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浅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人民利益观的丰富和发展

张飞燕  2010-11-04

论文关键词:“三个代表”人民利益观 发展

论文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利益观的集中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格局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必须不断探索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以实现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神圣使命。中国共产党不仅以此为宗旨,而且不断对实现人民利益的条件进行认真研究,以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使党的政策和各项工作真正能够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归根到底是要求党成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继承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保持和发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成为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

一、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惟一宗旨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属性和时代风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观。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建立在对大多数人剥削压迫基础之上的,与人民的利益是对立的,这种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他的政党只能为少数人谋利益。近代产生的各种资产阶级政党,不论其打着什么样的旗号,不论其自我标榜得多么动听,都不可能成为全体人民意志、愿望和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早在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不同性质的政党有不同的宗旨:“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这些精辟的论述,深刻阐述了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惟一宗旨是为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一贯强调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党的七大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进了党章的总纲之中。正是这一宗旨成为共产党区别剥削阶级政党的分水岭和试金石,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是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也不论在什么年代,都要时刻牢记共产党的惟一宗旨、党性的集中表现,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邓小平同志在回答国际青年代表团提问时指出:“共产党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他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还一再强调要用“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来要求、衡量、评价党的各项工作。

江泽民同志在了国内外政党,特别是苏东各国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惨痛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在执政条件下的无产阶级政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观,关键是要解决好“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问题,使“所有的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江泽民同志还深刻阐述了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必须做到三个一致性,即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胡锦涛同志从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兴衰的高度,提出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重要论断。这一重要论断蕴涵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传统,凝结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共产党执政的经验和教训,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指针。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赢得人心、就有力量。而人民群众之所以拥护、支持、爱戴共产党,说到底是因为只有共产党才能忠实地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在新世纪新阶段,群众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人民群众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的利益能不能得到实现。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总之,805年来,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观,一切工作都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向人民负责为工作的落脚点和衡量标准。

二、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格局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利益群体与阶层利益矛盾日趋明朗,利益的调整势在必行。我们党只有因势利导,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才能更好地保证和满足群众实现自己利益的合理要求。

(一)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政党是阶级的工具,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该坚持党执政的阶级性,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为此,我们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社会利益多样化与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既不以利益多样化为借口搞所谓经济私有化,也不把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同于共同富裕:在政策制定上要正确把握利益多样化与人民根本利益一致性的关系,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不断改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生活,使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能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不断获得实际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协调好人民内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利益多样化和根本利益的关系。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我国只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增加社会就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不矛盾,并且能够促进人民根本利益的更好实现。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制定的方针政策,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然涉及利益的调整和变动。从总体上讲,改革使大多数人获得了实惠,但是改革的推进必然要付出代价,这就可能使社会某些群体的利益暂时受到影响。然而,如果不继续进行改革,我们在经济、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就难以得到解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因此,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为我国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真正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帮助他们克服暂时困难,把关心群众同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

(二)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必然形成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出现不同的利益要求和愿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竞争规律必然导致优胜劣汰,人们的利益分配必然受到竞争结果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利益差别:此外,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与机制还不够健全,还有少数人利用管理上的漏洞牟取暴利。这些因素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存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各种利益矛盾尤为错综复杂。现代社会中政党执政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执政党必须尽可能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尽可能地赢得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拥护和支持,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巩固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工人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大众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更要求党切实地履行利益整合的功能。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按照执政规律办事,尽可能地反映和代表各个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力量,共同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能够充分、畅通地反映和表达社会各个阶层利益要求的民主机制,协调和处理好社会普遍利益与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与利益矛盾。 (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江泽民同志强调:“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这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使我们在改革攻坚阶段赢得人民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为 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必需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首先,必须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在鼓励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开拓创新先富起来的同时,对人民内部各阶层、各群体利益分化的程度进行适当控制,使利益差别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保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劳动群众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受益者。其次,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必须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区分不同性质的收入,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合理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克服社会分配领域的混乱现象,倡导健康、正当的致富观念和致富途径,更好地引导、保护和发挥最大多数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必须加强利益监控,建立科学反映全社会利益格局的信息指标体系和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预警机制,对超出合理范围、有可能危及人民内部团结和社会安定的社会利益分化趋势,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措施,及时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控。

三、不断探索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惟一宗旨,但党要始终代表好人民利益,并不是仅有良好的愿望就能够达到目的的,而是要积极探寻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使党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成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

(一)党要代表好人民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第一,要一切为了群众,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其鲜明地申明以执政为民为本质,发展了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的思想。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就要始终坚定地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因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各项工作符合民意,增进民利。第二,要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解决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复杂难题,也才能创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业绩。第三,要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把是否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成败好坏的最高标准。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各项工作的成就,各级干部的政绩,都应该是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有的干部习惯于随心所欲作出决策,有的干部热衷于大搞能够显示自己政绩的“形象工程”,结果劳民伤财,没有多少实际利益,甚至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那都是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恶劣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

(二)中国共产党要以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的手段来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

首先,要坚持“五个统筹”,强化体制保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这就以具体的改革措施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的要求得到了落实,将为人民群众创业和通过财富的增加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要创造了必要的体制条件。其次,要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措施,它们包括: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这些改革措施是在准确把握中国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要的基础上制定的,它们完全符合中国人民群众变化中的愿望和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党在新世纪领导人民实现自身利益的正确指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