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规律与方法
陶向荣 2012-07-29
摘要: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多尝试提出问题、多进行讨论,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思维潜能。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发掘教材创设情景拓展性思维
任何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正是美术欣赏的魅力之所在。一堂好的美术欣赏课有时就像一个优秀的故事,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在学生中开设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在欣赏名家作品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认识美,适应了美术教育的要求。
一、教师要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充分发掘教材、拓展教材
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作品一定要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角度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如有的作品最突出的美点分析须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造型的寓意和联想等等。
通过美术欣赏教育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作品的体验、理解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是美术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超越拓展教材的重要一环。以《劳动创造世界》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劳动”这一主题让学生自主地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理解、思考、分析,同学们讨论、交流、比较、操作、尝试甚至争论。周舫笔下宫廷侍女的劳动,维米尔笔下家庭主妇的劳动,前苏联画家雅布隆斯卡娅的公社社员的劳动,凡高笔下播种者的劳动……在以“劳动”为主题的作品中去体会画家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精神,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体验与理解不断加深的过程。
二、让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发展学生的拓展性思维
我们在上美术欣赏课程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在学习中学会选择,培养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学会拓展性思维。
在分析美术作品时,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通过鉴赏作用的表象去寻找和发现作品的灵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感觉和修养,透过作品的造型、色彩、构成等表象,去发掘在这些表象下所隐藏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心境,把握作者在画中所表达的精神和情感力量,使死的物质材料与人的精神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知识结构的多元化,要博览各种知识,尽可能将文学、音乐、摄影、历史、心理学等其它学科知识引入到美术欣赏课中来,从而使美术课堂活起来。 三、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美术欣赏中,学生往往凭单一印象来欣赏美术作品,但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根据这些,课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与欣赏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再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2.创设欣赏情境,来品味作品的艺术特点。
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某种意味的精神内涵,即意蕴美。在审美直觉这种表层的心理活动刺激了欣赏者的直觉,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从而在欣赏的过程中,欣赏主体受到欣赏对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展开想象,调动相关的各种感觉实行通感,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而进入审美心境。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采用电化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设置情境等“不择手段”而为之,往往事半功倍。如在欣赏时,播放一曲音乐,创设一种艺术氛围,能使学生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的外界的干扰,在浓烈的欣赏氛围中步入艺术的殿堂。
总之,一堂生动活泼的美术欣赏课,除了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更需要有教学的技巧,有能够加深学生印象的活动方式。只有让他们感受到欣赏课的生动、有趣、有意义,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上来,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渴望。美术欣赏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学习领域,美术教师要积极研究、探索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和谐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审美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