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旅游教育办出专业特色
张红专 2009-09-29
[论文关键词]旅游教育 专业特色 创新
[论文摘要]创新旅游教育必须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意识,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氛围,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渊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知识经济带来了新的社会经济模式、新的社会生活模式和新的消费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旅游产品、新的旅游需求和新的旅游经营管理模式,旅游产品个性化、旅游功能启智化和旅游市场营销网络化的趋势日渐明显,旅游行业内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也向旅游教育提出了挑战。所以,无论是旅游活业、旅游创业和旅游强业,还是应对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都急需创新型、开拓型和复合型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实施旅游创新教育,培养旅游创新人才,高等旅游教育责无旁贷。本文着重探讨创新旅游教育、培养创新旅游人才的基本思路。
一、创新旅游教育理念,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意识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所以,要培养旅游创新人才,必须从旅游教育创新入手,实施旅游创新教育,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创新旅游教育必须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及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和活跃的灵感等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即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操作能力、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情感、创新人格的培养。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端正育人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意识,创新旅游教育即便不是一句空话,也会流于形式。
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又能体现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对于专业特色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符合社会人才需求、又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旅游企业为宗旨的办学思想,是专业特色形成的基本保证;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能体现“零适应期”的教学模式,是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条件。为此,创新旅游教育必须树立“办学以人为本、教育以德为本”的办学理念,确立“培养‘全面的人’、‘社会的人’、‘现代的人’”的培养方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企业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方针,根据“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合理知识结构、宽广行业视野、强烈创新意识、较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构建“能体现信息化、综合化、动态化特点”的课程体系,形成校企合作的教育运行机制。所以,高等旅游教育必须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标尺,以旅游工作实际需要为依据,针对旅游业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应用性明显的特点,按照旅游业六大要素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实施通才教育、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强化专业渗透、学科融合、文理兼容,加强基础,扩宽口径,拓展知识面,提高运用能力;必须在重视基础理论专业化、系统化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性和适应性教学,突出基础理论的运用和专业知识的转换,在传授最前沿的专业理论的同时,强化创新思维训练,强调自我发展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养德”(良好的道德修养)、养心(责任心、爱心、信心)、养身(理想、情操、兴趣爱好)教育,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能适应旅游行业特殊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学习环境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使命。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课堂教学则是知识密集传授场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高等旅游教育应该摒弃人为割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念和人为割裂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教学活动形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重点、知识灌输为目的,学生学会掌握储存现有知识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面向书本、面向已知的“接受式”、“传承式”的教育模式,从知识教育转向智能教育,致力于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为此,课堂教育应该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由重视知识传播教育向重视创造能力教育转变
高等旅游教育既要加强理论教学,又要强化实践教学。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创新意识,贵在提高思维能力。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能力为本”的教学观,在突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致力于创新潜力的开发和主体精神的培养。同时,要强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注重传授掌握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帮助学生获得进行知识选择、整合转换的“最核心”、“最有效”的知识(即概括度高、统摄面广、迁移性强的知识),以深厚的底蕴、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克服目前存在的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弊端,使学生既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必要的知识储存和足够的技能,又有打破常规应用理论的能力和实施理论创新的才华。
2.由重视单纯的智力教育向智力与非智力并重教育转变
高等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从知识、修养、能力、体质四个层面去实现,应强调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要求人文知识要广博、服务意识要强烈、职业道德要高尚。智力(智商)因素的重要性是无可争议的,但非智力(情商)因素在人的成长与成功方面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具有较高情商的人,即使在承受巨大压力或遭受挫折时,也能很好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保持乐观、开朗、积极的心态。反之,情商较低的人则会导致心理失衡,贻误其前途和事业。旅游行业典型的服务性质,决定了旅游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出色的情商和厚实的人文素质。所以,高等旅游教育必须注意智商与情商教育的沟通和渗透,在强调知识、能力传授的同时,强化道德和心灵的培养,实现智商(先天)—智力(后天)—智能(创新的有效转化)和体能(基础)—技能(手段)—创新(素质)的强度转化,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文化品味和人格修养,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态度、科学理性与情感意志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
3.由灌输式、传承式教学模式向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模式转变
传统的灌输式、传承式教学模式,意在使学生尽可能多地继承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文明。然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几千年创造出来的文明及国内外旅游产业所积累的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在大学期间教师是无法传授完的,学生也是无法全部学到的,只传授已有的知识,不教给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将来的文明靠谁去创造呢?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包括世界的一切……”;“仅仅学会那些书本上可以翻到的东西……,根本就不用上大学”。
创新旅游教育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体现,它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力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强调必须遵循民主性原则、动力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运用“探索性”和“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找准学生思维的展开点激活思维,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兴趣,找准学生的心灵交流点激励上进,开展兴趣式、互动式和研讨式教学(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专题研究法、模拟法、现场体验法、学生讲台展示法、发现式等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民主、宽松、探索、融洽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引导学生随着教师讲授的思路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发展机会;强调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实践,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刚性、韧性和悟性,优化学生个性心理品质;提倡民主式、动力式、自主式、合作式教学,在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使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空间,实现融文化知识传授、创新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提高于一体,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不但能获得本专业前沿的理论、最新的知识、最先进的技能和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而且能获得独立思考与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开发技能与创业实践的本领。 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氛围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加深、巩固、拓宽课堂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方法。高等旅游教育必须把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重视产学研结合,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深度和广度,突出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意知识的转换和业务的创新。为此,应该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校企融合,开展联合办学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具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能力、解决企业瓶颈问题的参谋能力和指引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的科研能力,而这些能力只有在真正的校企融合、合作办学中才能打造出来。
所以,旅游院校必须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游院校和大型旅游企业(尤其是优势集团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校校联合与校企融合,建好校内综合实践教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