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媒体造星”对中学生的道德导向

杨文清 侯秋丽  2008-03-06

近几年来,媒体造星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其重要表现就是造星节目的大量出台,并迅速得到大众的关注和响应。如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湖南经视的《明星学院》,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华娱电视的《我是中国星》等在一段时间内纷纷上马,并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几档节目都只在地方台播出,却取得了全国影响的效果,网上各大论坛里都有关于此类节目的争论。造星节目的收视率在同档期节目中几乎都是第一名,《超级女声》的负责人说,他们的收视率仅次于央视一套,超过全国其他所有上星台。

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媒体造星运动中,中学生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和最主要的观众群,现在,如果说还有不知道“造星”、“选秀”的年轻人是不可想象的。媒体造星可以说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愈来愈大。那么,媒体造星运动对中学生的道德导向的影响,就是我们应该重视和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就此问题深入探讨一下。

一、媒体造星的特点及社会意义

1、媒体造星的特点

A、来势凶猛

媒体造星可以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占据了人们的视野和心灵。前几年,人们对于媒体和明星的态度还是敬而远之的,仿佛在一夜之间,造星类电视节目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许许多多的做为普通大众的邻家男孩和女孩,便一个个在电视、电台上露脸。造星类电视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一下子就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B、节目形式灵活多样、新颖时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造星类电视节目虽然说节目的功能和目的都很简单,但是节目的形式却是千变万化的,唱歌、跳舞、小品、武术、特长等,只要你敢秀,什么都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因此在青少年中流行什么时尚的东西,造星类电视节目上就能够看到什么东西。节目形式灵活多样,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淘汰,最后留下来的就有下一场表演的机会。和传统歌手大奖赛不同的是,这种节目是真实电视+比赛,初选阶段有大量走调或长相不佳的选手,他们被评委批评得体无完肤,刺激了观众的观看快感,这是照搬美国的做法。而决赛由于是当场投票淘汰,往往有一些煽情场面出现,也能让观众落泪,又有近似于《艺术人生》的效果。

C、参与性强

媒体造星节目的最大特点是“零门槛”和“海选”这两种形式,它们的报名表上惟一要求就是“年龄超过16岁的业余选手”,有的甚至对年龄也没有硬性规定,从小学生到70多岁的老太太全部涵盖,这就保证了观众的基础面宽。参加初赛的选手少则上千,多则上万。《梦想中国》的报名只持续了不到两周,就有一万多人报名,每个人有大约30秒的清唱时间,这个阶段叫“海选”,意寓大海捞针。然后采取逐级淘汰制,复赛由评委决定,到了决赛完全由观众短信投票。

D、对青少年影响较大,吸引力强

造星节目的观众有30%在15~22岁之间,剩余部分超过30岁的也不多,因此青少年是做明星梦的主要群体,每个人都有过当明星的愿望,只是过去提供的机会太少。十年前,央视的全国歌手大奖赛是业余歌手向上的最快阶梯,几乎所有一线歌手都出自这个比赛,但是近几年,它推出的冠军已经难以获得关注,歌手成名就需要有新的途径,因此媒体造星便成了广大青少年成就明星梦的最好平台了。

2、社会意义

A、代表了青年一代的追求和喜好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在体格与脑力增长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加上性意识的萌动,使他们试图摆脱父母、家庭的影响。获得人格上的独立。标新立异成为他们行为的风格。目的是形成与长辈的区别,借以走出对父母感情的依附。而媒体造星却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这样的舞台,使他们能够光明正大地展示自己,而且还有一举成名的机会。

B、青少年休闲娱乐的伴侣

正如一个同学所说的那样,看造星类电视节目使我和电视的距离更加接近,使我的心灵视野更加开阔。大家在一起谈论正在热播的电视节目,总之是很快乐的事情,而且由于造星类电视节目的存在,广大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娱自乐不仅可以娱乐别人,而且还可能有更好的出路,参与节目的青少年在节目中充分表现自我的形式,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和喜爱,使他们的感到轻松、愉快和满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C、缓解生活压力的工具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道路上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加上青春发育带来的困惑和学习难度的不断提高,使大多数青少年身心疲惫,他们需要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调节情绪,消除疲劳。而媒体造星却给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增加了色彩和调味剂,一个人或几个人欣赏和谈论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对紧张的情绪是一种有益的调节。尤其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能够使自己的精神放松。

D、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在媒体造星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引起青少年的共鸣和向往,激发青少年的热情。而且在造星节目的表演和竞争中,往往以一定的文化形式做为其载体,如歌曲,舞蹈,绝技等。而文化的属性必然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如建立自信心、珍视朋友、了解生活的意义,感受社会责任,扩大视野等。

二、“媒体造星”对中学生德育的正面导向

1、 提高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

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先导,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基本条件。道德认识,不但懂得应该怎样做,而且明确为什么这样做,把自己道德行为的选择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不能进行正常认识的人是不可能形成品德的。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水平总是制约着他的修养水平。而道德意识水平的高低和个人所喜欢从事的事情有很大的关系。而媒体造星运动在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A、 提高对娱乐行业的理性认识

中学生参与和观看造星运动的行为和过程,使中学生能够从中对娱乐行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消除对明星的盲目崇拜,加深对娱乐行业的从业规则和游戏规则的认识和了解。在以前,中学生的心目中的明星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而现在,在电视和媒体上表演的或许就是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你的家人,甚至于就是你自己。对明星生活的接近,再加上自己对于娱乐行业的运作方式以及各方面的认识,使广大中学生对于娱乐行业有一个正确的理性认识。

B、 对成功和失败的初步认识

据资料显示,报名参加“超级女声”和“梦想中国”的人数都达到了一万多人,而冠军只有一个,入围者也仅仅只有几人或者几十人,对于绝大多数参与者来说,都必须面临被淘汰的命运。绝大多数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选择了坚强。很多参加过的同学都表示当时很难过,但不会放在心上,这对于青少年是一种磨练,也锻炼了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为数众多的中学生观众还能够从别人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树立正确面对成功或失败的态度。

2、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一般在认识基础上形成,是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德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如对善良的歌颂,对正义的崇敬,对人民和祖国的热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厌恶、憎恨等。情感在品德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

3、在道德意志方面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

所谓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常表现为意志活动,即为实现个人确定的道德目的而严格要求约束自己、压抑不随意冲动和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行为。道德意志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决定采取的道德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

参加了造星运动过程的同学绝大多数是以失败而告终,有些甚至还被评委或观众批评的体无完肤。而未能参加的同学也能够感受到失败的浓烈气息。看到别人的失败,以及竞争的惨烈和残酷,加深了对挫折的理解。

三、“媒体造星”对中学生德育的负面导向

A、 认知方面,容易形成“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名利为刺激手段容易产生享乐主义思想与审美观的庸俗化。

对于中学生来讲,对事情的认识还比较片面,从我们身边的中学生成功的例子中不能正确汲取营养,而是产生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别人不学习,成功来得很容易,仅仅凭借会唱几首歌就能够赚很多钱。认为这个世界上,成功完全在于机遇,而不是在于自己的努力。

各类“造星”活动对学生的诱惑,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同时还有物质上的。“造星”活动打出招募的幌子上写着: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有演唱潜质的人,不限男女,不论年龄、地域,只要想唱,只要敢秀,就有可能被命运垂青,一唱成名;同时还伴有房车、30万元奖、横跨欧亚非免费之旅。面对这样的诱惑,别说是未成年人,成年人都难以自持。

B、情感方面,因为受挫折而形成不良情绪,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过早地体会到失败的滋味,使部分学生产生不良的情绪,从而影响自己的人生目标。仅仅只是几十秒钟的歌唱,有些评委就对一个人的一生下了肯定的结论。认为这个人不能从事艺术,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甚至于说是可笑的,因为人的口味不同不说,几十秒钟又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再加上一些“造星”类节目看起来极为粗糙,某些电视台为了追求所谓的时髦和另类,一些评委在比赛现场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地表现出低劣的素质,与艺术工作者的称谓相去甚远。

C、信念方面,产生对成功的错误认识,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信念,诱发超越年龄的需求。

中学生面对着少数同龄人看起来是轻易地就能成功,而与自己成功道路上有可能遇到的艰辛进行对比,很可能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从而不能正确认识人生的目标,和坚持正确的人生信念。

D、意志方面,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

如果参与节目的准明星们对面临的挫折和不良因素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或者不能用正确的认识和心态来对待的话,就会对他们的意志形成巨大的冲击,对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于没有参与到节目中的青少年观众来说,面对节目参与者所表演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节目,这也想学,那也想去模仿。结果容易养成做事情三心二意的习惯,对于自己确定的目标不能善始善终,面对越来越多的机会,显得无所适从,准备不足。

四、中学生德育工作在媒体造星对中学生道德影响中的对策

媒体造星活动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在于它抓住了大众对于明星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和情结,即对明星的欣赏、羡慕、崇拜、向往之心。大家都喜欢明星,渴望成为明星。通过媒体造星这样一种节目形式,使大众能够与明星接触,体验明星的成功之路,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明星,从而达到吸引观众,提高媒体影响力和形成媒体经济的目的。

而对中学生的德育影响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之一。如何控制媒体造星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控中学生的道德审美心理的形成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媒体造星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讲就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但是青少年对于媒体造星活动总体上是认同的。而且在近期内,媒体造星对青少年的影响仍然巨大,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种现状,同时一定要拿出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减少它的负面影响,扩大它的正面影响,让媒体造星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历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1、 理解而不是责备

媒体造星活动能够取得中学生的认同与赞赏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因此对于任何否定与封锁广大中学生对于媒体造星活动的热情的做法与措施,都会遭遇青少年的强烈不满与反对。可以这样说,媒体造星活动现在已成为青少年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我们对青少年酷爱媒体造星活动的情况应该多给以理解与宽容。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正面影响往往会大于负面影响,而不能把它看成是洪水猛兽,父母和老师都不应任意地干涉孩子对自己喜欢的活动。

2、 正确引导而不放弃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和教师对于媒体的影响采取的措施就是堵。一旦堵不住,便选择了放弃,听之任之,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对的。媒体造星活动带给青少年的东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不能给予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去了解体会。从青少年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为他们考虑问题。从而更好地了解青少年学生的具体需求,包括物质上的或者情感上的。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媒体造星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正确引导。

3、为中学生的德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对于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加强管理和控制,在正常娱乐大众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应加强自律。各级电台、电视台一律都要开设和办好少儿专栏或专题节目。全省各级电视台的所有频道在每天23时以前不得播出含有展示暴力、凶杀、恐怖等内容的涉案题材电视剧、电影片。

(2)对于社会和教育部门,加强正确引导和宣传,形成正确的导向,关爱在行动。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革命旧址、旧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

经过努力,使全省所有县(市、区)都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成省市县三级联网的网吧监控管理平台,全省所有营业性网吧都要落实零时切断信号接入、终端设备安装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等强制性措施。

4、学校教育要切实做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

(1)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核心位置。”加强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解决理论指导的问题。要构筑青年一代正确的理想信念,就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和教育未成年人。

理想信念教育应该根据未成年人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结合未成年人身边的人和事,以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如对袁隆平院士的宣传就会使广大青少年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

(2)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要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使未成年人充分了解革命历史,自觉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和洗礼。”

(3)道德品质教育

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各级学校要树立系统教育的观念,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潜能的全面开发与培养。

(4)心理素质教育

“我们要密切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及时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前要特别关注三个方面:培养未成年人坚强的意志,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挫折与磨难教育,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真实的艰苦环境、恶劣条件,让孩子自己去克服,战胜自我,磨砺意志;培养未成年人快乐情绪,摒弃“以成绩论英雄”的成才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减轻课业负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性格,在平时的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对孩子进行性格塑造,教育和引导孩子热爱集体、热爱生活,善于与人相处、乐于与人交往,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真正做到自尊自信,友善开朗。

(5)社会实践教育

“未成年人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充实、鲜活;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认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

当前,未成年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弱。一些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社会调查和劳动锻炼,以致于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民情,不了解家庭的实际困难,不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内涵。

要求各级学校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开展实践活动中的作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引导学生到工厂、农村、街道、军营、企事业单位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性活动,培育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5、引导中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教育,进行德育主体性的培养

除此之外,对于中学生来讲,自已才是形成正确道德思想的主体和关键,随着学生年龄和才智的增长。他们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及其在德育上的主要体现——自我教育能力,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而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所构成。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一个人只有能够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时,他才能进行自我教育。而自我调控能力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觉调节控制自己思想与行为的能力。它是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机制。最不容易的就是自己战胜自己。我们要教育学生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志趣与性格,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因此中学生自身还要加强理论的学习,世界观的培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