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的研究
赵秀娥 2012-11-08
【摘要】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这块主阵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努力使他们尽快适应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中学 思想政治 运用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在教学中不仅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教育的方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肩负着带领学生学会求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重要使命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更加迫切需要摒弃传统的“一背解千愁”的培养“书呆子”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展开教与学,让学生在海量信息社会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方法去重现或模拟认识过程,求得真知,学做真人,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真正提高思想觉悟,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我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是不可逆的时代趋势。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带来一场深刻的教学改革,而教学变革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否则我们的教学实践将是盲目的。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的某种意义;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知识建构起着关键性作用;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总之,这一理论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媒体由“教具”变为“学具”,为学生的自由探索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一理论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政治课教学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二、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整合的实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即是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整合的结果不是产生新的学科课程,而是产生新的教学类型,即数字化学习。
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质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转变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使学科课程教学不只看到学生的昨天和今天,而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随着教育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教室、多媒体和校园网等一批现代化电教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学校安家落户。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也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中学新课程改革下的各个学科中,思想政治课依旧是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尽管政治课的教材时常更新,可读性大大增强,也缩小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但始终跟不上纷繁复杂的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节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一直是动摇学生信念的重要原因,也是学生抗拒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因素。我们运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整合,从内容上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从形式上也可丰富学生的视听,较快和较稳固地吸引学生;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并可能创造新知识,为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认知能力,让每一次政治课的学习都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的特点与原则
课程整合的特征丰富多样,政治课教学采用的手段也就不断地更新,在接受了许多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之下,根据学校已建成的校园网络优势,将宽带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引入政治课堂,较好地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以下就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方面的几个特点和原则谈一点看法:
(一)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例如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学生课前演讲,可以给学生一个热点新闻让学生自主上网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和说明,并自主分析资料与教材原理的关系,锻炼自主学习等能力。
(二)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现在我们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为了使用新的手段而使用信息技术和电教设备,不能把信息技术和电教手段作为教学的工具,使之服务于教学,与课程良好的整合,这是一种错误的趋势。信息不要多,只要精;手段不是越花哨越好,而是越与课堂任务和谐越好。
(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政治课教学可以采取老师协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以及资料的需求方向,让学生自主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学习的长处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四)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学习效果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政治课与网络信息的结合,更加能体现这一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给了学生接受信息的多方位渠道,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很多对于相同问题的不同认识,而政治学科必须利用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既要让学生在个别化学习中能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又要能在协作学习中形成共同的科学的规律性的认识。
五、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的教学过程构想
(一)情景导入。
运用动画、声音、视频等手段,设置情景或利用设问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学生则感受情境,对学习引起目标注意和感兴趣。例如:初中思想政治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课,可以利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录像资料,以第一手的生动情景让学生进入求知者的角色。
(二)自主学习。
通过教师提供的演示平台(例如:authware、flash或校园网网页)为载体,以教师提供的简单资料或直接从网上获取资料为依托,以教材大纲内容为根本研究范围,教师进行简单而必要的提示帮助和设问引导为辅助,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互动的学习和探讨。例如:初二思想政治课中,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首先,让学生从网上查找国家机关干部收受、索取巨额贿赂,贪污等有关材料,让学生根据所查材料展开讨论,使学生全方位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我发展的过程,使教学内容转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性格品质,既掌握了知识又从中受到了教育。
(三)学生练习和交流。
让学生对有关经济、哲学、政治学观点针对有关事例型资料(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或直接从网上获取)谈自己的看法,并发动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从旁做方向性疏导,让学生通过这种练习,达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例如:八年级思想政治有关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部分的练习,就可以这样进行,先从网上找到有关社会最新新闻报道有关这部分内容的正反面报道让学生阅读,并在舍定的虚拟社区里贴帖子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社区一员的身份发表观点。 六、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在农村中学的实施现状
(一)农村中学教师受“考试”“分数”的制约,认为在政治课中引入信息技术只不过是“花拳秀腿”中看不中用,在教学中更多使用的仍是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教师认为这样大密度的课堂教学,既省了劲又使教学成绩好。因此,绝大部分思想政治课堂仍是一只粉笔一本书,全凭嘴上硬工夫。
(二)受信息技术硬件落后的制约,农村中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观念和水平有限,信息技术应用到政治课教学中的次数少,因而信息技术对于中学政治课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展现,信息技术的优点还没有得分充分认可。在我区至今为止计算机教室的配备尚不理想,多媒体教室还只有部分学校装备,大部分学校的校园网则还在远期规划之中。有条件的学校当然可以尝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教学,条件差的学校的教师也只能望“机”兴叹。
(三)受学校信息技术条件和农村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的制约,学生家庭很少购置电脑,学生接触信息技术设备、学习信息技术的条件受限,这也使得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低,对信息技术的认可程度也低,上网查询资料有很大困难,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有较大的影响。
七、我在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教学中的尝试
在近几年的教改尝试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改不是摆花架子,你必须从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其成材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要从实际出发(学生的实际,教材的实际,新课改的目标)实施整合方案,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上表演课而整合。我在尝试思想政治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中,始终坚持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要用在刀刃上,用它的目的是为了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同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自主性教学等教改方法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我想只有这样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才能有发展的活力,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蓬勃的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来完成。体现在课堂上,要求创设与真实事件相一致的情境,抛出与该事件紧密联系、涉及当前学习目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与新知识相关的“真实环境”的重要作用,一旦这样的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确定下来,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随之确定。虽然,完全意义上的“真实环境”是很难在教学中提供的,但在数字化学习中却可以尽可能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创设接近于真实环境的学习情境,即实现“情境学习”。
随机学习模式是随机进入教学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应用于政治课教学的实例,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随机进入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硬件条件。如在学习思想政治模块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一课时,本人就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了“多彩消费”的网页。主页面包括四个选项,每个选项都有不同的具体目的,从不同的侧面去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选项一“生活广角镜”。子页有,社会焦点、消法知多少、消费市场。选项二“经济乐园”。子页有:消费资源调查、恩格尔系数。选项三:“谈理智消费”。内容有:消费原则、在理智消费中从容享受生活等。选项四:“消费新思路”。内容有:消费理念悄然变化、消费观的地方差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等。这种随机学习让学生感觉新鲜,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这个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增,学习效果非常好。
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首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这一课的内容适不适合用信息技术,切忌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如果决定使用信息技术,那么就要思考用什么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并以多媒体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通常情况下,以多媒体形式教学为主,采用PowerPoint(里面可以插播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制作PP无技术上的难题,简单、节约时间且生动形象,是最受老师们欢迎的一种技术手段),flash(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展示一些生活实例,或是把一些深奥的原理用图示展现出来)等。
在讲《依法制裁违法犯罪》的内容时,我将法制教育的录象通过多媒体大屏幕播放,然后学生们分组讨论.布置的课后作业有制作相关的动画课件(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或宣传漫画,学生深受教育。
虽然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在农村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还处于萌芽状态,但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一种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大投入,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必将逐步加快。当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真正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我们的农村教师、学生定能真正做到学以至用,成为信息社会中奋勇前进的弄潮儿。
【1】孟庆男:《论思想政治课的探究式教学》(《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第十期)
【2】王石兰 王钰城:《学校德育最优化整合的实践与理论》百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