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金融专业工匠精神育人研究

佚名  2020-12-05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十三五”示范实训基地―――普惠金融生态圈示范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依托虚实融合的“普惠金融生态圈”产教融合基地,搭建“校政企协同育人”平台,从认知、环境、实践三要素入手,提出开展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培养,从而解决金融行业职业素养、转型升级及自主学习等难题。

关键词:产教融合;工匠精神;协同创新;实践育人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金融行业服务质量,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培育。正如《周易》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增速换挡关键时期,更需要秉承精益求精、创新进取、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然而近年来,金融业在自身创新变革的道路上,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伴随着财务违规、金融风险积聚等,人才职业素养缺失已成为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当前现代金融服务已发展到数字金融阶段,将越来越依靠信息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对传统的金融专业从复合型、国际化、创新型等方面培养人才更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一批“金融工匠”,将职业操守、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金融工匠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行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消费不再仅仅追求“量”的增长,更注重“质”的提升。金融服务作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在构建诚信文化、提升服务质量上更是首当其冲。工匠精神所体现的精益求精、创新专注、知行合一的特质,必将是金融行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支撑。二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应担负起为国家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工匠”的重任。

三、金融工匠培育的方法

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52 年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习得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经验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大部分情况下,人的社会学习过程是认知、行为和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该理论,我院投资与理财专业提出职业素养引领、虚实融合、竞赛锤炼的金融专业协同育人的创新与实践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标行业,搭建“二维三层次”的职业精神养成体系

根据文献的研究,工匠精神具有典型的层次性,体现在技能、管理、文化、社会的不同层面中。工匠精神在不同的层面与对象之间,内涵意蕴各异,如图1 所示。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工匠精神是“专业技能”“职业操守”与“品德精神”的体现与提升。在基层操作上体现为专业技能,在岗位管理上体现为职业操守,在精神上体现为品质品德。从组织的角度而言,工匠精神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上表现为“技艺工艺”“企业文化”“民族精神”。因此,工匠精神是一种源于职业技能,又高于职业技能,体现在职业操守与品德品质中的,对专业技艺精益求精、坚定探索、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是专业追求与品德培养的精神体现。基于此内涵的解读,在普惠制金融体系里,在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各种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从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三个层级来搭建金融工匠的养成教育。职业教育,本质上是注重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匠人”,在当今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时代背景下,金融匠人被赋予更多的素质要求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因此,剖析金融人才职业素养,从知识素养、技能素养和行为素养三个方面构建了“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进阶式职业精神养成教育体系。依托互联网+普惠金融复合式课程体系、大金融生态实训平台、线上线下虚实融合教学场所、金融教育实践基地以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从认知、情感上根植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稳健合规、创新卓越、合作共赢的金融匠人职业精神。根据金融职业标准,以行业职业素养为引领,逐步培育“二维三层次”的职业精神养成教育体系。具体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引入金融企业的高新技术、行业经验,开发复合式课程体系,从基础授课环节,提升学生“精于工”的专业精神;从教学环境布置渲染、实践项目融入等,依托大金融综合实训、专业技能大赛,对接真实金融环境,披露风险、实践检验,培养稳健合规的金融职业操守;通过各类团体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民生民意”统计大赛),培养创新卓越、合作共赢的职业素养,把形成“匠于心”的职业操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并依托人民银行的金融教育实践基地合作项目,开展金融社会志愿服务,浸入式地培养学生“品于行”的职业情操。

(二)项目引领,虚实融合,培育进阶式实践能力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变革,金融科技推动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风险的形势,行业需要复合型、应变型、创新型专业人才,而金融业的涉密及风险特性,使得传统实践教学很难满足。我们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技能竞赛有机结合,多方协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应变能力,来解决行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形成了“项目引领、虚实融合、线上线下、理实相融”的实践教学环境,将人才培养纳入虚实融合的金融生态中,从而培育学生进阶式的实践能力。依托“三螺旋”人才培养,体依托信息技术,以金融生态项目为引领,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真实行情虚拟资金”的虚实融合实践教学环境,将学生置于复杂多变的大金融生态圈中,依靠虚实融合实践教学来培育学生核心技能和应变能力,并灵活结合企业订单、短期实践、社会实践等真实企业实践,进一步实现核心技能―――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的三环进阶式培养。

(三)全员参与,竞赛锤炼,以赛促学

拓宽竞赛覆盖面,营造投资氛围。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不能办成少数学生的活动,避免功利化倾向,回归竞赛设立初衷,利用投资个人赛、私募团队赛等将专业技能竞赛由“精英式”转变为“全员式”。根据金融行业的竞争氛围和风险特性,构建课程―――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五级竞赛体系,贯穿6 个学期,竞赛项目实现银证保金融全业态覆盖,省级以下竞赛覆盖面扩大到100%,从竞赛的“全员、全程、全面”等角度,学生参与竞赛覆盖面上升到100%,形成浓厚的竞赛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以赛促学,近三年,竞赛成绩居于省内高职院校领先水平。

(四)多元协同,培养职业能力“粘性”

以金融专业职业精神培养为引领,在虚实融合的实践教育环境中,开展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形成实践教学与竞赛之间的双轮驱动链,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上的知行合一,最终形成复杂金融环境中的职业能力“粘性”,并在职业生涯中复制和扩大。依托项目,与人民银行共同开展金融教育实践活动,与16 家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服务下乡活动等,将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稳健合规、创新卓越、合作共赢的职业精神根植于心,外化为行。近年来,学生专升本突破25%,技能竞赛成绩全省领先,并获得竞赛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且学风管理理念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立项,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升。

[1]张孟,王荣俊,李二军.高职教育培育工匠精神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28):360-361.

[2]叶孜姿.校企双主体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A5):36-38.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