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6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陈学銮 田丽红 2012-10-13
: 【摘要】 通过对362例小儿心脏直视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提示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充分引流,密切观察,有效的镇痛能使患儿早期拔管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术后引流管的成功护理是患儿早日康复重要保证。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引流管;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剥离面大,软组织损伤多,术中进行肝素化,手术时间长,造成胸腔心包内渗血、渗液,故手术后需放置心包和(或)胸腔引流管。引流管的护理对排出积液、积气,重建胸膜腔负压,预防纵隔移位,缩小或消灭胸膜残腔,防止造成心包填塞引起心跳骤停等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很重要。
1 临床资料
2001年5月—2007年12月,我院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住院患儿共362例,其中男229例,女133例,年龄2个月~12岁。其中室间隔缺损262例,房间隔缺损34例,法洛四联症52例,完全性房室通道3例,部分性房室通道3例,肺动脉狭窄3例,肺动脉闭锁2例,右室流出道梗阻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大血管错位1例。本组并发症:大出血4例,乳糜胸3例。358例手术后48~72 h顺利拔管,3例于手术后18天内拔除引流管。1例死亡,死于术后各脏器衰竭。361例术后恢复良好。
2 护 理
小儿心脏直视手术后放置心包和(或)胸腔引流管接四腔引流瓶;胸膜有损伤的患儿放置心包和胸腔引流管时,中间接Y型接头接四腔引流瓶。引流瓶接低负压吸引器持续吸引。
2.1 保持引流管通畅 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接患儿时在未打开夹管钳前,应仔细检查低负压吸引器、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引流瓶有无破损,各衔接处是否密封,瓶盖不可随意松动,以免漏气。引流靠重力,引流管总长100~110 cm,太短则引流重量不足及影响患儿活动,过长易扭曲增大死腔影响通气,水封瓶平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水平60 cm[1]。避免引流液倒流而造成逆行感染[2]。手术后经常挤压引流管,特别是术后5~6 h内,每15~30 min挤压一次,应用止血药物后特别注意挤压引流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造成心包填塞[3]。挤压方法,用两把无齿止血钳,距插管处10~15 cm挤压,太近易牵拉引流管引起疼痛,太远则影响挤压效果,挤压时两钳前后并排相接,交替松开,顺延向下挤压,由于负压作用,胸腔内积液可自引流管中排出,反复操作。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线荷包缝合缠绕数圈打结固定,用纱布包盖严密。低负压吸引器持续吸引,压力为4~8 cmH2O,压力过小达不到引流目的,压力过大易引起肺不张。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加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引起气胸,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遇到特殊情况时,如患儿发生活动性内出血,应不停地挤压引流管。若引流量偏多且有凝血块,以后突然减少或引流不畅,经挤压引流管无效且伴有生命体征变化,首先考虑心包填塞的发生。本组患儿无一例因堵管发生心包填塞。
2.2 体位引流 本组均采取全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麻醉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引流和呼吸。术后1日协助患儿坐起背部垫一层浴巾,前胸置一软枕,轻拍背部,坐起活动,有利于引流,预防术后并发症,早期拔管,减轻痛苦。引流瓶要低于身体出口60~100 cm,并且不能倾斜歪倒,要妥善固定于床旁,搬动时用双钳夹管,以免气体进入胸腔引起气胸。每日更换引流瓶,做好标记,术后24 h内每小时记录引流量,每日记录24 h引流量。
2.3 咳嗽有利于引流、排痰 对于较大患儿鼓励其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以尽早排出肺内痰液,同时有利于胸腔内积气积液的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膨胀,防止肺不张。手术和胸腔置管均可使肋间肌和膈肌运动受限,使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减弱,肺泡和支气管内易积聚分泌物,并逐渐变黏稠不易被咳出[4]。小婴儿不会咳嗽及因疼痛不愿咳嗽的患儿,采用诱导咳嗽排痰法,护士一手保护切口,另一手的示指或中指按压胸骨上窝处,以引起咳嗽反射有利于痰液排出[5],以防肺不张影响心功能。咳嗽时胸腔内负压增大,有利于胸腔内积液和积气的排出。手术和置管可使肋间肌和膈肌运动受限,呼吸功能受到影响,使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减弱,肺泡和支气管内易积聚分泌物,并且逐渐变黏稠,不易咳出,我们在使用呼吸机期间定时向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拔除气管插管后,定时雾化吸入,拍背,协助排痰或吸痰。护士要定时听诊肺部情况,如痰鸣音明显,立即予以拍背,刺激患儿咳嗽排痰,直到双肺呼吸音清晰。
2.4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正常情况下,心脏手术后 2~3 h内引流量较多。3 h后,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由鲜红色变为淡红色,呈浆液性。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性质黏稠,易凝血,小儿大于4 ml/Kg·h-1,无减少趋势,则为胸腔内活动出血[6],需再次开胸止血。出血较多时护士应持续挤压引流管,以免发生堵管现象。其主要原因:婴幼儿凝血机制不完善,手术中肝素的应用;手术创面大,渗血多,青紫型患儿侧支循环丰富;体外循环后继发凝血功能紊乱,术中局部止血不彻底,均可造成严重渗血。本组4例大出血患儿,1例患儿8岁、16 kg,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回到监护室,2 h出血230 ml,引流管内的血液是温热的,患儿烦燥,心率160~170次/min,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立即输血,补充血容量,挤压引流管,静脉用止血剂无效。进手术室二次开胸止血,术后患儿病情稳定。其余3例患儿均及时有效的挤压,遵医嘱应用止血剂、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血压,始终保持引流管通畅,术后病情稳定。 2.5 乳糜胸的护理 乳糜胸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但由于心脏手术技巧的不断进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年龄越来越小,因此增加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的机会[7]。原因是胸导管或其某一重要分支破裂所致,乳糜液溢漏积聚于胸膜腔而形成。从损伤到临床上出现明显的乳糜胸约有2~10天的潜伏期[8],最晚有术后2个月发生乳糜胸,本组3例乳糜胸均发生于术后3~7日,1例患儿于拔除心包引流管后4日出现呼吸困难、食欲不振,X线片示胸腔积液,于腋后线第8肋间放置引流管一根接胸腔引流瓶行胸腔闭式引流,引流管中有淡黄色乳糜样液体排出,第1个24 h引流出220 ml淡黄色乳糜样液体,第2个24 h引流出150 ml淡黄色乳糜样液体,48 h后引流量逐渐减少。同时予输血浆,告知家长给患儿饮用低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术后18日内拔除引流管。术后复查1~3年无乳糜胸再次发生。
2.6 疼痛的护理 小儿心脏直视手术后切口疼痛、引流管随呼吸刺激胸膜引起疼痛,疼痛使心率加快,患儿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增加氧耗量,影响心功能的恢复,所以术后镇痛非常必要。本组患儿均采用自控镇痛泵止痛,止痛药物选择吗啡、芬太尼、甲氧氯普胺等加入生理盐水稀释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患儿术后恢复良好。
2.7 拔管的护理 手术后48~72 h,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肺膨胀良好,引流管中无气体排出,引流液逐渐转为淡红色或黄色液体,引流量在50 ml/24 h以下,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X片示肺复张良好无漏气,患儿无呼吸困难,即可拔除引流管[1]。拔管时要快速,拔管时用无菌纱布按压插管处伤口并拉紧线打结,以防气体进入胸腔引起气胸,拔管后要立即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患儿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漏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保持引流口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引流口有无分泌物或红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 讨 论
心脏直视手术由于创面大、渗血多,若引流不畅可导致心包填塞危及患儿的生命。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充分引流,早期拔管,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组患儿通过引流管的护理,使患儿术后恢复顺利,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林东青.各种导管的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07,1(1):114-115.
[2] 李铁花,谭瑞珠,吴少珠,等.10例胸腔闭式引流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70-3971.
[3] 丁文祥,苏肇伉 .小儿心脏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5-116.
[4] 于绪敏,谭京之.56例成人食道癌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5):585-586.
[5] 黄纯杰,赵双琦,孙淼龙,等.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7):829-830.
[6] 徐宏耀,吴 信.心脏外科监护[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43-144.
[7] 李庆芳.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乳糜胸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283-1284.
[8] 黄孝迈.现代胸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0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