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浅谈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游戏教学

宗岩  2021-09-05

摘要:游戏是学前学生喜欢的活动,它形象、直观、有趣。学生们在游戏时往往是全身心地投入,是身心并用的活动。音乐有效教学将音乐教育渗透到游戏过程中,使学生在音乐中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关键词:学前;音乐游戏教学;应用

所谓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音乐游戏具有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特点,对学前培智儿童心智康复、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以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音乐有效教学将音乐教育渗透到游戏过程中,使学生在音乐中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一、音乐游戏训练

音乐素质训练游戏。将游戏活动与音乐要素的听辨训练结合起来,在愉悦的游戏中提高对音乐语言中各种基本要素敏捷的反应力、记忆力和整体感知力。如音高游戏,将不同音高的乐音与一定的节奏组合在一起,学生根据辨别的音源、音高、音色等,编配相应的形体动作;速度和力度游戏,改变音乐的速度或力度,变换相应的游戏情节,可以得到不同的情绪感受,如击鼓传花游戏、音色游戏,以不同音色代替不同的音乐形象,以音色的变化来、创造变化的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

音乐表现形式游戏。可以分为表演游戏和操作游戏等类型。如表演游戏可以由学生扮演各种人物,或模仿各种动物,随着音乐开展游戏活动。很多儿童歌曲具有鲜明的描写性或简明的故事性,教师可以在开始阶段教给学生一些音乐游戏中常用的步法、动作及模仿小动物时的经典动作,然后设计、描绘音乐情节。如欣赏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小提琴代表小彼得,长笛代表小鸟,黑管代表小鸭子,圆号代表大灰狼……音乐就是按照故事情节展开的,教师可以先介绍故事梗概,然后让学生根据音色的变化自己编舞蹈故事。

二、音乐游戏创编原则

全体性原则:设计过程应考虑到制订游戏规则、分配角色、确定玩法、设计动作、变化队形、分层训练等各个环节,使教学过程有序;学生在游戏中需要相互配合,协同参与。

均等性原则: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对每个同学一视同仁。

充分性原则:提髙音乐活动的频率,扩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和密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位置,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能。

知识性原则:必须有音乐性。游戏是手段,学习音乐是目的,音乐是游戏的灵魂和核心。但知识性标准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结合教学目的。

创造性原则:留够即兴创作的空间。要多设计一些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多给学生一些游戏的自主权,鼓励学生创造性设计游戏情节。备课时可以将某个环节留给学生创编,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也可以改变座位排列形式,适当地选择马蹄形、圆形、共字形、半圆形、正方形等,扩大学生活动区域和交流空间。

趣味性原则:一是选择的音乐教材应幽默、诙谐、夸张;二是游戏玩法应起伏、变化,有游戏性。游戏是学前学生天生的喜好和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集体荣誉感。

综合性原则:音乐游戏涉及范围广泛,可能侧重音乐素质,可能侧重表演形式,甚至细分到某些音乐的知识点,一个教学目的也可能设计出多个游戏。应该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功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可操作性原则:游戏要充分考虑教学环境和条件,如场地、时间等,与课堂教学环节一致。还应在教学设计中仔细介绍游戏目的、游戏方法、游戏规则等内容。

另外,学生在聆听歌曲、学习歌曲、演唱歌曲时,会不断获得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能使歌唱教学顺利、有效地开展。在初步聆听歌曲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插图、播放相关录像,并使用恰当的语言对歌曲的情绪、意境进行描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如见其景的感受,激发他们的直接兴趣和情感。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可以抓住歌曲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的特点,与学生展开讨论,使他们加深对歌曲的认识和歌曲情感的理解。在演唱歌曲、表演歌曲时,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具有感染力的肢体动作或表情、充满艺术性的歌唱或演奏等,都能唤起学生的表演热情,使他们的情感在歌曲中得到淋漓的表现和抒发。因此,把音乐教学改为音乐游戏教学是学前培智儿童教学的必要形式。也就是把音乐同他们的生活、游戏融为一体,通过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游戏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

[1]朱玲鸽.陈鹤琴幼儿师范教育理论形成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Northern Music173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