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未知 2009-01-03
摘 要:从教材、实验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办法等四个方面对大学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恰到好处的实验内容、交叉学科的综合实验、课堂七步教学法和规范化的操作考核制度可以全面提升本科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七步教学法;综合实验;操作考核
一场实验考试下来,总能听到不少老师抱怨: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差,问这也不会,问那也答不上来,他们基本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造成上述不能令人满意的结果的原因很多,除了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材的选取不合理,学生的家庭背景、心理状态和临场发挥的差异等等因素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作怪。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化学实验课教学进行改革。
一、摒弃“依纲靠本”的观念,编制符合校情的实验教材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学中有一种很流行的观念,叫“依纲靠本”。意思是说,教师教书要依据大纲,不能离开课本。课本等于全部教学任务,教师教课、学校考试都不能超出课本范围。这样就使教学内容和育人目标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圈子之内,教师和学生成了教材的奴隶。不难看出,这种对教材的使用方法是应试教育课程观的产物,直接妨碍着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教材内容的老化、脱离实际等问题也日渐突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立足现实,结合校情,自编了一本“实验化学”教材。该书是我们教研室多年工作的智慧结晶,体现了时代精神。时代在变,实验内容也应作相应调整。如今年在新开设的实验项目中就增设了“纳米ZnO的制备及表征”等内容,这些实验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最新成果,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现代高科技并不是那么神秘的,它们就在自己身边。
二、打破学科间“条块”分割格局,引进学科交叉的实验内容
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特点,也就有各自的实验教材。这些实验内容专业性强,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但对学科间的联系缺乏衔接,这是传统的实验教材的通病。而涵盖学科交叉的综合实验,可以更好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在选择实验内容时,我们一方面注重基础实验的开设,另一方面还增设了复合型实验内容。如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我们增添了“酪氨酸酶的提取及性能分析”等实验内容,该内容将“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好几个学科交织在一起,能够使学生思维得到综合训练。
三、改革传统实验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实验课是“教师讲授—学生实验—报告书写”三段式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多年的执教经验告诉我们,该法易滋生学生的惰性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笔者就实验教学的方法作过多次尝试,认为学生课前预习、教师精讲、示例、设问、提示、研讨和评价等七个环节综合实施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前预习是前提,没有充分的课前预习,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实验的目标性就不强。教师的精讲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重点内容重点讲,实验仪器操作要进行示范。授课时,应多增加设问内容,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当学生答不出时,不要直接给予答案,而要采用点拨的方式加以暗示,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遇到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时,要用委婉的语气加以引导,而不应过分指责。如使用托盘天平时,有些学生非左物右码,而是右物左码。笔者看后不觉有些好笑,只是小声地说:“同学,一次性将被测物放在左面,用右手取放砝码不是很顺手吗!”学生听后,似乎悟出了一些道理,笑着说:“老师,我明白了,这样规定原来是为了操作方便呀!”此外,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而这个时候,正是考验每一位学生的最好时刻。学生必须面对现实,冷静地、细心地、有条理地、具体地分析每一个数据和结果,观察和回顾每一个具体实验过程和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详细的整改意见,不断修正实验方案,以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改进,都必须十分谨慎和小心,不能有半点差错,否则将会前功尽弃或者误入歧途。
实验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的课堂“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迷途中的“向导”;而学生则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的机器”转变为在和谐、宽松环境中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只有这样,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归纳能力才会得到提高。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做到“四个不轻易”。即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结论,不轻易中断学生的争论,不轻易给学生“正确答案”。让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与教师打交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
实验完成后,学生要完成实验报告。一些老师要求报告内容的结尾要完成课后的思考题,而笔者则认为分析实验的成败与得失更重要。因为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校开设的大学化学实验我都指导过。对有机化学实验,要分析影响产率高低的原因;对分析化学实验,得考虑引起各组平行实验数据差异的原因,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抑或是方法不当所引起的;对物理化学实验,应从温度、操作熟练程度、样品的浓度等各方面考察实验结果与实际发生偏离的原因……。
学生作业上交后,应认真及时地全批全改。强调及时,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实验信息才能得到及时反馈。事实证明,及时的反馈比迟到的反馈效果要好得多。作业批改完后,对完成好的同学,该鼓励的就鼓励,不足的地方找学生当面谈清楚。这里的“当面”也十分重要。我曾见过不少学生拿到下发的作业本后,不是随手一扔,就是放在书包里,仔细看阅者并不多。
四、改变传统实验考核依附于理论课考核的做法,积极探索和完善实验操作考核制度
传统的大学化学实验课考核依附于理论课考核,理论课成绩愈高,其总体成绩就愈高,据此根本无法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做出评判。我们教研室多方积累,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操作考试体系,即教师先准备好十来个操作试题,试题内容有学生做过的,也有未开设过的实验,学生抽签确定考题,然后由一个老师监考一个学生。考试期间学生可以看阅教材和参考书,教师则按预先设定的各操作的评分标准,根据考生的操作及数据处理,现场评分。这一举措对规范学生的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通过编写教材,选取恰当的实验内容,全面落实七步教学法,完善考核体系后,一个学期下来,笔者所带过的班级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改观:他们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大多在良好以上,有两位同学还被选派去参加了湖北省大学化学实验操作竞赛。
[1]周济.服务于新型工业化发展,贡献于中国现代化事业[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
[2]张智钧.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改革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5(6):81-82.
[3]周锦兰,张开诚.实验化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吴援明.促进科研与教学和谐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27-29.
[5]周跃红.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l,24(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