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观察
陈华珠 赵黎萍 2012-03-01
【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应用阿立哌唑(奥派)治疗精神分裂症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的变化。方法:采用对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入选住院患者104例,将其中52例服用阿立哌唑片(奥派)与52例服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病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观察,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0sIE”进行评定。结果:阿立哌唑片(奥派)治疗组在治疗的第2周,第4周,第8周评定显示,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且通过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0sIE”显示出在接触、主动性、个人生活及情绪方面改善优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结论:阿立哌唑(奥派)片治疗精神分裂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临床护理的工作量及难度。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临床观察护理
阿立哌唑是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应用精神科临床以来,它稳定的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为探讨阿立哌唑的安全性,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给临床护理带来的变化,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组对象系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新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一3)的诊断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人组时,医师测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排除脑器质疾病,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根据医生医嘱分阿立哌唑治疗组和经典抗精神药物治疗组。其中阿立哌唑组52人,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龄(38. 4±6.35)岁,平均病程(8.3±3.1)年。阿立哌唑治疗量15~30mg/天,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治疗组52人,男31人,女21人,平均(36.38±6.64)年,平均病程(8.8±6.06)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副反应等情况适当加服安坦、心得安和苯二氮革类药物拮抗。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SIE)各由一名主治医师及一名高年资护士分别与患者入院治疗2周末、4周末、8周未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观察评定,NOSIE取其平均值作为评分。
2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结果:阿立哌唑治疗52例患者在8周的观察中,不良反应依次为:焦虑11例、头晕头痛9例、失眠6例、静坐不能8例、肌强直6例、乏力5例、便秘5例、心动过速4例、食欲减退4例、嗜睡4例、视物模糊2例。多数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微,基本上能耐受,经过解释疏导或调整阿立哌唑剂量,或给予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氯丙嗪组:心动过速18例,血压下降及头晕各13例,嗜睡16例,肌张力增高、静坐不能及震颤各13例、口干便秘10例、视力模糊5例。以上两组间副反应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护理量表评定结果:阿立哌唑治疗组在用药的第4周就显示出在接触(如不耐烦、问而不答)、主动性(如不督促就一直站着,提醒后才做事)谈论个人爱好和个人生活(忘记事情,难以完成简单任务)等项目较第2周有明显改善,而且较同期氯丙嗪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在用药治疗的第8周观察分析显示,社会能力(忘记阴性、阳性症状及抑郁事情,问而不答,提醒后才做应做的事情,不太遵守医院规则,难以完成简单任务)、社会兴趣(对周围活动无兴趣、与人攀谈,谈论个人爱好)、个人整洁(衣着保持整洁、自身整洁、肮脏)、激惹(不耐烦、容易生气、不如意便心烦、拒绝做日常事务、易激惹发牢骚、容易冒火)、精神病表现(听到不存在声音)、迟缓(不督促就一直站着、如不引导活动便睡觉、行动缓慢)及抑郁(哭泣、自觉一无是处)7项因子中大部分评分阿立哌唑治疗组较治疗第2周时有显著改善,与同期氯丙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两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氯丙嗪为酚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之一[1]。体位性低血压和锥外系副反应是服用酚噻嗪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为控制症状,医生往往采用较大剂量,以产生药物副反应为剂量饱和指征。但由此带来了较多的护理问题,如过度镇静引起的嗜睡、厌食、位性低血压跌倒,严重锥外系副反应,如静坐不能肌强直、吞咽困难等,尤其是年老体弱、饮食不佳、治疗初期骤增药量的患者可能导致更严重后果[2],都给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老年和儿童患者常因药源性因素产突发事故,使临床护理防不胜防,增加很多工作压力及工作量。
阿立帕唑是一种喹啉类衍生物,是新一代抗精神病药,能部分激动多巴胺(D2)和5一羟色胺1A(5一HT)受体的活性,为多巴胺(DA)一5一羟色胺(5一HT)系统稳定剂(DSSs),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3]。绝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较为轻微,基本上均能耐受,多数患者经过解释疏导或调整阿立哌唑剂量,或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或消失[4]。
在本研究中阿立帕唑治疗组和氯丙嗪治疗组副反应比较中,阿立帕唑的副反应发生概率较低,较氯丙嗪严重程度轻,而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几乎没有。同时本研究从护理量表相比较显示,阿立帕唑治疗组患者无论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还是与人接触、认知及情绪反应等方面均显著好于氯丙嗪治疗组,且多在治疗早期就有所体现。在众多的研究中已阐明阿立帕唑和氯丙嗪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无显著差异性,临床上应用阿立帕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医疗风险,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的工作压力及难度,患者在服药、进食、康复治疗活动中,无需护士反复照顾,从而相应减轻了临床护理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沈渔村.精神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49
[2]沈渔村.精神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749
[3]吴仁容,李乐华.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3):177-179
[4]黄英民.阿立哌唑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药物与临床,200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