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浅议邓小平对毛泽东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王力 马采瑞  2011-11-15

论文关键词:毛泽东 邓小平 意识形态

论文摘要: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毛泽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提出了判断人们言行是非的“六条政治标准”,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方面。邓小平继承并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提出以正确的、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思想,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意识形态理论建设的核心,提出要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和工作重心的关系,强调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不同、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不同,因此所采取的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措施也不尽相同。但是,贯穿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演进逻辑及基本精神又是一致的:坚决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抵制外来思潮的侵袭,毛泽东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他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准则和核心思想;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

第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十分明确地提出“当作国民文化的方针来说,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并且我们应当努力在工人阶级中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适当地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教育农民及其他群众。” 〔1 〕 (P704 )而且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列主义才能指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中国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 〕 (P768 )

面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资产阶级和封建思想余毒的侵蚀,以及苏联修正主义的侵扰,毛泽东采取了一系列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措施。毛泽东认为,在我国马克思主义虽然已经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还是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存在,也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存在”,〔2 〕(P784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2 〕 (P785 )因此,通过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一系列的思想运动,对消除封建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毛泽东过分估计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

第二,提出了“六条政治标准”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判断人们言行是非的标准。建国初期,面对国内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侵袭,如何明确地判断意识形态领域人们言论和行动的是非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解答的重要难题。毛泽东审时度势制定了“六条政治标准”,作为当时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准则。毛泽东指出:“在我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应当怎样来判断我们的言论和行动的是非呢?我们以为,根据我国宪法的原则,根据我国最大多数人民的意志和我国各党派历次宣布的共同的政治主张,这种标准可以大致规定如下:(一)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三)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四)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五)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六)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在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 〔3 〕 (P233 )这“六条政治标准”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在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如何以正确的标准来规约人们的言语和行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为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政权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第三,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首要措施。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内容、方法、特点、原则和措施等系统的理论,认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 〔3 〕 (P351 )另外,毛泽东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原则就是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及时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且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他多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少数人的事,而是全党的大事;也不只是共产党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大事。因此,全党、全社会都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任何社会制度都需要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来维系,社会主义国家也需要意识形态支撑自身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无疑为巩固我国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安全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供人信仰的教条,而是科学的行动指南,不是单纯满足于为某种政治价值辩护,而是始终要求将这种辩护建立在对社会规律的科学把握上,把意识形态的辩护功能和科学认知统一起来。〔4 〕在探索和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中,在拨乱反正否定受“文革”影响的左倾教条主义的政治实践中,邓小平逐步明确了必须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必须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意识形态建设思想,高举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提出意识形态建设的四项基本原则,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提出以正确的、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思想,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面对“文化大革命”后极少数人反对马列主义、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至于个别的论断,那末,无论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都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是这些都不属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 〔5 〕 (P171 )邓小平提出必须“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 〔5 〕 (P39 )他还指出:“只有解放思想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5 〕 (P141 )这些科学论断为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供了根本的思想理论指导,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引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

第二,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建设的核心。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支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 〕 (P164 )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建设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准则,澄清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为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正确方向。

从内容上来看,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与毛泽东的“六条政治标准”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 〔5 〕 (P165 )四项基本原则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的“六条政治标准”。“六条政治标准”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源头和蓝本,四项基本原则吸收了“六条政治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六条政治标准”的凝练和升华,又在“六条政治标准”的基础之上增添了毛泽东思想的新内涵,防止了思想领域可能出现的混乱,维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确保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前进。

第三,要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和工作重心的关系。实践证明,阶级斗争不能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邓小平在反思二十年左倾错误时,坚决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把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邓小平指出:“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6 〕 (P141 )经过邓小平的不懈努力,党最终确立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 第四,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邓小平更加强调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绝大多数的先进科技成果,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需要辨明资本主义的哪些东西是共性的,哪些是专属资本主义的。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过去有一段时间,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叫做‘崇洋媚外’。现在大家明白了,这是一种蠢话。” 〔5 〕 (P132 )对于市场经济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在1979年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5 〕 (P236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6 〕 (P372-373 )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不具有阶级属性,是可以并且很好地为我所用。同时,邓小平也反复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绝不引进资本主义制度,绝不引进各种消极颓废的东西。

此外,邓小平也很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强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重要举措。面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严重挑战,邓小平不仅强调要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且提出了一些新论断。他指出:“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 〔5 〕 (P342 )首先,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应把提倡革命精神同关心、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结合起来。他指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5 〕 (P146 ) “其最终结果就是使思想政治工作脱离广大人民群众,走进死胡同。”其次,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正反两方面的宣传教育。一方面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全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另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还要继续批判和反对封建主义在党内外思想政治方面的种种残余影响,同时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既维护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又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

邓小平对毛泽东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必须处理好意识形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必须解放思想、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防止意识形态僵化和意识形态泛化。

第一,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增强,加之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巨大冲击,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中,要严格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强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力,引导、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在于让人民实实在在体悟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正如邓小平所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5 〕 (P128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提升了党对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关系的认识水平。实践证明,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实行改革开放,从而把社会主义建设顺利推向前进,才能更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

第三,防止“泛意识形态化”和“意识形态淡化”两种极端倾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6 〕 (P375 )即使要开展整党整风运动,也要将政治运动严格控制在适度范围之内。正如薄一波所言:“在如何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结合起来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每到关键时刻,他总是要求我们把握好两个基本点的内在联系和紧密结合,并及时指出我们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为改革开放的大船拨正航向。” 〔7 〕 (P397 )与此同时,“意识形态淡化”问题同样受到邓小平的重视。任何社会形态都需要主流的意识形态主导,自从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未间断。面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咄咄逼人的挑战,我们要更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淡化”后果是可以想象的、十分危险的。苏东剧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任凭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大行其道。

总之,当代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防止意识形态泛化,抵制“淡化意识形态”的倾向,确保改革开放事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这是我国社会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4〕严高鸿,杜永吉.社会主义的科学精神与价值原则——论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8).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薄一波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