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浅谈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李群  2011-03-29

【论文关健词】中学生网络网络道德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网络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现实。中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巨大群体,既是网络资源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网络负面影响的受害者。应当引导中学生能正确对待网络,以抵制网络的各种不良影响,养成文明的网上行为。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中小学校园网的开通,网络已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年龄尚小、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在网络这个令许多成人都惊叹甚至“招架不住”的冲击下,出现了诸如“网虫”“网恋”“网瘾”甚至网络犯罪等新的德育问题。中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中一个巨大群体,他们既是网络资源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网络负面影响的受害者,使他们在网络活动和现实生活中出现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要使中学生与网络隔绝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能正确对待网络,以抵制网络的各种不良影响,养成文明的网上行为。

一、把握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建立相对绿色的监督环境

1.建设校园内部网吧,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学校应当为学生随时上网提供便利,通过建设校园“绿色网吧”,把学生从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在校园网吧里,学生可以及时获取大量知识信息,并通过强有力的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实现学生的道德教育。广大德育工作者可以把德育资源上传到网上,在网上开设道德聊天室,有组织地进行讨论,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2.建立网上德育心理教室。中学生处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成长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烦恼,不少学生一般不愿意与家长或老师交流,因此,建立网上心理教室显得尤为重要。网上心理教室可以设立心理学知识介绍、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心理测试等板块,还可以设置心理热线,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在线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与指导教师交流、谈心,来获得帮助。

二、培养、建立强大的网络德育队伍

1.网络时代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掌握网络德育的方法,及时接收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德育既生动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增强网络时代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学校应当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职和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心理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便联合进行信息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还应鼓励德育工作者建立德育方面的个人网页,由个人建立的网页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让人感到平等而且容易被接受。还可以在网页上提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与中学生网上沟通、对话、辩论、答疑、咨询等活动,使得德育在网上得以延续和发展。 3.在网络时代,学校应打破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服务意识,做到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教师,哪里有问题,哪里就可解决,及时发现,及时教育,防范于未然。

三、利用BBS,MSN,聊天室等开展德育工作

1.学校应当规划和建设好中学德育网站,积极利用好校园BBS,开辟中学德育新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文化活动和各类网上服务,创新德育网站,开辟新的德育课堂。针对某一德育主题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进人其中活动。由于网上交流方便、灵活、自由性强、顾忌少,有很好的保密性,因而可以构成一个相对真实地反映受教育者心声和思想轨迹的独特环境和优势空间;利用留言箱,举办网络论坛,参与网上讨论,及时地开展在线德育,根据所收集的反馈信息,及时形成正确的判断和统一的认识,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反馈意见。

2.德育网站内容既要体现德育性,又要体现生动性。如果一味地把传统德育的说教搬到网上,网络德育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四、开展班级网络活动

1.鼓励学生开展班级结队帮扶活动,通过班干部、学生会干部与网络成瘾的学生结对,一起学习,引导其逐步摆脱网瘾。学校通过开设丰富的课外活动,为网瘾学生转移视线,引导其回归健康生活。

2.形成网络文化“免疫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网德,网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的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五、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配合

克服学生网瘾不能靠学校孤军奋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力量配合,只有以学校为主力、家长为后卫、社会支持为基础,整合多方力量才能保证网络德育的效率。

网络既是一个自由、平等的、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又是一个绚丽多姿的背后涌动着汹涌暗流的复杂世界。网络时代的生活必然有网络时代的教育,中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唤起、培养和保持依赖于良好的监督机制、强大的网络德育师资队伍、网络德育技术平台的支持以及学生自律意识的维持。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