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学中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王丽梅 2021-06-03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职高学生的学习心理后,分别从应用幽默、设置悬念、数形结合、学以致用这四方面来讨论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来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职校生;创设情境;数学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毕业生经过层层筛选后,剩余的 故事:“古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宰相西人才招入象我们学校这样的一般职高。与普通中学相比,在职业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中考失败、其他途径升学无望的情况下进入职中的,从学习心理学角度分析,他们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文化基础差,且信心不足。第二,厌学情绪严重,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第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差。
我们知道影响学习的因素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学生的智力因素已定,只有开发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笔者认为学习兴趣是提高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数学上利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帮助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笔者从下列几方面来试着创设情境以便在数学课堂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把幽默带入课堂,让数学课有趣起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米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将幽默运用到讲课中,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并主动去理解掌握新的知识。
例如,在讲授《计数原理》时,我假装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我发现我突然有了未卜先知地能力!”学生们一下子乐了,直说老师骗人,怎么可能呢!笔者一脸严肃,说:“老师怎么可能骗你们,不信你们来考考我。现在假设你是部队的一位信号兵,我给你红、黄、绿三面旗子,不同挂法分别代表不同的信号,而我只需最多用 15 个符号就可以把你们想表示的信号区分开来。”学生们听了,兴致勃勃地找出各种不同的挂法,笔者把它们一一写出来并且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大家都想方设法地想找出超过 15 种地挂法,但最终最多也只有 15 种。大家纷纷抗议,认为老师肯定事先算好了,笔者就说:“那你们随便选几面旗子,我都可以说出它们代表多少种信号。”这下很多人想难住老师,拿过草稿本就开始列举,但数据仍和老师的一样。大家这才对老师佩服不已,催着教给他们如何快速地计算出结果,好学会后也让别人惊讶,于是大家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进这堂课的学习,而笔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巧设悬念,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好奇心,是对未知事物的一种热衷的心理,它会引发人们去了解某一事情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中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能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的定义时,借助了国际象棋棋盘的故事:“古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宰相西萨·班·达依尔,而后者的要求好像并不高: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 1 颗麦粒,第二个格子里放上 2 颗麦粒,第三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按这样的规律放满 64 格。如果你作为国王,你会答应吗?”大部分学生第一反应直呼才这么点赏赐,当然答应;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老师这么问,肯定有陷阱,不能答应。不管答案如何,总之大家兴趣很高,都参与了讨论,笔者想引起他们兴趣的目的也达到了。接着笔者又说:“不管大家同不同意这个请求,都认为这个要求不高,可是你们却不知道,这个赏赐国王都满足不了,因为即使他把全国的粮仓里所有的小麦都运来也远远满足不了达依尔的要求。这堂课过后,你会发现这些麦粒的总质量超过了7000 亿吨。”同学们都大吃一惊,直呼不可能,想要验证一下这个计算结果,整堂课学习效果非常不错。
3.数形结合,化枯燥为有趣,激发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当这种情绪时刻贯穿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就会建立起愉快的学习氛围。
“呜……”,随着尖锐刺耳的警报声,敌军的一枚导弹正向我大水坝飞来,地面,我方的对空雷达在旋转,操作手快速流利地敲击键盘,突然,对空导弹连连升空,直向敌导弹飞去,紧接着天空一团火花迸射,拦截成功!这是电视剧《DA 师》中的镜头,笔者把它剪录下来,在讲授曲线的交点时放给学生看,这样就把枯燥乏味的内容以新颖、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乐于接受,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4.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通过学习回到生活,用于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数学内容,列举现实中的问题。如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讲授中,结合彩票中奖概率;在《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中,告知学生为何工人能断定砌的几十层高楼墙面与地面垂直……通过一系列类似的例子,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对于职高生的数学课堂,不能再一味地强塞硬塞知识点,我们要想法设法地改善数学的繁、难、枯燥、乏味,创设各种情境,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掌握、理解、运用数学知识。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