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差异化:地方台“日本大地震”的报道策略——以齐鲁电视台《一天零一夜》为例

张超  2012-06-26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面对罕见的大灾难,中国媒体对此作了重点报道。而这次日本大地震又不单纯是天灾,福岛核电站的核事故频发,成为近年来历次大地震中最为特殊的一次。

地震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立即进行全天候直播,日本地震和“两会”的内容交替出现,反映出央视遵循新闻规律的魄力,而地方电视台也罕见地加入国际新闻的竞争行列,东方卫视、宁夏卫视等都进行打断式直播。

客观地说,在国际新闻直播中,地方台(包括强势卫视)在新闻资源和权威性上不如央视,但是面对重大国际事件,地方电视台也不能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央视,地方电视台如何报道日本大地震、如何在重大国际新闻的争夺战中扬长避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笔者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作为参考样本,选取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同时段的晚间新闻节目《一天零一夜》进行分析。

样本选择时间是2011年3月11日至14日。在这4天中,央视《晚间新闻》在山东省网的收视率在0.33%左右,央视新闻频道(21:45至22:15)为1.17%,而《一天零一夜》(21:40至22:15)的收视率为1.69%。

在3月11日当天,央视晚间新闻把日本大地震放在第一板块的后半段,而齐鲁频道《一天零一夜》将日本大地震放在了第一板块,并且破例制作了8条和日本大地震有关的报道。

从日本大地震第一天的报道看,由于央视《晚间新闻》兼顾两会和盈江大地震,对日本的报道比重不是很大,主要以提供最新的即时消息为主。齐鲁频道《一天零一夜》将日本大地震作为当天的新闻报道重点,从收视趋势上看,是抛物线式的。

从受众角度来说,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不如本地新闻,但是日本大地震由于历史罕见,所以关注度依然较高,而当天《一天零一夜》的国际新闻部分依然在省网保持新闻节目第一。《一天零一夜》提供的新闻包括四大类:即时最新消息、震撼画面展示、背景资料整合和专家分析。

在笔者看来《一天零一夜》对日本大地震的报道没有任何新闻资源上的优势,但是具有可视性、知识性和思想性,因此收视率高于央视,而这其实就是《一天零一夜》差异化的报道策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点放大,捕捉细节。

在日本大地震的报道中,央视《晚间新闻》的报道主要是提供地震本身相关的信息,比如灾情、最新救援进展等与地震直接相关的信息。可能是受报道比例、宣传方针等方面的限制,《晚间新闻》的报道倾向于新闻集成。

如果画面依靠央视、信息依靠央视,那么地方台自己的特色就体现不出来,充其量是央视新闻的“转播台”。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重复或者同质化现象,地方台应该在信息点放大,抓大放小,通过对信息点的拆分和资料的整合,让受众对每一个信息点都能有直观、深刻的认识,在每一个信息点中放大细节。

在实际操作中,齐鲁频道的电视画面主要来自央视转播的NHK画面。主要的信息也主要从央视获得,但是在整合网络资源后,《一天零一夜》的报道反而比央视的报道更有逻辑性和可看性,这是因为信息点放大了。

例如地震来临时的画面。一般的新闻报道会把震撼的画面安排在新闻中,作为铺垫画面出现,但是《一天零一夜》拿出3分半的时间(序号2和3),用较少的画外解说展示这场地震的惨烈。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中,背景音不是很清楚,但由于解说变少,使得“此处无声胜有声”,给人的视觉冲击也更强,收视率陡升。

地震对东京的影响,在央视新闻中几句话带过,但是在《一天零一夜》中通过资料整合,将日本政府和民众有序抗震体现出来。而这些内容是通过细节展示出来的:“整个东京没有建筑物坍塌”,“日本政府规定商务楼的抗震级别必须达到8级”等信息给观众带来了震撼。

二是做好背景报道,提升新闻附加值。

地方台在国际新闻的报道中的角色,用一个类比就是电视与报纸的竞争,央视是“电视”,地方台是“报纸”,面对央视的即时报道和同步直播,地方台只能在“深”上下功夫,由于在专家资源上也不占据优势,那可行的策略就是做好背景报道,提升新闻的附加值。因为背景也是深度,能够帮助受众更全面深入地把握事件。

由于日本大地震是一个时期的报道,这种碎片化的报道不容易让受众对这一事件有足够的认识和预测,因此《一天零一夜》从3月12日起加大了背景报道的力度。在当天5条有关日本大地震的新闻中,除了有关日本地震的最新消息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外,其他三条都是背景报道。分别是《历史上核泄漏事件》、《地震塑造日本国民性》、《关东大地震和阪神大地震对日本的影响》。三篇背景报道选题新颖、角度独特、信息量高,可以缓解受众对日本大地震的“信息疲劳”,但是这些信息都是通过网络整合的,由于央视《晚间新闻》(甚至是央视新闻频道)没有提供这种题材的背景链接,因而使《一天零一夜》的独特视角体现了出来。

三是体现接近性,国际新闻要回归本土化

日本大地震之所以引起中国媒体和受众的关注,除了因为9.0级的震撼外,地缘、经济、政治等方面与中国有联系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国际新闻的本土化回归,是媒体报道的归宿,是媒体服务于本土受众的目标。央视的《晚间新闻》也实现了新闻的接近性,比如对在日留学生的报道、对中国沿海海啸的预报、对福岛核电站是否影响中国等内容,但是作为地方台,在接近性上的优势是央视无法企及的,受众更关心与自己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需要细化,需要逐一强调。

以在日留学生是否有伤亡为例,山东的观众更在意山东在日留学生的情况,在13日和14日的节目中,《一天零一夜》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与在日山东学生进行了联系。由于与日本隔海相望,来自日本的海啸和核辐射是否会影响山东,山东地方媒体的报道反而比央视的报道更具有吸引力。这些都是接近性的直接体现,也是本土化回归的常用做法,很多时候,本土化的回归只是稿件中的几句话、几个字,但是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日本大地震的报道中,不少地方台充当的是央视的“转播台”,但《一天零一夜》的报道理念说明,地方台的国际新闻报道应该突破这种禁锢,央视有央视的优势,地方台有地方台的魅力。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