高效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发展知识建构所要求的活动参与,根据学习者需求、兴趣爱好的分析,对不同的个体类型进行相关的问题设计、活动设计,能对不同知识的评价做差异性划分与处理,实现个体精神的介入、内在个性的涌动。

探索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创新思维与科学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要求,采取引导式、讨论式、辩论式、案例式、比较式等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将更加凸显多样化、交互式学习的特点,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和整合、分析知识的能力将更加予以重视。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传统灌输性教学向探索性教学的转变,考核方式从应试性向创造性转变,考评作业从模仿性训练向多维度训练转变。

投身信息化的教学改革中,形成立体开放的教学改革新形式。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面对文学阅读方式的转换,如果以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文学教育,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媒介手段运用到课堂上,以其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调动学生对作品的好奇与理解。强调师生间的有效对话,让学生在朗读吟诵的体悟下,将语言魅力与作品的审美文化融入内心。当然,教师尽可能直接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朗读或扮演角色,由技入道,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和人生境界。

三、打破传统大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构建起立体交叉式的文学教育课程新体系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固然与课堂使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有直接的关系,但与是否能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也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课堂上使用的一些教学手段与方法往往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为前提的。

文学教育不能限于课堂,课堂之外的人文熏陶更为关键。成立读书沙龙,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读书心得、展示演讲能力的平台。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既重视通识教育,又凸现个性发展。文学接受是学生的感知、理解、想象、体验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提倡参与式、体验式学习,由于文学需要诗性智慧,可以弥补单一工具理性思维的缺陷,对培养多元化、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大有裨益。通过列出必读作家作品,使学生扩大阅读量,培养其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感受力。现在的大多数学生不仅只满足于教材的阅读和学习,不阅读其他的理论著作,而且也很少阅读作家作品。文学类课程名家纷呈,学生如果缺乏对作家作品的阅读与积累,就会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陕西理工学院针对这种情况,编印了《大学生文学类阅读书目导读》,已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的必读篇目可以针对理工科学生特长与兴趣进行选择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艺术追求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情怀的养成。重视人文环境的营造,在文学艺术教育进入课程体系之外,还必须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利用大学生文化节引导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如举办社会科学类大学生讲坛,相互砥砺、互为取鉴。养成自觉抵制流行文化、物质消费主义的观念,通过与纯正严肃高雅的文学的互动,以自由谐和的形式,促进本然的审美境界的实现。

通过课外作业与思考题的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教学内容后,有些教学内容教师不再详讲,甚至改由学生讲;而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运用讨论式、演讲式等方法,那么,学生讲什么、如何讲、讲得怎样就与学生的课外准备情况有了密切关系。为此,事先把区分出来的略讲章节内容以及课堂中要重点讨论的问题告知学生,让他们根据教师设计的思考内容进行自学,查阅资料,做好充分准备,写出专题讨论的发言提纲或发言稿。之后再在课堂上由教师选择学生登台演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搜集资料能力,又保证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丰富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教学中更加注重开放性,处理好教学手段信息化与网络整合的“超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运用现代化媒介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办学条件的不改善,应创新教学手段,尽量推行并普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倡导的教学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成性模式,更是一种情境敏感性模式。开放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手段,建构以现代媒介手段为平台的“超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特点量身定做课程规范,形成多种课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面对在媒介环境长大的一代,构建信息时代新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顺应网络化、虚拟化、数字化、个性化发展的新趋势,凸显学科特色和教师个性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解惑答疑,交流学术,启迪心智。改革教学手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精心制作电子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相关资料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文学类课程不仅信息量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尤其是文学史上的诸多名家名作都被改编成了影像作品,这就为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创造了条件。

着眼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切实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资源、异步交流、学生主体性发挥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超课堂教学模式直面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致力于改变传统理工科陈旧的文学教育教学模式,改变知识授受的简单化做法,更加强调信息时代网络、远程虚拟所带来的个性化教学内容选择的便捷特点,情境教育与个体体验在师生媒介交互往来中更显特色。

在流动的现代性中寻求生命所体验的境界与意义,引领学生认识德性和幸福,实现人生意义的觉解,抵达天地境界,是理工科大学生文学教育的指导方针。在上述论述之外,还需要不断优化学分设置,提高教师素养,创新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与考核方法,努力探索出一条科学评价并有效促进文学教育的教与学的路子来。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