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大数据的积极影响
文金梅 2021-02-02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数据将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大数据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将大数据应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能够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能够促进医院实现更为长足的发展。本文分析医院档案管理传统工作的弊端,并提出将大数据合理应用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大数据技术;创新管理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大数据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发挥着积极的意义。医疗机构积极的将大数据引入到自身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医院日常运行管理中,医院档案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只有加强此项工作力度,才能及时进行相关病历档案的收集和更新,从而为医院服务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将大数据应用到档案管理中,能够实现档案创新管理,使此项工作能够满足医院在新时期的要求,能够对病理档案进行更为高效的关,全面提升医院管理和服务能力,能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稳固自身地位。
一、传统医院档案管理的弊端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之下,信息内涵也发生了转变,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院发展的必经之路。传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都是由操作人员完成的,工作量大,管理类别多、归档和整理不规范,同时还需要在指定区域存储病历档案,存储库房面积有限,档案管理和使用极为不便利。信息时代之前,大多数病历都是纸质的,虽然能够在电脑中存储病历的首页,但是纸质病理档案还是要进行合理的存储,归档工作还是沿用传统模式开展。新时期医院就诊人数激增,病历数量随着增加,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同时工作量也越来越大。
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医院档案管理的背景
目前,很多医院的档案管理都实现了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医院将更好地对信息进行存储与查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电子化管理让医院的档案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了。而CT检查、核磁共振等先进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也让医学影像方面的文件越来越多,不仅如此,医院档案储存的期限都比较长,通常情况下,患者的住院病历可以储存30 年,门诊病历的储存时间则最少为15 年。
过去实行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医疗业务的发展了。很多医院在医院规模、诊疗科目、医疗设备、技术水准以及人员结构等方面都设置了即较为详尽的发展计划。而在档案管理、档案设备等方面却略为简陋,久而久之,就导致医院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很難与持续发展的医疗业务等相匹配,严重制约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导致医院的业务技术也难以提升。有些医院因为还沿用着过去老旧的信息收集、检索方式,无法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咨询,导致档案管理的作用与价值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医院档案不同于其他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医院档案的信息十分丰富,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让人惊叹,而且随着医院的持续发展,档案所囊括的信息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医院很多业务都能被归集到档案中,甚至行政方面的办公邮件、报表、资源等数据也可以建档处理。
对于医院而言,大数据技术的实质就是帮助医院更好地对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并将其应用到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来,实现更优质的档案管理。
三、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急需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医院应该积极转变思想,积极将现代化的技术引入到医院管理工作中,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能够增加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对医院档案管理部门配置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和设施,能够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同时提升病历档案的有效利用率。例如可以实行电子档案,利用HIS系统管理医院档案,能够对电子档案进行动态监控,利用感应系统对库房内的温湿度进行合理调节,确保安全和完整的保存病历[1]。同时医院还要重视硬件配置,这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需要配备完备的设备,扫描档案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存储,还要购置计算机、扫描仪、微缩机和刻录机。同时还要将电子档案存入光盘收藏备份。备份数据一般有两份,一份用于医疗调用,另一份用来封存。传统的档案管理通常都是每个医院管理各自的病理档案,各个医院之间无法实现系统共享。利用大数据和云技术等先进技术,能够破除低于限制,能够实现医院档案资源的共享,可以实现异地调取和使用病历档案,对患者转院治疗或是异地治疗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所以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不但能够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还可以让医院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医院管理者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全面的认识,重视培养和引入档案管理专业人才。人员选择是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需要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能够数量的操作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最好能够有一定的医疗知识,工作认真负责、有责任心,能够积极的学习进行自我提升。医院要定期安排学习和培训,重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计算机网络技能、医疗相关知识及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够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办法从而能够对现有工作进行完善和创新,能够通过实践不断试验档案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模式[2]。
五、重视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要积极的引入专业人才,重视培养档案管理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档案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相关医学知识,能够对疾病学进行准确分类,数量掌握病案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创新的管理理念,能够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开展病案管理工作。有能力对杂乱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合,能够将其转变为数据信息,同时能够方便的使用、检索和调取。能够满足医院科研部门、医疗服务和各临床专业的具体需求。彻底打破传统医院档案重视存储忽视应用的思想。由专业人才对档案和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有效处理[3]。要根据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强度设置工作人员,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攻效率。确保管理岗位人员具有综合专业素质,能够对医院档案实行全面、高效的管理,能够不断完善和推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六、对档案管理工作岗位进行细分,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
要对档案管理工作岗位依照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分化,同时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和规范,确保工作中能严格依照规定开展工作。主要分为六个岗位:第一,档案编码,主要职责是为出院病案首页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进行编码,为了确保编码的准确性,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和对应医生进行沟通;第二,借阅,主要管理档案的借阅和规划,需要给医务部门提供设计纠纷的档案和档案封存工作,能够催促及时归还,避免遗失或是损毁;第三,窗口复印,为患者提供打印和复印病历,能够准确、快速地找到病历档案,同时还要配合相关部门提供需要的全部治疗,例如保险公司、社会保障、司法、公安和医疗事故鉴定等部门;第四,档案回收管理,主要负责住院档案的回收、催收、将编码后的档案进行装订上架;第五,装订管理:对回收的住院病历进行整理和装订;第六,综合管理岗,主要负责管理病案室综合工作,处理各类问题。同时要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的合理的配备信息技术和设备,利用大数据对岗位工作进行完善和创新,全面提升每个岗位的工作效率,确保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管理制度
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医药档案管理工需要明确规定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避免發生遗漏或是丢失档案的情况。要对病案进行登记、拍照和扫描等处理。扫描时要使用专业设备,确保扫描质量。要合理编制病历目录,建立数据库实现快速查询;要对病案电子数据进行备份,避免在使用中被遗失。扫描病案治疗并记录后需要将其上传到医院内网系统中,能够方便具有权限的医务人员查找和调用,能够提升档案的利用效率。构架符合标准的电子病案架构,规范存储格式、标题和分类等内容。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电子档案,设置病案内容关键词,利用关键词能够自动生成相关内容,方面记录病案,能够实现系统管理[4]。在大数据背景下,医院方面要从宏观角度考虑,建立规范的管理模板,尽量简化管理模式,使医生更为便捷的开展工作。
八、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只有积极进行改革,才能满足新时期的社会和行业需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对大数据由全面的认识,能够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工作中。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作用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能力、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养和安全意识,优化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促进医院更为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