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雁 2013-01-26
摘要: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易发人群为中老年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是现在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文章的研究目的是调查抗血小板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提高医院医务人员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保障人民有一个健康良好的体魄,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具体的研究方法是收集临床医学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例,调查其使用率,并对不能使用抗血小板药的原因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应因病制宜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有些病例则不能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结论是抗血小板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中意义重大,合理地使用药物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还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 根据卫生部《1996~2010年社区人群防治规划》中关于脑血管病的病情通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生的脑血管病患者大约是150万,死亡人数是100万,存活的患者是600万,每年因脑血管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医疗费用高达100亿元以上,而脑血管病的易发群体为中老年,而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老年人口占全世界老年人的1/5,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以上。1面对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增长的趋势,该病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严重的疾病之一,必须引起社会和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有关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医院医务人员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认识及治疗水平,保障人民有有一个健康良好的体魄,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论文所采用的临床案例均为临床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病例要求。2收集168例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年龄在56~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岁。案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治疗后呈现的临床医疗效果和临床数据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支撑数据。本课题的研究案例均排除了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1.2方法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数据分析法,通过对1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采用观察、询问、记录等方式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使用的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与缓释双嘧达莫等。 再次使用文献研究法,目前可利用的文献,主要是印刷型文献和网络文献,印刷型文献主要指纸质文献,如专著、报纸、杂志,对于网络文献主要是利用CNKI数字图书馆全文数据库。 还有案例分析法,通过对1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试验,总结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呈现的不用医疗效果,从而得出本文的最终研究数据。 2结果 1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案例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全部病情好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发现抗血小板药物呈现出不同的临床治疗效果,如有明显禁忌证得患者不适于使用此类药物;不用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对于抗血小板药物的不用临床治疗效果。这样的研究结果表明,抗血小板药物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目前医学上治疗ICVD的最好方法,任何病例除特殊禁忌的都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3讨论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在脑缺血基础研究领域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尤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法上取得了很高的研究结果和医学价值。 3.1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点 缺血性脑血管病,英文名ICVD,它的主要发病形式是动脉血栓形成,即平时人们常说的脑血栓。3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血小板活化是动脉血栓的诱发和起始因子,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发病的主要原因。4 动脉血栓形成一般会经历三个时段: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凝血机制活化。而抗血小板药物的主要作用就是阻止血小板活化、粘附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达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目的。5
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必将取得更大的进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针对性治疗和一般性治疗都是不容忽视的,需要引起我们的更大重视和更加深入地研究,在治疗此病的医学道路上,所有医学医务人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