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哪家开发商会死得轰轰烈烈?

吕谏  2011-12-22

每一家开发企业都梦想着成为"百年老店",但是不必奢望百年,目前开发商身上还有着种种硬伤,可能现在病症表现还不明显,但是不出两年,硬伤就有可能变成死穴。他们可能等不到地产行业下一个大发展的浪潮便会因为自身的缺陷而不得不提前退场。可能很多人会讲,我们所见到的每个地产老板几乎都是"营销奇才"。开发商都津津乐道是一个概念、一个点子如何令房产起死回生、点石成金。"概念"的神奇功效,是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表现,正因为购房者拥有的信息太少,地产商才有足够的空间去"忽悠",让信息在传播中变形、放大。结果,所有的地产"概念"恐怕都将灰飞烟灭而终结。

目前有6亿补偿老业主牛人开发商,也有卖地救生存的开发商,还有四处奔波融资借高利贷的开发商,也有靠关系拿地、靠关系融资,甚至靠关系修改容积率的开发商,还有侍弄点"花花草草",伪装些"西洋风景"开发商。这些开发商在节能、户型、新材料、施工方式等方方面面,绝大多数地产商不但没有研发机构,没有研发投入,甚至没有研发意识。他们只有轰轰烈烈炒作或轰轰烈烈的忽悠!做百年老店,也只能是房子没有卖完全的忽悠招牌!

一个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归结起来原因无非是内外两个方面。外,是指社会环境与政府环境,其中政府决策、政策,政府依法行政及政府诚信,对企业具有生死攸关的作用;内,则是指企业的产品研发、企业人事、财务、组织管理能力及市场营销。虽然这样的分析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如此粗线条的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却毫无实际意义,既不能给正在运营着的企业提供借鉴,亦不能使它们不再覆辙重蹈。然而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市场更是一样在轮回!随着房产市场的回归理性,后期楼市似乎只有酷热与寒冬。一个个新品在热潮中涌现,又如昙花般在寒冬里迅速凋亡。在这期间,大量的楼盘概念品牌犹如走马灯一样粉墨登场,切一块或大或小的蛋糕后转瞬即逝。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市场竞争洗礼之后,中小开发商无一不在发出“中小企业不行动等死,行动找死"的一声叹息。

很多开发商认为,广告决定了一切,企业视广告为楼盘的生命,在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下,概念已失去了产品本身的意义,而沦为不折不扣的广告产品。然而 纵观目前开发商的现状,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巨大的广告投入却没能换来企业长久的生命力,在不计成本地进行广告轰炸时,在广告内容上也不惜夸大其词、极尽炒作之能事,开发商通过这种简单的广告营销,也能在短期内从市场、获取了巨大的商业利润,但市场是公平的仲裁者,在企业获利的同时,也变卖了全部的品牌价值。而目前的购房者环境也慢慢趋向“理性消费",对广告的免疫力愈来愈强,对五花八门的营销行为已生厌倦。以前,街市上发“报纸"人们会主动去领、去要,去“抢",甚至准备花钱“买",现在则是避之惟恐不及、只看一眼随手就扔。

如果一粒沙子消灭了,整个宇宙就会崩溃。在一串多米诺骨牌中,如果每一块相当于前一块的1.5倍,第32块将如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一幢摩天大楼那么大。只要推倒第一块骨牌,那么最后一块——那块巨大如摩天大楼的骨牌也会轰然倒塌。在一个饱和市场里,很难有什么营销创意能够燃起火花,因为营销人员已经给消费者提供了太多的选择,消费者已经疲于应对。大多数人越来越不会向自己的朋友主动推荐某个产品,除非他有绝对的把握认为这个朋友真的乐于知道此消息。这个世界充满了噪声,消费者已经不能忍受更多的噪声了。无论面对的是广告、零件、服务、保险还是房地产,都发现这个市场不再像过去那样匮乏了,已经有许多竞争者进入了这个利润丰厚的市场,除非你拥有绝对强大的优势,否则没有人会在那里等着你。在这里劝一下某些开发商的决策者们,不要因为追求所谓的那种虚化的概念文化,把企业营销引入到死胡同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要么苟延残喘苟且偷生地活着,要么就轰轰烈烈站着把产品功底弄好,就是死,也会死得轰轰烈烈?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