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就研讨

王美霞  2011-08-15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几十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改革开放正是为了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并不断证实着实践的正确性,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也是相一致的;再者从中国特色市场济内在逻辑上也同样显示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与取得成就的必然性。 关键词: 人学观;实践观;内在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说发轫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它至今仍受一些人的怀疑甚至是否定。新中国60年,特别是后30年的成就,应该说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相联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很好的回答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能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可能性,也很好的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但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即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地区对这一话题加以实践,甚至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也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加以结合也是否定的,更不用说对此话题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定要走一条不平凡之路,挫折乃至失败难免与这一条不平凡之路同行。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成就与挫折不但没能加以科学认识,却在中国新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纷争中弄得更加模糊了。因此,我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世界性话题的争论的一个方面谈些看法,以弄清一些问题之是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的成就究竟是谁的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始于伟大的改革实践,不论是在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还是随后在城市进行的改革,都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在农村,“‘大包干’打破了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分配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城市,非公经济发展的示范效应彰显,使人们“认识到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后的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使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概言之,始于改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根本上是沿着人的自由与解放这一路径进行的。新自由主义者们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就根本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胜利,恰恰相反,是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胜利。因为改革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无一不是体现了对人的自由追求。这一说法貌似很有道理。而实际上,持这一学说的人们忘记了,马克思主义从来也没否认对人的自由的追求。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宣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持这一学说的人们也忘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其内在逻辑。这一学说实质上是将马克思义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锅端,剩下的只有市场经济(更确切的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1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基础 据俞吾金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还存在着第四个来源和第四个组成部分,那就是英、美、德、俄的人类学思想。确如俞吾金所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多次体现了他高度重视、关心人的自由发展之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我们的出发点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共产党宣言》中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还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构成了它永恒的主题。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从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中解放出来,如从马克思主义物化学说的片面理解中的解放等,但更重要的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认识的解放。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在一个特定的理论框架内提出的,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第二大形式实际上所指的就是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形态。正是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形态中,人们的“全面关系”、“多方面的需求”、“全面的能力”才能建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之间的内在契合性。纵观中国改革开放31年史,从初始的“放权”、“让利”、“搞活”、“松绑”无不体现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到近些年来“政企分开”、朝着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方面的改革,都在进一步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从根本上说,也是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努力。 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础 “哲学家的任务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正是这句马克思的墓志铭,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度被人们认为其本质就是实践。不错,马克思确实说:“全部社会生活在其本质上是实践的”。但何谓实践?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误解滥觞于传统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他们所编的哲学教材。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世界是永远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发展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如此看来,辩证唯物主义变成了与人没有什么关系的学说。问题是这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吗?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开宗明义的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Praxis)去理解。”由此可见,马克思本体论决不是抽象的物质本体论,而是一种实践唯物主义。根据俞吾金的解读,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包括两个维度:一是认识论维度;二是本体论维度。“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中,本体论维度是根本性的,认识论维度则是植根于本体论维度的。一旦人们撇开本体论维度,从单纯的认识论维度去理解并解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必定会否弃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真含义。”“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质是生存论的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本质上是‘本体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作为生存论的本体论,社会必须要尽可能地为个人开辟广阔的实践空间,而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解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