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物理课堂创新之我见

谢君善  2012-10-31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实践与创新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实践与创新的方法,初步形成实践与创新的能力,是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首要要求。可见,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我们所有物理教师的一项教学使命。

实践与创新,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物理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与学的组织形式。

1. 利用小实验提出问题

在讲完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后,要提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对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已经学习的非常好,为了奖励你们,下面请你们拿出一支削好的铅笔做两个小游戏:

实验一:两只手的食指分别顶住铅笔的两端,感受一下。

实验二:两只手的食指再用点力,再感受一下。

学生露出了很痛的表情,于是我接着说:“你想知道这是什么问题吗”?学生立刻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巧妙地利用小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实验现象产生怀疑,从中产生许多问题,发现问题的重点所在,正确把握主题,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与创新的意义。

2. 猜想与假设是创新之源

小实验为接下来的猜想与假设提供了线索,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与假设在实践与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是科学结论的先导,为收集信息、分析和解释信息提供了一个大框架,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了一定的预见性思考,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而猜想与假设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创新的过程

为了能让学生合理的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将探究过程进行下去,我提出了这样的讨论问题:①本次实验应采取什么实验方法?②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压力作用效果不同?③如何进行实验?小组进行讨论,几分钟后学生基本上能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提高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研究物理及其相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学生增强综合决策的意识和能力,将设计上升到决策的层面,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体现。 4.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学生根据制定的计划和设计的实验正确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抓住主要矛盾,及时对各组实验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以便于学生更有效地将实验进行下去,能根据实验要求和设计数据记录表。提示学生记录实验有效数据,能区分无效与有效数据。

5. 分析与论证

探究的结论是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所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实验数据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记录,并不等于探究结果,如果探究仅停留在此阶段,不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将不能形成任何结论。因此,分析论证在实践与创新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实验现象是这样分析归纳的:当小桌对海绵的压力相等时,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越小,小桌陷入海绵的程度越大;当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相等时,小桌对海绵的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海绵的程度越大。

6. 评估

评估是实践与创新的一个环节,而评估的意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品质。学生在完成某项工作或工作达到某一阶段时,应该进行反思,检查思想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如探究结果是否和日常的经验和现象相冲突?是否和探究者原有的知识相矛盾?探究结果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能自圆其说等。这是责任心的表现,也是实践与创新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强化对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进行评估的意识,对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积极意义。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评估的习惯。

7. 交流与合作

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则限制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实践与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物理课的特点决定了大多数探究活动都需要合作完成。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的交流合作方式,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不仅要重视书面的表达,如报告设计表格、图像等,还要重视口头表达,让学生学会用科学术语清楚表达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学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做出简单的评述。学会在实践与创新活动中认真听取他人的建议,相互取长补短,从实践与创新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