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对于高校党务公开与党内民主建设

张楠  2012-03-13

[论文摘要]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关节点,在党内民主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地位。遵循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原则和方法,深入探究高校党务公开理论与实践,是现阶段高校竞务公开实践的客观需要,是高校党务公开理论研究的重点。

[论文关键词]高校竞务公开党内民主

近年来,党务公开在高校普遍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出一些有效做法,很好地促进了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党务公开作为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目前尚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高校党务公开与党内民主建设即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党务公开是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务公开作为党内民主的内在要求,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实现形式,是党员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主要通道和平台,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集中反映和重要标志。党务公开在高校党内民主建设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是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关节点。

1.党务公开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逻辑起点,是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前提。党章及党内其他法规对党员权利做出了明确规定,党员对党内事务具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无论哪一种权利的行使都离不开党务公开这一基础性前提。只有公开党内事务,党员才会知情;只有在知情的条件下,才有参与、选择、监督的可能,才可能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不是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某种抽象,而是包含丰富内容的具体实践过程,具有实践特点和阶段性特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思想认识上真正把党员作为党内事务的主体性存在,尊重并珍惜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高校党务公开具体实践中,要避免一种思维倾向,即由于过去党员民主权利保障不到位,就毫无区别地将党内事务完全公开,或不考虑主客观条件将党内事务全过程公开。民主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受制于诸多因素,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高校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2.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基本内容和实现形式。党务公开不仅有包括目标与原则、内容与形式、制度与机制等一系列内在规定性,还对党内选举及党内监督有着重要影响。在此意义上,党务公开在党内民主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党务公开还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没有党务公开就没有党内选举和监督,党内选举和监督通过党务公开得以实现。近些年,高校通过党务公开推进民主决策、民主执行和民主监督取得明显成效,干部公开选拔、考察预告、充分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任前公示等规范化、民主化建设不断加强,贯彻《实施纲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取得成效,党委全委会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有效推进,党务公开成为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实现形式。

3.党务公开是党员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主要渠道和平台。拓宽党务公开渠道,搭建党务公开平台,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制度保障,是党内民主建设的“物质性”通道。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以来,许多高校党委建立健全有关党内情况通报与反映、意见征求与咨询听证、民主决策与监督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有效拓宽了党务公开渠道,搭建党务公开、党内民主建设的新平台,为党务公开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党内民主建设具有“物质性”通道,改变了过去由于具体措施和办法不到位,使党员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虽有规定却没有很好保障的现象。党的十七大修订的党章,把党务公开作为党的组织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务公开成为一项刚性制度。

4.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集中反映和重要标志。党务公开状况反映党内民主建设状况和总体水平。一般来说,党务公开充分、有序,表明党内民主建设健康有效;党务公开内容匮乏、形式单一、程序不规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表明党内民主建设整体水平不高。但党务公开状况不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唯一标志。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党务公开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与整个党内民主发展状况及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相关联的。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判断党内民主状况是一种科学态度。

二、党务公开具有党内民主的“基本内容”和“实现形式”两种规定性

分析党务公开作为党内民主的基本内容与实现形式两个规定性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深入理解党务公开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理解高校党务公开在党内民主建设、校务公开、学校民主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深层意蕴。

1.“基本内容”和“实现形式”两种规定性的内在关系。在党务公开上述的各种规定性中,作为党内民主的基本内容与实现形式是居于首位的两个规定性。党务公开作为党内民主的基本内容,与党内决策、党内选举、党内监督一样,具有自身的内涵与外延、目标与原则、程序与规范、途径与形式,等等;党务公开作为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内选举和党内监督必须通过党务公开来实现,换言之,不通过党务公开,党内选举和党内监督就不可能实现,或不可能充分实现。“基本内容”和“实现形式”这两种规定性,“基本内容”是第一位的,是党内民主的首要组成部分;“实现形式”是第二位的,是党内选举和党内监督得以实现的途径、渠道和平台。实际上,“基本内容”与“实现形式”两种规定性的关系十分紧密而复杂,包括党内决策与执行、党内选举与监督在内的党内事务均是党务公开的内容,成为党务公开内容的党内决策与执行、党内选举与监督按照规范程序公开运行时,“实现形式”的规定性就得以体现。“基本内容”与“实现形式”的这种关系状况,决定党务公开在党内民主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地位。 2.高校党务公开与发展党内民主的“同步性”与“约束性”。推进高校党务公开,发展党内民主,要充分考虑党务公开的两个主要规定性。高校党务公开自身规定性决定其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从高校党务公开实践看,目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有两方面:一是规范高校党务公开,要充分考虑其与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在联系,或称“同步性”;二是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稳妥推进对党务公开的内在规定,或称“约束性”。“同步性”与“约束性”要求,党内民主与党务公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推进高校党务公开,要系统考虑高校发展党内民主的主客观条件、民主范围、时机把握、路径选择、推进速度等,使党务公开与党内民主相适应;发展党内民主要整体安排党务公开各阶段、各环节、各方面具体内容及形式,使党内民主既不落后也不超越高校党务公开的发展实际。同时还要全面考虑高校党内民主建设与学校民主建设、学校民主建设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联系与衔接,做到既积极推进,又稳妥有效。

3.高校党务公开对校务公开及其他领域的党务公开具有引导性与示范性。高校自身特点决定高校党务公开具有重要示范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高校党务公开对学校校务公开(行政公开)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高校领导体制及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决定党务公开对行政公开具有示范作用。作为领导核心的学校党委,是高校党务公开的关键主体,对高校党务公开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政治核心及战斗堡垒的基层党组织,是党务公开的重要主体,对党务公开的推进起着基础性作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是党务公开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党务公开不仅直接示范校务公开,还积极引导校务公开的方向及发展。二是高校党务公开对我们党推进党务公开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高校党的建设,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处于基础性、战略性位置。高校党务公开处在党内民主建设的前沿,与其他领域相比,高校党务公开具有良好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环境基础,具有鲜明的起点高、主动性强、目标明确、严谨有序等特征。因此,高校党务公开对其他领域的党务公开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

三、高校党务公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党务公开与党内民主的内在逻辑关系,决定高校党务公开理论与实践研究必须遵循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和方法。

1.全面性原则和方法。高校党务公开理论研究应注重纵向和横向两个坐标。从纵向看,应把高校党务公开放在四个层面上认识,即高校党内民主建设、高校民主建设、党内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横向看,应把高校党务公开置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中,置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关系”和“矛盾”中把握高校党务公开。高校党务公开实践研究应注重实践和时代两个特点。实践特点要求关注高校党务公开的经验总结、问题发现、方向引导、实践校正和制度建设等,使高校党务公开保持既积极推进又稳妥有序的发展态势。时代特点要求关注国内与国际两个环境,既注重国内环境对高校党务公开的影响,注重党内民主建设对高校党务公开的内在要求和方向引导;也注重国际环境对高校党务公开的影响,注重国际上政党民主建设对我们党民主建设的影响;还要关注高校党务公开发展的历史性和阶段性,高校党务公开内容划定、形式与路径选择、机制与制度设计等要符合阶段特征。总之,要遵循全面性原则,运用全面的视角,站在全局的高度,研究高校党务公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此引导、设计和推进高校党务公开实践深入发展。

2.整体性原则和方法。运用整体性原则和方法研究高校党务公开理论与实践,应把握三方面问题:第一,要把党务公开放在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重点关注三个关系:一是推进党务公开与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注重改善党委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意义;二是党务公开调动党员积极性主动性与高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注重调动党员积极性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统一;三是党务公开范围及推进速度与保持高校稳定的关系,注重有序推进党务公开。第二,要把党务公开放在高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上,重点关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注重决策中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关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高校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出发,推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关注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扩大党内民主,注重以党内民主带动学校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第三,要把高校党务公开放在高校民主环境建设的过程中,重点关注思想文化环境、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环境、机制制度环境,注重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的思想文化氛围的构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善,党员及群众主体意识的培育,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实现的机制制度设计及落实。

3.系统性原则和方法。系统研究和设计高校党务公开,应重点关注系统内三个关系:一是党务公开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要注重二者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的培育及协调发展,保持党务公开主体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的主导地位,引导、把握和满足党务公开对象的民主需要和愿望。二是党务公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要注重党务公开的阶段性特点、内容与形式的适应性,内容划定既要清晰又要丰富,形式既要很好表现内容又要适宜内容。三是党务公开制度与环境的关系,要注重制度相对刚性的特点和环境相对柔性的特点,制度设计应充分考虑其系统性和整体性,强化制度落实与监督,发挥制度作用,注重制度设计及落实对党务公开环境的影响;党务公开环境建设应充分考虑其渐进性和长期性,应加强高校党风、校风、教风、学风软环境建设,营造自由宽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党务公开制度落实与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