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小儿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邵红丽 宫金凤 2011-06-14
【摘要】 目的 在124例小儿全麻手术中, 观察应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术后苏醒时间的长短。方法 先给予氯胺酮5mg/kg体重肌注, 然后以异丙酚0.1mg/k g·min 持续静注, 并视术中情况给予氯胺酮1mg/kg 静注。结果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全麻, 用药后对循环呼吸系统影响轻微, 术后苏醒时间较短且苏醒完全。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和异丙酚复合应用, 可互相取长补短, 减少麻醉用量, 且术后苏醒时间短, 对小儿头面部手术尤为有利。
【关键词】 氯胺酮 异丙酚 小儿
我院自2003年1月-2009年12月, 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于小儿全麻手术中, 麻醉效果满意, 术中较平稳,对呼吸循环抑制轻, 且术后苏醒时间较短。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124例3-8岁患儿, ASAⅠ级、体重19-37kg, 骨科26例、泌尿科28例、普外科40例、五官科16例、口腔科6例、眼科8例。术前常规禁食6h, 禁饮4h。
1.2方法术前30min给予鲁米那0.002mg/kg, 阿托品0.02mg/kg肌注。先给予氯胺酮5mg/kg肌注, 后以异丙酚每分钟0.1mg/kg的持续静脉注射。术中视小儿反应每次给予氯胺酮1mg/kg静注。其中五官科、口腔科、眼科30例手术。
氯胺酮5mg/kg肌注后, 给予异丙酚1.5mg/kg,琥珀胆碱115mg/kg, 芬太尼0.005mg/kg诱导插管, 再给予异丙酚每分钟0.1mg/kg持续静注, 并以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中可视情况每次给予氯胺酮1-2mg/kg静注, 全部手术均于手术结束后停止异丙酚持续静注。使用维库溴铵病例, 必要时拮抗残余肌松, 于小儿吞咽, 咳嗽反射恢复, 自主呼吸正常后拔管。术中术毕、拔管时监测心率、血压、SPO2, 并记录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
2结果
2.1所有手术患儿麻醉效果满意, 术中无意识、无呻吟、无肢体扭动、术后无痛苦记忆。94例手术患儿术中血压、心率、SPO2变化轻微(P> 0.05) , 30例插管病例异丙酚诱导后与术前相比血压心率下降较多(P< 0.05) (收缩压13.7±1.1kPa,舒张压9.0±0.8kPa, 平均动脉压11.1±1.1kPa, 心率90±9次/min) , 把心率<70次/min, 血压下降幅度> 25% , SPO2<93% 作为有临床意义的标准。
2.2术后清醒有应答反应时间13.38±4.23min (P<0.01),插管病例拔管时间7.21±1.33min, 清醒时间20.14±3.8min (P<0.05), 与既往氯胺酮基础麻醉时间35.49±8.22min相比明显缩短。 3讨论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静脉全麻药, 具有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无蓄积, 明显抑制咽喉反射, 术后苏醒迅速且完全。但其仅有轻度镇痛作用, 且对循环呼吸抑制较明显。而小剂量氯胺酮可具有明显镇痛, 循环兴奋作用。与异丙酚合用, 可加强催眠作用, 充分发挥异丙酚优点, 弥补其缺点, 减少异丙酚用量。再加上应用微泵持续静注异丙酚, 我们发现患儿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1]。30例插管病例应用异丙酚诱导时血压、心率变化较明显, 但也在可接受范围内。我们也发现124例患儿SPO2变化均不大, 可能与我们充分供氧有关系。另外应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 虽苏醒时间比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长, 但比单纯应用氯胺酮基础麻醉有明显缩短(P< 0.05) [2], 且术后苏醒质量明显提高。因异丙酚能有效地减轻和逆转氯胺酮苏醒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故苏醒过程平稳、无烦躁, 这一点对小儿头面部手术尤为有利。总之, 我们觉得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可互相取长补短, 发挥协同作用, 不失为小儿全麻方法中一种较好的选择。
参 考 文 献
[1]郑吉健,靳风玲,金清尘.阈下剂量氯胺酮对异丙酚静脉复合诱导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 1998, 14 (2)∶125.
[2]鲁惠顺.氯胺酮并用异丙酚对小儿麻醉苏醒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 1998, 14 (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