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及其对护理教育的启示

徐锦江 周晓平  2012-04-30

【摘要】培养学生的关怀意识、关怀能力已成为护理教育改革方向之一。本文介绍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护理关怀的内涵,借鉴这些理论提出我国的护理教育应该在护理课程中融入关怀思想、建构关怀教育模式、增强教师的关怀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关怀教育;护理教育

关怀(Caring)又被称为关心、关爱、关怀照护等。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人们渴望关心,呼唤建立关心型的社会。护理关怀是护理的核心能力之一,美国护理学院协会对护理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中提出了关怀及其相关的关怀价值观、关怀态度、关怀行为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1]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是以关怀伦理学为基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关系以及相互关怀的一种伦理理论。[2]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孩子,教育所有孩子不仅学会竞争,更要学会关心。[3]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思想正是当今教育改革所急需的,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关怀意识、关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1诺丁斯的关怀教育思想

内尔·诺丁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学家的杰出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她继承了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接受了马丁·布伯的“我与你”,而非“我与它”的哲学思想,以教育哲学研究女性主义伦理学,并运用到教学领域中,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1.1诺丁斯对关怀涵义的解释:米尔顿·梅尔奥夫在对关怀的讨论中写道:关怀就是帮助他人成长,帮助他人实现自我。[4]他认为关怀的主体是关怀者,通过助他、满足他人需要实施关爱。诺丁斯认为关怀的两种基本含义是[5]:其一,关怀与责任感相似,如果一个人操心某事或感到自己应该为之做点什么,他就是在关怀这件事;其二,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期望或关注,他就是在关怀这个人。诺丁斯的关怀倡导每个人要关注他人的需要,并作出反应,要培养关怀意识,才能付出行动。

1.2诺丁斯视关怀为一种关系行为:诺丁斯的关怀是一种关系行为,是关怀者把握他人的现实性、尽可能的满足他人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的、并得到被关怀者响应的一种行为。[6]关怀者与被关怀者形成了关怀关系,A关怀B即A的意识特征是关注与动机移植,而且A做出与之相符的行为,而且B承认A关怀B。[7]正如马丁·布伯[8]认为的“关怀是相互的,在我-你关系中,此人不再是他或她,不只是他们或她们的一个样本,不只是世界的时空网格中的一个结点,也不是一个可以预期并准确描述的物体,或者可以明确说出的若干素质的拼凑物。他是独特的、连续的,他是充满苍穹的那个你。若忽视关怀、关爱他人,就生活在我-它关系中。”

1.3诺丁斯的关怀过程是从自然关怀到伦理关怀:所谓“自然关怀”是指或多或少由深情或内心愿望自发产生的那种关怀。[9]自然关怀是人的本能,是人自觉地、发自内心的愿望,进而付出行动。但是,自然关怀能力不是天生的,也需要精心培养,才能将关怀愿望变为关怀行为。“伦理关怀”是进行伦理与逻辑的慎思,近似于康德道德取向的义务式的关怀。[10]社会呼唤伦理关怀,需要人们思考“当某人需要关怀时,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伦理关怀的理性是培养、锻炼自然关怀的方法,最终发展为自觉的、发自内心的热衷于关怀。

2护理关怀的涵义

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11]护理服务的对象是病人,关系人的生、老、病、死,面临病人的痛苦、呻吟,护士关怀、尊重、满足病人的需要尤为重要,把关怀意识转变为关怀行为,将关怀融入到学习、生活、工作中,尽可能的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精神方面的需求是护理的使命。

2.1护理关怀是一种专业关怀[12]:Leininger是当代第一位研究关怀的护理专家,其理论重申“关怀既是护理,护理既是关怀”[13]的看法,认为关怀与护理是密不可分的。护理关怀与其他职业关怀不同,护理关怀是以促进病人健康为目的,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出发,为病人提供符合个人独特需要的护理关怀[14]。护理关怀是一种专业关怀,将护理关怀融入到临床护理实践中,提供病人生理护理的同时也兼顾病人的心理、社会支持,是病人在关爱中促进健康的恢复或安详的面对死亡。

2.2护理关怀是一种治疗手段及措施:Orem提出自我护理理论中指出,护理关怀是护士帮助病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的治疗性护理措施[15]。其意义帮助病人恢复或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以达到健康的目的。病人由于疾病的原因,某些生理功能出现障碍,影响正常的能力,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悲观、绝望等问题,护理关怀通过帮助病人提高自理能力,发挥人的最大潜能,帮助病人恢复自强的信心,克服战胜疾病。

2.3护理关怀是一种道德法则:Watson[16]认为护理关怀是一种道德法则既义务,以保护和捍卫服务对象的人格及尊严。护理关怀行为或措施,就是对护理对象的一种主观世界及人格的认可和尊重,从而使护理对象的思想及行为向积极的方向转变,同时护士的思想及人格也得以升华。护士接触病人的时间最多,护士有责任和义务关怀、照顾病人,即使被关怀者得到安慰、舒适,疾病的康复,又使关怀者在实施关怀行为过程中得到价值感、愉悦感,得到双赢的效果。

2.4护理关怀是一种护理介入:杜友兰博士认为关怀、关爱是一种人性,是一种伦理的章程,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护理介入。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提供病人心理的慰藉与支持,充分运用情动技巧,以“关护”为出发点,没有关爱,也就没有护理。良好的专业性的关爱,可增进人们希望、快乐,并促进疾病痊愈。[17]护理关怀是护理的主要工作,将关怀与专业的有机结合是医学人文本质最好的诠释。

3护理关怀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

诺丁斯认为关怀是所有成功教育的奠基石,她使当代的学校能够在这方面生机勃勃起来[18]。在护理教育中,把人作为目的,人至上,人高于一切的理念,建立师生的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成全,让关爱的暖流在教育过程中流淌,潜移默化的达到关怀教育效果。

3.1关怀教育在护理课程中的渗透: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19]大力倡导以科学为基础的人文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科学和人文化结合起来,使科学人文主义化,进而使科学“更有意义,更为感动,更为亲切”。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重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关怀意识,让学生在护理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体验关怀,在被关爱、被关注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在实践中关怀亲人、关怀身边的人、关怀动物、植物及环境等。 3.2构建护理关怀教育模式:在护理教育中建构关怀教育模式,设置关怀教育目标,以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为依托,实施关怀教育的外部行动和内心修养相结合的策略,以体验关怀,实践关怀为基础,提高学生关怀能力,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护理人才。在教学内容上,课程设置中注重多元化知识结构的需求,多方面、多渠道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20]创设关怀教育为护理必修课,包括关怀理论课和关怀体验实践课。也要注重关怀的隐性课程的建设,隐性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护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等。[21]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22]每个学生同时具有九种智力,这使得每个学生智力各具特色,体现一定的差异,教育应该考虑学生的差异、个性化,成全学生不同的的发展目标。教学方法要灵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关怀,培养关怀意识,锻炼关怀能力,正是要有相同的情感、相同的经历,才有真正的同情。[23]在教学评价上,建立护理关怀教育自我评价、欣赏评价、他人评价,灵活的、多元的评价形式达到关怀效果。

3.3加强教师的关怀教育思想:社会学习理论[24]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护理教师应该关怀、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怀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流露,教师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生通过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评判,对关怀行为进行模仿,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关怀意识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受到关怀,学校确立“教师第一”的理念,尊重、信任、关爱每一位教师,努力为所有教师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构关怀的氛围是每一位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25]。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The Essentials of Baccalaureate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 Nursing Practice Waschington,DC:1998

[2]肖巍,张娣.医学教育中的“关怀”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5):115-116

[3]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

[4~7,9~10]内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9

[8]马丁·布伯.我与你[M].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1958

[11]刘德培,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3,24(3):5-7

[12]Leininger M.Care the essence of nursing and health[M].NJ:Charles B Slack,1984:12

[13]Leininger M.Care the essence of nursing:Cultural care persity and universality[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1984,1(4):175-181

[14]Leininger M. Leininger’s theory of nursing:Cultural care persity and universality[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1988,1(4):175-181

[15]邹恂.护理程序入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10

[16]Waston J.Caring knowledge and informed moral passion[J].Advanced Nursing Science,1990,13(1):15-24

[17]杜友兰.护理理论与实务的应用[M].台北:华杏出版机构出版,2002:5-6

[18]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0

[19]黄丽英.医学生医疗人文关怀教育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5.5(18):58-59

[20]朱世娜,王丽杰,刘英利.医学人文课程教学评价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78-79

[21]屠大华.现代教育理证[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90-191

[22]Linda Campleel.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7

[23、25]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24]黄冰,许乐.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7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