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两种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应用效果

佚名  2013-01-26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64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在麻醉中,治疗组注入0.5%罗哌卡因20 ml联合异丙酚20 ml;对照组注入0.75%罗哌卡因20 ml联合异丙酚20 ml。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麻醉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循环、呼吸系统干扰小,阻滞时间长,药物不良反应少,易于术中管理,因此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异丙酚麻醉是肛肠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选择。

关键词:罗哌卡因;异丙酚;肛肠手术;麻醉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低,目前普遍应用于硬膜外阻滞。当前肛肠手术中骶管腔内血管丛丰富,单次骶管阻滞时局部麻醉药浓度常比低位硬膜外麻醉略低。0.5%、0.75%、1%罗哌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均有报道[1]。如何选择最低运动阻滞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骶管阻滞,且能够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值得关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采用两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行骶管阻滞用于肛肠手术,并对比观察其有效性和可行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择期行骶管阻滞的肛肠手术患者64例,性别不限,年龄18~72岁,平均(43.6±13.5)岁,体重50~95 kg,ASA Ⅰ~Ⅱ级。其中混合痔32例,肛瘘20例,肛裂8例,直肠下段息肉4例。身体一般情况较好,术前呼吸、循环、肝肾、神经系统均无明显异常。排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以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常规开放静脉,吸氧,监测HR、SpO2,两组均选择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骶置管3.0 cm。通过骶尾韧带时有落空感,表明已进入骶管腔内。回吸无血及脑脊液,推药阻力不大时,治疗组注入0.5%罗哌卡因加异丙酚混合液20 ml,对照组注入0.75%罗哌卡因加异丙酚混合液20 ml。注射完毕患者取仰卧位,术中均未用辅助药,注药后20 min时观察各组麻醉效果评价情况与阻滞时间,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优: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安静;良: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差: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2]。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见表1。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90.6%,治疗组麻醉优良率为93.8%。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例) 2.2 阻滞时间:麻醉阻滞时间为肛门括约肌完全松弛时间开始至疼痛开始恢复。治疗组的麻醉阻滞时间为(5.2±0.9)h,对照组的麻醉阻滞时间为(2.3±0.6)h,治疗组的麻醉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恶心、呕吐3例,对照组恶心、呕吐4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