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清运在中国的建筑实践
刘可南 2011-06-17
论文摘要:马清运和他的建筑工怍室马达斯班在中国的建筑实践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建筑界的重视,通过比较马清运和REM KCK)LHAAS在建筑设计和理论上的异同,对马清运在中国的建筑实践怍出了评价。
论文关键词:实验性建筑师,马达斯班,REM KOOLHAAS
在马达的员工心中,这世界上的大师只有一个半,一个是马清运,半个是REMKOOLHAAS。
在当代中国实验性建筑师的队伍里面(注:实验性建筑师指参加主题为“土木”的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的一班中国青年建筑师们),马清运的立场无疑是十分独特的。对当代实验建筑师们的观点和作品加以分析,能清楚地看到在研究的出发点上主要分为三类:一类试图以空间和建造作为建筑的基础概念,建立建筑学科初步的自足性,“建构”现在在各大建筑媒体上频繁出现的词汇,精辟地概括了理论观点。南大建筑是代表。张永和在建构方面也有很多类似的言论,同样,他也强调“设计实践的起点是建造”,强调关注材料本身的性能。但其文人情结却让他一直回避提及这个词。
还有一类走的是个性化、本土化的创作路线比如王澍,他在各个场合,不断强调自己就是想造房子,想找一些和时代无关的和fashion无关的“永恒的东西”。王澍的创作有两个特点:1)完全和市场脱离开,在参加土木展的建筑师中,他是少有的两个没有公司的建筑师之一(还有一个是南大建筑。艾未未不是建筑师不在讨论范围之内)。2)试图和西方的各种理论保持距离,他从来没有提到过建筑是受哪种西方理论的影响,相反,他一直强调的是建筑天性和中国的文人情结。他想走CarloScarpa的路线.但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才气了。刘家琨也是个低凋的人,没见过他强调过自己的理论,感觉七在这方面和王澍有一点象,但是刘家琨是有两条线的建筑师,明线里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暗线几乎是纯商业的运作。这一点在所有的建筑师里面比较有特点或者说,在他们对待商业主义的态度上,刘家锟选择的是一条折中的路线。
第三类就是马清运了,从他的言论和他的建筑实践中能很清晰地辨别出他的特征,辨别出他和其他建筑师的不同之处。
1)马清运关注城市大于建筑本身,在马清运的概念里面,建筑和城市的关系大于建筑本身的完整性,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也一直是以马达斯班的建筑设计为出发点。在马达斯班的~系列建筑品中这一点都得到了体现,而最近举行的在学术界影响巨大的都市营造:上海艺术双年展中,马达的作品:都市塑景,对上海北外滩提出了大胆的城市发展策略和概念性的城市设计,虽然学术界对其争议不小,但就其基于城市的理论背景和出发点来说也是十分突出的。
2)在设计的过程中,马清运对策略的应用非常重视,而策略是基于统计学的一个概念,偏规划而不是建筑。马清运的建筑形态是在策略的指导下产生的,而不是像其他的一些建筑师的形态是在建筑学范畴下的一些概念产生的,如建构。例如在宁波中心商业广场的方案中,马清运基于城市,首先提出了几个问题:今天的城市是否还需要一个中心?大规模建设以怎样的身份参与都市主义?空问的震撼或时问的断裂对城市意味着什么?如何重新理解巨构?传统的建筑实践如何适应都市化的方向?在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七.,马得出了一系列策略:“中心偏移”策略,“平面进深最小化”策略,“最大化立面”策略,在这一系列的策略指导下,产生了建筑的形态。在对浙江宁波高等教育园区的规划设计中,马达在探讨城市的多样性的角度下,提出了“双面都市”,“最大化的贴面”,“合成校园”,“地价平等”,“弹性景观”等设计策略,进而提出了一套有启发性的都市目标和规划方法。
3)马清运对商业主义的态度和其他的前卫建筑师很不相同。在商业运作上,马达斯班在中国当代前卫建筑师中无疑是最成功的。与王澍对商业主义的拒绝态度不同,与刘家琨中庸的两条线的态度不同,马清运从一开始对商业主义的态度就积极得多。马达斯班也不仅仅是一个前卫的建筑设计机构,还是一个高效的利润制造工厂。其方案进行速度之快,一点不亚于国内的设计机构。
马清运在宾大的时候曾经跟随KOOLHAAS的早期合作人沃尔作了大量城市设计的国际竞赛。1995年,他参与了REM的哈佛设计学院的都市研究规划在1996年进行的珠江三角洲研究结集出版的大跃进里面担任了评论员。在他的言论和创作中,能感受到REM KO0LHAAS的影响通过对REM在亚洲、中国的一些研究工作和其对亚洲、对中国城市化的一些看法,也许能为马清运建筑上的一些观点找到其理论上的基点,为他的一些建筑上的实践活动找到原本的动机。
在当代国外学者中,REM是较早的关心当代中国问题的人之一,在较早出版的突变(mutations)一书中,他已经提出了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兴趣所在,而在这个问题上,其以后的研究工作在大跃进(Thegreatleapforward)里面有详细的阐述。REM非常欣赏正在中国发生的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并对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过程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具体研究。他认为,当代的东方正在经历一条和西方的城市化完全不同的道路。历史上,伴随着现代化的道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产生了不同的城市化的模型,有时候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然产生的。而这情况正出现在亚洲,在中国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对于亚洲城市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REM给予了创造性的肯定解答,对于大块的城市结构和大块的自然地景粗野的结合在一起的城市景观,REM认为他正是代表了新的后城市(posturban)的特征,他将“不是城市的,也不是农田的。他将是建筑和地景的最终冲突的一个舞台”,他表明了“两个概念的终结,建筑和地景建筑。”在珠江三角洲,REM找到了这种新的城市状况的例证,大都会和反祖一般的大面积农田时存在就象是这样的一幅画面:“在鱼塘的边上,一块巨大的牌子上二写着‘100年不变’:在附近耸立着巨大的塔楼的其他的建筑”
同时,REM也很欣赏珠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富有张力的关系。他认为传统的城市都是以获得平衡,和谐及某种程度的同质性为目的的。但珠江三角洲的这种城市关系,是建立在补充的竞争基础上的关系,这关系虽然看起来是粗鲁的,但也是精致的和敏感的。这好象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对一个细节的改动将要求整体的变化,以获得一个新的平衡。城市的活力和多样性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将马清运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和REM的一些言论并置起来,就能从中看到一些相似的地方。
首先是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现状,两人的立场是大致相同的.和大多数建筑师(其中包括一些中国当代的实验建筑师)对中国建筑产业的现状的批判性的态度不同的是,他们都意识到了快速发展的经济对建筑设计过程的决定性的影响,而把之看成和欧洲国家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新的课题加以对待:这是积极的态度:这立场也反映在马清运不强调建造过程,不强调建筑的细部的精美上。也许在因为经济快速发展而决定的快速设计,快速建造,而同时施工人员和工业化水平又相对低下的中国的现状下,片面地强调建筑的精细,本身就是不切合实际的做法。马达斯班的高效率的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也是这立场的另外一个反映。马清运在讲座里面曾经提到,对于建筑师被资本利用的必然命运,一部分建筑师选择了孤傲的对立态度,学校成了,他们最好的一块阵地,另一部分选择了完全的放任自流,而他认为会有第三条路存在的可能性,而愿意去加以探索。
在设计的人手点上,马清运和REM都认为,城市是设计策略的源泉,而建筑师对城市的态度是一种“回应”(reaction)。REM认为,在后现代时期,知识分子已不可能先知先觉并抑制问题的发生,而是对现实的回应……在马达斯班设计的宁波中心商业广场中,从城市的设计出发点和对城市的回应态度也贯穿了设计的整个过程。
在设计的方法上,马清运运用的是和KOOLHAAS类似的图表(diagram)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有效的策略。图表在荷兰建筑师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其作用在于将抽象的数字通过图形的面积、高度等具体的量化,从而易于比较。马清运重视在设计前的研究工作以得出指导设计的策略,而图表法是他在研究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马清运在中国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中带着REM的影子,这是他的求学过程所决定的。是否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在建筑学界欧洲中心论的大背景下,REM KOOLHAAS提出要关注亚洲问题,关注中国的高速城市化问题。不是用欧洲城市化的理论和实践来套用,而是把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和欧洲放在一个平行的地位上,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研究问题。而身为一个欧洲人,鉴于文化背景、语言等,REM在中国行走江湖终有所不便。于是有了中国人,跨文化背景的马清运,基于REM的理论,在中国进行建筑实践,同时丰富和创造自己的理论。简单一点说,是否能说,马清运在中国的建筑实践,是REM KOOLHAAS关于中国的“快速”城市理论的延续和应用?
而这正是关注马清运的建筑活动的原因。换句话说,这是马清运和其他的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根本区别之处。马关注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建筑和城市的互动关系问题,以及马达斯班在中国的建筑创作大环境中积极地面对商业主义的建筑实践。比起研究梁柱的交接关系,研究开窗开门的方法,研究一小盒子放在房子什么地方较好,要更加对中国建筑界在当前中国大环境下的建筑创作,有指导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