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高职院校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结合教育研讨

罗文标  2012-01-11

一 开展产学结合教育的背景 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不仅成为了主要的社会经济活动,更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旅游业也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而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在近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传统的接待事业一跃转变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由过去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发展成为集观光、度假、商务、会展、研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 中国旅游业持续高速的增长,既依托于旅游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旅游教育的迅速发展。各地的旅游院校,特别是近年来新兴的高职院校,纷纷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各种旅行社专业人员,满足了旅游市场对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目前,已形成了培训、职高、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完备的旅游教育体系,教育服务旅游、旅游促进教育的互促相长的格局已经形成。但据市场调查分析,在从培训到博士的这样一个旅游教育体系中,真正成为现阶段旅游从业人员主力军的只有培训、职高、大专,相对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还有很大的缺口。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之下,笔者认为,我们应紧扣高职教育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工结合教育的模式培养高层次的旅游职业技术人才。 产学结合教育主要是指高等院校等教学机构与产业部门在人才的培养、产业发展、科研与技术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而产学结合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走产学结合教育之路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强较快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产业单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短缺。因此,开展产学结合教育,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有着强劲的需求动力。 二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结合教育的实践过程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开设较晚,自2006年设立并在同年开始招收旅游英语方面的学生,学制两年。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一开始就采用产学结合的教育之路,在如何培养人才等问题上能更多地从本校的实际和市场的需求出发。经过多年的努力,旅游管理专业已初步构建起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其实践过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成立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明确培养目标,实施“多证书”教育 第一,明确产学结合教育的培养目标。系部教学单位与学校专业对口、合作密切的多家企业的经理、技术专家和资深学者共同组成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对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并确定方案,使得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案设计更符合社会实际的需要以及科学可行。委员会的专家参与研讨学校的重要教学改革方案,协助确定本专业的开发和调整,审定专业教学计划,专家们背靠的企业向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反馈对实习生(毕业生)的评价,录用合格的毕业生等。专家指导委员会也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活动对学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进行有效的指导。 校内外专家将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旅行社及相关旅游企事业单位第一线工作需要的,熟练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导游服务技能和旅行社业务操作能力,具备“双语+业务技能+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据实践情况来看,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社会声誉在就业率大幅度提高的现状下,近三年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都保持在100%,培养的学生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 第二,实施“多证书”教育。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制订培养目标和目标实现过程中,我们应主动参照职业资格考核标准,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为学生的毕业求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正常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向学生介绍职业资格证书的有关情况,鼓励和组织学生在校期间考取有关技术等级证书,如全国导游资格证书、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等。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考取跨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营销员证书等。 2.以互利互补为原则,利用企业教育资源 在产学结合教育合作中,学校要发展教育和科研;企业需要学校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学生需要成材和就业。三者相互之间利益不同,却可以通过互补达到互利,在实现自身价值目标过程中为其他主体提供服务。充分尊重三者利益,是成功建立产学结合教育合作的关键所在。我们采取的具体实施有: 第一,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安排旅游旺季实习。根据广州每年的旅游旺季(每年4月与10月的广交会召开期间、五一假期、十一假期),安排指导教师带二年级学生进行四次下企业实习。这种时间上的安排,深受企业欢迎,学生也能得到实践锻炼,受益匪浅。学校在不增加任何教育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产生了“三赢”的效果。安排学生寒暑假顶岗实习。针对高职院校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学时不足的天然缺陷,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认识职业岗位,通过企业实训和顶岗实习,在企业中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扩展专业知识、锻炼职业能力。 本专业先后与珠三角地区的14个旅游景点、旅行社和旅游咨询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运行良好并有保障机制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学生在学校期间利用节假日顶岗实习,学生毕业时,由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决定是否聘用。协议明确规定三方的权利、义务,让三方各得其所,同时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方式,规范主体行为,把产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学校与企业进行师资共享。通过校企人员互聘的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实现师资共享,既有利于培养“双师型素质”师资,也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 学校每个学期都会聘请一定数量的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实训课程,同时定期邀请企业专家以知识讲座的方式,就当前旅游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及人才要求予以交流和讨论。 与此同时,学校也发挥了向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这一优势,如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企业员工学历和业务进修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宣传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形象;帮助企业做市场调研、信息咨询等。这种做法使学校解决了学生实习师资问题,企业则节约了员工的培训成本,形成了师资资源上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3.要求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建设教学实践的多样化 近年来,为了加强本专业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及用人单位的评价反馈意见,认识到产学结合教育必须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求职的需要。其关键在于强调本专业实用性和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无论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都应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为此,我们建设了教学实践的多样化形式,具体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方面。 第一,课堂实践。即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主要的教学目标关注在学生是否有所收获的基础之上,将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收集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课堂演示、模拟工作场景。 第二,校内实践。组织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成立各种学习小组,以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如成立导游证考证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在理论课程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利用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计调及营销软件实训室、旅行社店面实训室、语音多媒体机房、旅游交通实训室等主要实训手段实施各项实践操作。

第三,校外实践。主要采取顶岗实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等方式进行,有力地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4.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关键之处。高职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技能性强”,注重较强的动手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实践技能。因此,培养“双师型素质”教师是实施产学结合教育模式必不可少的条件与保障。在实践中,聘请与旅游管理相关单位中级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管理及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并邀请他们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制订。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派出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培训和管理第一线,不断更新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5.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模式 课程设置必须反映市场导向,尤其是发展极为迅速的旅游行业。我系针对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课程设置上把握好市场的需求性、专业的超前性,专业的可行性。按照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传统的“公共课——旅游专业课——旅游技能实训课”课程设置体系进行了改革。根据培养目标和素质能力定位设置了由“基础公共课——语言能力课——职业操作能力课”三部分组成的两年制课程新体系。其中,基础公共课和语言能力课为必修课程,职业操作能力课由学生自己根据个人兴趣、专业能力、职业规划等情况自行选报。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结合教育是一项于学生、企业和学校发展都十分有利的事业,为了使其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拓展空间,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待改革。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需要树立开放型办学的思路,摒弃“闭关自守”、“闭门造车”的思想;摒弃以企业的经济资助为合作宗旨的狭隘定位,树立和企业一起职教的思路。另外,也应以产学结合教育为突破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设备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开展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办学,相信未来的教学改革将会勃勃生机。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