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怎样激发和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金丽萍  2012-10-29

学习是舟,兴趣是帆.让我们扬帆遨游在浩瀚的数学海洋中一起来探讨如何激发和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科特点及面临的现实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因此学生要透彻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法则,定理等,必须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从而进行符合逻辑的判断,推理,计算.因此,学习数学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等能力也是学习数学所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学习数学也要有利于这些能力的发展,故人们把数学称为“智力的体操”.鉴于以上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称为人类众多文化学科中最难的学科之一,要学好数学是有一定困难的.然而,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经过多年地调查和论证指出:除了百分之一二的弱智儿童以外的所有儿童,对别人能学会的东西,他们也都能学会,这就是说,被许多人认为是很难的数学,其实是不难学好的.

由于实施义务教育后,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进入初中,出现了初中新生学习水平差异很大的状况,特别是乡村中学,大多数新生来自经济、文化、交通都很落后的山区,基础薄弱,能力低,不具备应有的知识水平,不能很快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就必然出现两极分化,一大批学生将逐渐丧失信心,进而掉队,甚至不少人会产生逆反心理,放弃学习数学,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要重视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面对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笔者认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初中数学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而学习积极性是学习动机性是学习动机伴随兴趣形成的,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郭老也曾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的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刻苦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情绪.故兴趣或求知欲强烈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并得到很大的满足,是推动学习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满足求知欲,能使兴趣更丰富和更深化,产生与更高的知识水平相适应的新的兴趣,从而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然而,兴趣并非天生,而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逐渐激发和培养才形成的,故国外有人提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负的责任是:以点燃学生心中知识好奇心之火…….为了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作为数学教师应重视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教师要经常不断地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让兴趣之花深深扎根于人生理想的土壤之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于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和对自己前途的意义,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的拼搏精神和巨大的贡献,都是理想教育的好材料,这些事例介绍都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大理想,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依据教材内容,揉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认识从尖端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甚至文学艺术领域都离不开数学,即无时不用数学,无处不用数学的道理,从而使他们产生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

实施义务教育后,小学毕业生免试进入初中后,出现了初中新生学习水平差异很大的状况,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前苏联教育家已班斯基曾提出过可接受性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习的认可能力,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个原则的实质是强调必须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如何对待后进生?这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分水岭,必须正视应试教育的弊端,面向全体学生,不搞一刀切,优生,后进生一起抓,使其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教材为我们创造了这个条件,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弹性功能.对学有余力的优等生要引导“读一读、想一想”和做“B组题、“C组题”.拓宽知识面,开拓思维能力,丰富教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中等生及后进生主要利用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可读性,启发性,趣味性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指导他们的改进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教材规定的最低要求,只要能闯过初始阶段的难关,他们的兴趣就会逐渐稳定.总之,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提优补差,使全体学生都愿学、乐学、会学,达到异步同纲,学有所得. 学生学习书数学的动机受处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制约,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在因素,即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兴趣又来自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来自看到自己的进步和获得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对后进生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怀和帮助,反而批评指责过多,必然使这部分学生对数学教师敬而远之,当然就谈不上对数学的兴趣,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数学产生消极厌烦情绪,以致放弃学习数学.因此,必须重视“情感性”原则,教师的言行和态度,指导学生的耐心程度,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坚持正面引导.教师可利用批改作业写批语的时机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注意不断给后进生以鼓励和支持,对他们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成功的喜悦去重树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没有多少市场,而目前的另一种倾向是在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各种复习辅导资料铺天盖地,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学生们都陷入了没完没了的题海战术中,大多数学生苦不堪言,更无从体验到乐趣.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当前,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是比较活跃的,有传统的教授模式,自学辅导模式,研究、讨论模式,发现模式,EEPO模式等等.各种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不断改进方法,力争做到在教学全过程都使学生感到有兴趣,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另外,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数学发展史和数学故事,介绍一些趣题、名题,介绍一些最新科研成果.如元的值已求得可印成一本200页地书等等都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作业布置也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新知识的主要形式,因此布置作业绝不能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应是一次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科学性的行为.因此,布置作业是非常关键的,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各种形式的作业:1、快餐型作业,就是像快餐店里的套餐一样,把作业设计成ABC三种.A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B套餐的题型则较高一层次;C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不同和自己的需要,选择做哪以套餐的题目.2、跨学科作业,它体现了新课改中的整合精神,就是把几个学科相关的内容,综合在一起布置作业.我们让学生编辑的《班级周报》也成为这种整合的一个阵地,在周报上学生很动脑筋,把数学、外语、语文、美术、书法等学科都整合在一起了.3、学生自编测试型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编试卷交换检测.4、合作型作业,就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布置一些合作性的作业.例如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对话表演,小组为单位制作数学课件等.5、实践性作业,它的宗旨是: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使作业和生活接轨,例如,上学期就有两个代表性实践性作业,一是请同学们设计迎二十周年校庆的花坛;二是《我们是小记者》活动,要求去采访一位数学老师.6、创造性作业,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得好:“优秀的学生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设计的作业应由“重现式”转向“发现式”,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作业布置的改革实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表明学生成绩确有明显提高.组织兴趣小组,进行随堂竞赛,课堂提问设计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数学试题的情感包装等等都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数学是一门理性色彩及浓的学科,知识结构严谨,概念是非分明.如果把数学学习比作一棵成长着的大树,那么.霸气和灵气是它的根;恒心,抢先心,信心算作枝叶;而成绩应为果实了.只有把劲使在根部,施肥,浇水,让根尽量长得粗壮,再配以对枝叶的整修,才会换得枝叶繁茂,硕果累累.

只要坚持数学学习的方法,久而久之就会使我们视野大大开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这就像千万条溪流汇于同一条主渠,最终汇成江河.数学有其丰富的内涵,巧妙的方法,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我们重视这个问题,就一定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天下英雄谁敌手,且看华山论剑时.”只要能最大化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就能让每位学生都获得对自己有用的数学.希望各位造化到都能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境界!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