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的整合
曹进增 2012-11-06
【摘要】 所谓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自主性 合作性 信息技术 政治教学
中学生学的科目多,如果科科都把大量的自主学习放在课外,学生是无法承受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有二:一是看教师“导”的水平,二是学生自主安排的能力。教师要求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一要精,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二要切合学生水平。换一个角度想想,假设自己是学生,能不能完成。“导”得好了,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那他一定会自主安排了。长期以来,社会中的人们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认识都是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这是学生上政治课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注重改进教学方式和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赋予时代性。随着电脑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出现,为完成这一任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不仅为我们的政治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通过具体实践,笔者努力从课堂入手,改变以往通篇政治理论的讲授,遵循生活逻辑,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让政治的大道理从此不枯燥。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大信息,全方位和高效益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走进思政课堂,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使静态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历史和现实的限制,激活了学生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缩短了认知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专门在政治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和科学研究的情境,提供给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尤其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自主性的学习是有机地把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种方式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兴趣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得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习惯:
一、创设情境,把教学融入学生生活。
当前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有冲劲,个性强,自立意识较强。结合他们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以及生活、学习的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往下学。另一方面也同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并能把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生活中。此时教师的角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他只是一个教学设计者、指导者,
二、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当前在社会中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互联网内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而自己的孩子又缺乏较好的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因而互联网在目前不用好过用。这种观点似乎是在告诉人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资源,谁就可能取得制胜的先机。因此,我们是大力提倡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这种先进的学习手段和工具。目前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就是要建设好一个主题学习网站。主题学习网站是学习者开展自主性探究学习的主要学习平台,它应该包含了教学设计中资源组织、媒体设计、反馈途径、评价策略等因素,是老师——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制作的为学习者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学习资源及交互环境的网络导航环境。由于学生信息素质还处于培养阶段,老师可以为学习者做一定的信息代理工作——从书本、画册、音像制品、各类教学资源库以及互联网络中预先为学生收集整理好部分资源以供学生学习使用,并切实做好导航工作,使学习者能方便使用网络资源。另外主题学习网站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连通Internet的导航栏目、可供学生使用的搜索引擎以及BBS论坛、聊天室等用于集体研究、探讨问题、发布观点等的及时反馈工具,从而方便学习者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范围也相应地扩大,针对出现的问题,通过BBS论坛、聊天室和邮箱进行交流和沟通,形成一个较好的合作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三、自主探究,注重过程。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自主性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自主性的探究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尊重事实,客观、审慎地对待批判性思维,理解、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关注好的事物等。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为实现这三个目标,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案例:在我们学习了课本的相关基础知识之后,针对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表现出来的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来提高笔者国企业的竞争力呢?这个问题,在我们提出来以后,一些同学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但考虑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为了让他们再多些发现问题,我们决定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查找资料,进行分析论证。
实质上我们主要是让学生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或利用互联网,独立地完成了任务,或是分成小组,共同合作,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甚至有同学直接到企业中去进行社会调查,如到国外的知名饮食店、服装店和超市等等调查,用具体的数据分析来进行论证。这一次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学生认识到很多过去没有认识到的问题。首先,在这个自主性的探究过程中,很多同学发现了原来我们也有很强的大企业,也有做得很好的知名品牌,但与国外的企业相比,依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其次,也有部分同学下定决心要以振兴民族的产业为已任。体验过程是一种成功,是一种收获,更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式。合作性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合作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要培养这种能力,我们是通过活动式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相结合的。一个班集体是一个统一的作战的团队。要使这个团队的整体力量发挥到最大,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合作。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①游戏竞赛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策划者,规定一系列的游戏竞赛规则。班级学生以“获胜”作为合作小组的共同目标。组员自己商讨如何获胜的办法。在商讨的过程中,每一个成员都将小组的共同目标作为自己全身心努力的方向,即便是那些平时在集体中不受重视的平凡者,也同样有着说话和展示特长的机会,他们从小组成员对自己的肯定中得到认同,从而进一步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由于竞争是在团体间而非个体间进行,因此,每个成员都能从其他人的成功中得益,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使伙伴间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和谐。②分层记分法:这是一种小组合作学习最常见的形式。首先,学生以学习能力异质的五人为一组,教师给学生上一堂课,共同学习掌握所学材料。要求学生不光要给出答案,还要充分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和锻炼相应的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期的最后,学生们进行小测验,测验由各组员独立完成。 老师将小组中的成员分数累加起来,构成小组总分,以此决定胜负。在这个过程中,组员会相互鼓励,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因为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小组获得成功。③互补拼接法:每个学生个体的特点不同,认知水平也有差异。在合作活动中,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现象,让学生以优带“差”,激“差”学优,取得共同的进步。这种方法在使用前可先将合作小组内成员按兴趣、特长等分层,但不能限定学生,更不能贴上“等级标签”,避免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情绪。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为合作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取长补短,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发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变得乐观、好学,这不仅对形成虚心好学的品质大有裨益,还使学生在合作活动过程中重塑了自我形象,使其在人际交往等社会化过程中更容易被同伴接受。④在互联网上,通过BBS论坛、聊天室和邮箱进行交流和沟通,把学习的空间由教室扩大到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地方。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情,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进行必须地疏导,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在进行合作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的问题:1.合作活动中,应注意避免因组员意见不统一、分歧太多而造成的时间、精力上的浪费。2.在合作活动实施过程中,小组内同学的交流相对小组间的交流多,难免会造成各小组的小集体主义倾向,这对班级大集体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应该注意避免。3.应指导小组中分工明确,千万不能出现搭便车、责任扩散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契机,它给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舞台。
当然,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在与政治课整合的过程中,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
多媒体课件,必定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运用多媒体课件,只是为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达到恰到好处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有很多的感触。有的老师的多媒体课件,一味地追求音像、多媒体效果,眼花缭乱,有牵强附会之闲,如:时政报道过多过长过杂,呈现凶暴画面等;总之,一边教学师生在互动,一边播放与教学并无多大关联的歌曲(由于多媒体课件设置不当或者教师操作不当,歌和曲的声音压过了师生的教学活动)。笔者认为:无论什么教学手段,一定要记住是为教学服务的。特别是思想政治课,多媒体课件选材上,一定要考究。2、政治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更应注重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多媒体课件,不是简单地重复教材。多媒体课件设置,要富有创意。要加强课堂理性思维活动的引导,培养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启迪学生多角度想象空间,活学活用。教学对象是接近成人的中学生,学生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不容简单重复教材,更有者一堂课几次全体学生齐读课文(确实需要,偶尔恰到好处,可取)。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提纲索引、补充教材(帮助理解教材的成语典故、恰到好处的声、象,表格、图片或者能说明问题的材料等)以及课堂各种能力训练的材料和题目。总之,多媒体课件能省的要省,不能因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冲淡教学内容,要环环相连,逻辑推理要强,极富哲理性。3、多媒体课件宜简不宜繁,宜粗不宜细。多媒体课件,要留各种回旋的空间。太巴实了,也就没多大用了。多媒体课件设置得太周到了,课堂容易僵化。况且,政治课的材料极富时政性,材料过多了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扶手,用得甩得,有它更好。制作多媒体课件,更多考虑多媒体课件的实用性,引用材料尽力避免昙花一现的背景时政,选择大众化家喻户晓的、相对持久的、精当的。4、多媒体课件更应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
多媒体课件的设置,仍然要遵循教学规律:特别要贯彻启发性原则,打开学生创新的智慧,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更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正确理解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恰当地引进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政,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对融会贯通活学活用很有好处;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养成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因材施教的原则,实用性原则,都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失时机的使用。关于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这并不是孤立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
总之,教学媒体始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物质手段或工具。无论如何都不能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目的在于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创新学习的主体。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