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二十年中国文学中的医患关系审视与伦理建构
邓寒梅 2012-01-09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医患关系逐渐恶化,许多作家敏锐捕捉到这一社会痛点,通过作品揭示了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医患关系的道德缺失: 医患双方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双方关系物化和彼此缺乏理解信任等。要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医患双方应该进行换位思考,相互理解,遵循以人为本、平等尊重的伦理原则,医护人员更要以德为主,德术兼备。
关键词:中国文学;医患关系;道德缺失;伦理建构
医患关系是因健康需求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是由以医者为主体的人群与以患者为主体的人群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①早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医患矛盾就已突显出来。一些国家随即出现了保护病人权益的运动和法案,描述医患关系的世界文学作品也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医患关系逐渐恶化,许多作家也敏锐捕捉到这一社会痛点,并通过作品对此进行了思索与反映,如陆星儿的《精神科医生》,徐世立的《儿科医生》,毕淑敏的《术者》等系列小说,江灏的《夏天的太阳》、六六的《心术》等作品真实描述了疾病对人身心的戕害,再现了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与病患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和伦理关系。
一 目前医患关系中的道德缺失
医患关系是医疗过程中医生和病患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信赖、亲密合作的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却因多种原因变得相互对立、剑拔弩张。医患关系中的道德缺失主要体现为医患双方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双方关系物化和彼此缺乏理解信任。
1.医患双方权利泛化而义务弱化
和谐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医患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由于医生与患者在医学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一些医生往往凭借自己在医疗中的主导地位,忽视病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毕淑敏在《术者》中对医生的这一职业弊病进行了诘问。某医院的外科主任要求手术中的主刀医生把病人套叠的肠子用温盐水热敷半个小时,肠子如果依然是暗淡的颜色,才能进行切除。主任退场后,其中一个医生因要参加一场篮球赛而准备不观察就直接切除肠子。这样做不仅伤害了病人的身体健康,更是对病人权利的剥夺。“大多数医生的那种法权、那种话语权和那种对病人的惯有模式,使病人丧失了对医院的信任,变成了讳疾忌医的鸵鸟” ②。
与此同时,少数病人不遵守就医道德,在发生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后,部分患者或家属采用恐吓、打骂医护人员等过激方式维权。六六的日记体小说《心术》中的脑外科经常上演全武行,“我”的女朋友小蕾因为患者闹事被打得鼻青脸肿,眼角缝了三针,嘴巴肿得像桃子,腿上软组织挫伤,小蕾在上级卫生局通知医院应以大局为重、强调和谐后愤然辞职。“患者道德义务履行的下落,强化了医生对患者的不信任。这样的结果是医患双方诚信关系的流失,造成了患者不得不追求更具外在强制性的法律权利,而医生出于风险逃避,越来越满足限于法律义务的履行”③。
2.医患之间关系物化与情感淡化
第一,医疗目标日趋利益化。改革开放以来,医药卫生行业不可避免地被商业化的经济意识浸染了。陆星儿的长篇小说《精神科医生》、徐世立的长篇小说《儿科医生》 集中刻画了经济利益对医德的倾轧和腐蚀。《精神科医生》中的院长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为此他对病人的病情不管不顾,因为病人呆在精神病院里就能为医院赢利。《儿科医生》中的副院长李大元不懂医术但给医院带来了好的经济效益而当选为院长,淡泊名利、德高望重的儿科主任白人初却落选了。在一切向钱看的利益话语里,一些医疗机构救死扶伤的宗旨已完全让位于经济利益,医学人道主义患上了“失语症”。
第二,诊疗手段高度科技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高新医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但有些医生过分依赖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只凭收集到的病情报告结果而不是依据自己的诊断开处方。这种以机代人的诊断方式,淡化了医患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使得医患关系进一步物化。毕淑敏意识到唯科学主义的膨胀,使医学越来越依赖于层出不穷的冰冷的器械,醉心于攻克各种医学难题而不择手段,而忽略了高科技同时也给生命带来了无法言说的伤痛。她的《血玲珑》集中揭示了生命与医学、人本伦理与科技进步之间的矛盾纠葛。
第三,患者被逐步机器化。当今的医疗界是以医疗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病人进入医院后就被称为某床某号,被视为一架零件出错的生物机器,而医生自己则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员,每个医生只治疗他负责的那部分零件。六六在《心术》中记录了某医院在收治一个脸部受伤的患者后,护士找来三个医生进行缝合,眉毛以上归脑科,以下归眼科,脸颊属于口腔科。毕淑敏《红处方》中的简方宁是一个献身于戒毒事业的好医生,但在人性化地处理医患关系上她却存在着致命的盲区。她对患者庄羽有意无意表现出的冷淡和拒绝,不仅使庄羽重新开始了吸毒,也让自己走进了庄羽设置的陷阱染上了毒瘾并最终自尽。这是医生对病人的冷漠酿成的一剂致命毒药。
3.医患之间信任不足而防范有余
当今社会中医生和患者之间失去了应有的信任。患者认为医生金钱至上、草菅人命,将医生定义为“红包加工机”甚至“有执照的杀人犯”。医生把病人视为毁坏自己职业声誉、威胁自己身家性命的“医闹”,因而彼此都心存戒备,如履薄冰。
首先是患者不信任医生。一些患者或家属在手术前要求进行医疗公证,有的甚至拿着录音机或摄像机来求医。网上曾经流传着一首《病人写给医院的诗》:“他身着白衣的时候我不信/他拿手术刀的时候我不得不信/他翻开账单的时候我睁大眼睛我不信/他让我付钱的时候我口喊冤枉不得不信/这个世界真的很奇怪/你不知相信谁却还是相信了他/你什么都不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你相信他了却不相信自己了。”这首诗生动刻画了患者对医生和医院的信任危机。
更可怕的是医生对病人的防范。医生的任务本是治病救人,但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现在他们的首要任务变为努力保存证据:“我们花大量时间不是在研究如何提高医学技术上,而是撰写病例上,每一份病例放在你面前你都要考虑它未来如果作为呈堂证供,会不会给你带来不利。”④医生对病人的防范还体现在对其定位和诊治上。所有患者都被医生视为潜在的“医闹”:“我们也知道90%以上的患者都是善良的通情达理的,但我们判断不出谁是会制造事端的10%,为保护自己,防患于未来,所有的人统统被假定为闹事患者。”⑤在诊治方面,很多医生表示,过去病人有1%的生还希望,我们就尽100%的努力;现在没有100%的把握我们就不敢轻举妄动。有些医生为避免误诊或漏诊,采取小病“大检查”,或不认定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等。这样又增加了患者的医疗开支,使原本紧张的医患双方始终在信任缺失的状态里痛苦循环。作家晋橹的长篇小说《医闹》反映了“医闹”的种种现象,揭示了我国当前的医患信任危机。
二 构建和谐医患伦理关系的有效途径
医患伦理关系是医患关系最基本、最普遍的内涵,是一种双向关系,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在医疗实践中开诚布公、共同努力。
1.换位思考,相互理解
医患交往中医者的道德规范至关重要。医护人员首先应站在患者的角度,来感受病患者在肉体、精神以及物质上的痛苦和艰难。六六《心术》中的顾晓梅医生之前对患者不够热情,被大家称为“孤美人”,病人对她的投诉最多。在患了甲状腺癌后,她经历了从医生到病人的角色转换,因而对患者的境遇和医生职业乃至生命的意义都有了截然不同的理解:“你不到绝处逢生,你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在我健康的时候,我体会不到健康的价值,也体会不到病人的痛苦。”“选择医生职业,是我一生比选择丈夫还英明的决定。”⑥毕淑敏在科幻小说《教授的戒指》中让医学泰斗陶教授拥有了一枚神奇的戒指。医生戴上这枚戒指,就可以真切体验到病人真实的病痛感受,从而做到药到病除。医生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才能给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还其健康和应有的尊重。 与此同时,患者必须遵循就医道德,理解、信任和尊重医护人员。徐萌的《医者仁心》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医生职业生活的医疗剧,该剧以医生的视角切入,正面直击卫生医疗行业的生存状态及困境。《心术》以上海某知名医院脑外科医生郑艾平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三个年轻人都想做好医生,但病人的不信任、医闹的胡搅蛮缠、医疗纠纷的败诉等残酷现实不断冲击着他们的生活和理想:“我”的女友因遭到患者殴打而“我”不能保护她与“我”分手;大师兄很讨患者喜欢,但自己的孩子却因为肾衰竭每天徘徊在死亡边缘;二师兄精心手术的一个重症病人成功下了手术台,却最终未度过危险期。对于身处生存需要和恪守医德两难境地的医护人员,我们只能要求他们弱化经济利益而强化人文关怀。
其次,公众也应该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尤其是掌握话语权的新闻媒体必须客观公正地报道医患纠纷。一些不良媒体在收视率的驱动下,肆意扭曲或夸大事实,长此以往,不仅会打击绝大多数好医院和好医生的积极性,更为严重的会使不明真相的公众丧失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因为绝大多数医生就如同毕淑敏所写的那样:“医生好像也不需要人们的理解,经历的生生死死太多,有些话就不必说了。因为淤积的苦痛太多,医生便冷漠。因为对死亡无能为力,医生便凄凉。因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医生便悲壮。因为经年累月地用处方同疾病交谈,医生有时就恍恍惚惚地觉得自己也成了人世间的一张处方……那雪白的笺纸上写着‘爱人’。”⑦
2.以人为本,平等尊重
理想的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医生对患者绝对负责、患者对医生绝对信任的基石之上的,我国传统医德历来强调“医乃仁术”,行医应当以人为本。六六说:“这世界有三样东西对人类是最重要的,FAITH(信)、HOPE(望)、LOVE(爱)。我认为,我能看到的对这三个字最好的诠释,就是医院。”⑧医护人员要保持对生命的敬畏感,要把病人当做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可以随意处置的物品。毕淑敏的《拯救乳房》中,隽永生物公司老总吕克闸为乳腺癌治疗小组免费提供了鸢尾素,目的是想凭借与程远青组长的私人交情劝说这个特殊的群体为鸢尾素作广告,将其由食品升级为药品。出于对广大患者负责和对药品市场的维护,程组长和她的小组成员严正拒绝了这个商业阴谋。作者借此事件表现了作为医生的良知,对病人作为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尊重。
患者不能以偏概全地因个别医生医德医术不好而否定、责难全体医护人员。六六在上海数家知名医院体验了半年时间后说:“99.99%的医生,骨子里都是善良、正直、负责、优秀的。他们有自己的良心系统行事,但肯定不是你们的标准。”⑨她曾在手术室里看见一位医生为一个家境贫困的患者一针一针缝脑膜,这是一门费时费力、几近失传的手艺,大多数医生都使用人工脑膜,但这位医生用自己的时间和手艺替患者省了800多元。江灏的《夏天的太阳》是中国文坛第一部以医患关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其中洋溢着强烈的终级关怀理念和浓浓的平民情怀。
3.以德为主,德术兼备
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为医者,首当仁慈尽责,名医无他,精于医术,诚于医德而已。”⑩也就是说,医护工作者要同时具备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六六将《心术》释题为“仁心仁术”,认为医患之间彼此的信任、医生的仁心加仁术,才有可能改变对立紧张的医患关系现状。
医护人员首先要力求掌握精湛的医术,即“仁术”。“医乃仁术”作为一条古训,强调了医学本身的人文关怀,也张扬了医患关系的人本属性。医术精湛是衡量医德水平的重要尺度,医者应做到“无一病不穷究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只有具备了治病救人的真才实学,才能救人于危难,实现救死扶伤的目标。但医德比医术更重要。有技术没道德,永远不是合格医生。因此“仁心”对医护人员来说更重要。“仁心”包括爱心、责任心。医生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没人能够一天到晚与自己深恶痛绝的事情和平相处。在《心术》中,郑艾平医生对令常人恐惧、恶心的肿瘤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在我看到生平第一个活生生的肿瘤的时候,我竟然爱上它了!它太美了!鹅黄色的肿瘤外表包着透明的水膜,轻轻一戳,晶莹如露珠一样的水滴汩汩而出……而肿瘤,就是这样美丽的东西,让你目眩神迷。”B11这种赞美源于医生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痴迷,也预示着他对于病人的关爱和尊重。
医学人道主义还需要责任作为支点,仁爱的医生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心术》中的脑外科主任教导其他医生:“医生和法官和警察一样,从穿上制服那天起,你就不代表你自己。你是拯救的化身。你不能以自己的好恶选择病人,你不能以个人的得失衡量生命。”B12毕淑敏对于病人满怀着爱心与责任心:“我会始终如一地以目光温和地注视着我的病人,我会全神贯注地倾听他或她生理和心理上的痛楚。我会运用我所有的智慧和经验,帮助他们与病魔和死亡抗争。我会在生命无可挽回地逝去的时刻,守候在他们的身边。”B13她希望所有医生都能如此,《最后一支西地兰》中的医生焦如海在“文革”时期遭受了许多非人待遇,但为了抢救为医学试验作出“贡献“的小狗阿随,他献出了能够在心脏病发作时自救用的最后一支西地兰,后死于心脏病突发。《鲜花手术》中的医生黄莺儿为了抢救病危的5岁男孩,忍受一天三次的插胃管和肠管的“刑罚”,将自己新鲜的胃肠液和营养物质混合注入患者体内,终于救回了一条小生命。德术兼备才有可能使医生到达从医者的最高境界,即治病救人—人文关怀—病人的精神支柱。
为改善日趋恶化的医患关系,许多作家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自己的使命。徐世立站在患者家属的角度,描述了儿科的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尊重,特别是对弱小生命的关爱。毕淑敏以医生的身份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寄予了厚望。六六在亲身体验了医生和患者的酸甜苦辣后,站在医生的角度再现了当代中国的医患关系,但她没有片面强调医生生存的不容易,而是表达了对医生和所有人的理解,并希望通过她的努力在医生和患者之间架一座桥,让两者从相互怀疑敌对转为理解信任。因为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上理解医生、关爱患者,通过医患双方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重建医患关系的伦理道德,才能改变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找回医患世界久违的人道主义温情。
注释:
①Karen G .Bioethics:《A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Trustee,1993年第12期。
②毕淑敏:《拯救乳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③方燕君:《医患诚信问题探讨》,《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第7期。
④⑤⑥⑧⑨B11B12六六:《心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6 页,第67 页,第227 页,第28 页,第59 页,第15 页,第95 页。
⑦毕淑敏:《医生提笔》,《倾诉》,群众出版社1996年版,第65页。
⑩孙思邈:《大医精诚论》,《备急千金要方》第1卷,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B13毕淑敏:《千年一愿》,《农业发展与金融》200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