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战略重点选择与推进思路

李丹 刘吉双  2009-03-06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科学选择和确定战略重点,对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分析,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重点应该是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非农产业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

关键词: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战略重点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重点,是指在建设新农村过程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意义而又发展比较薄弱的部门、组织环节和要素。黑龙江省农村地域辽阔,农业人口众多,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为实现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发展就不能“整齐划一”,而必须抓住战略重点。 一、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农村公共设施分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两大类。不论是农业基础设施还是农村基础设施,其作用都是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发展,二者互为条件,互相补充,只有两方面基础建设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农村的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农村公共设施的陈旧与落后是制约黑龙江省新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障碍。截至2002年,黑龙江省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逐年下降。1990年为4.5%,1995年为4.4%,2000年为2.7%,2002年略有回升增至514 795万元,为4.1%。正是由于政府支农资金不到位,村与乡集体又普遍存在积累不足,才严重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黑龙江省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许多已经年久失修。农业水利设施落后,良田基本设施不配套,排灌设施失修老化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自然风险、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仅2002年,全省受灾面积4 671.5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73.7万元。 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第一,要继续增加农村公共设施投入支持总量。在支持粮食生产方面,突出抓好良田建设、良种研发、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等关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支持重要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建立起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根据国内外农产品的最新竞争态势,重点补贴优质化、专用化农产品、绿色产品以及精深加工农产品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二,要通过调整农村公共设施资金投入结构,优先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生产设施。要积极调整政府农业投资方向,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节水灌溉、旱作农业、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组织和发动广大农民投身到改善自身生产生活环境的事业中来。第三,要完善信贷支农服务。解决农村资金供求矛盾,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要多方筹集支持农业、直接向农户贷款的资金,同时,要探索建立农民贷款担保体系,分散农民贷款风险,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推广力度。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由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等多样化金融机构组成的、既互相竞争又各有特色、具有内在互补功能的农村金融体系,以满足农民不同的金融需求。 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农村社会事业主要包括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和农村文化事业。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已经给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从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际经验,逐步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一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二要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三要积极创造条件,有步骤地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要着重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建立健全覆盖城镇所有就业人员的统一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工急需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项保障制度。另一方面,要全面实施“地保”,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落实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此外,还要逐步建立“低保”,将农村中的困难群体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