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关联

张文彬  2012-07-12

摘要:新课改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拓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素质教育

化学实验以其合理的设计方案、验证性和探索性相结合的实验过程、直观明显的实验现象,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起着独到的作用。通过实验,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下面就如何在化学实验中进行创造性教育进行论述。

一、转变思想,构建新理念

1.形成科学精神的素养。化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实验的育人功能。在实验教学时,要求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操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谦虚谨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当实验现象与自己的预测不一致时,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查根究底,塑造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2.要改变对教师的认识。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应该清楚在教学中自己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参谋者、引导者,要正确地对待学生。教师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要注重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课程;要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3.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当学生获得实验成功的体验时,会感到学习快乐,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只要有机会,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表示赏识,表扬他的成功或努力,使学生经常获得愉快的体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成功教育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哪怕是微小的,也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 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资源,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1.在实验中探索新知识

教师应具有保护学生创新心理和创新精神的意识,是学生形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在实验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拓宽实验思路,使化学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支持学生在实验中萌发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去探究事物的本质。例如在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之后,我们在学习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可以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进行如下设问:(1)制取氧气的装置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否只能用于氧气的制取?是否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2)制取一种气体,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信息?(3)如果实验室没有稀盐酸,可不可以用硫酸代替?(4)若没有碳酸钙,该用什么药品代替?经过动手、动脑,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独立思维能力。 2.变演示实验为学生设计性实验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演示实验中,可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使之变为探究型、设计型、科研型的实验。例如:在关于溶液的导电性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给出所需的药品和仪器,然后让学生自拟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物质的导电性。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安排:(1)学生自拟实验方案;(2)学生详细设计实验操作过程;(3)师生讨论、评价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独立探索、研究,虽然时间可能长一些,但在操作中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解决实验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提高了学生独立实验和学习的能力。

三、注重对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创新

探究的目的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探究性的主动求知,这是学习过程一种质的突破与飞跃。探究式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化学学科的各部分知识、技能、技巧相互渗透、融会贯通。

四、加强练习和辅导,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步是通过做练习题,全面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练习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消化和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练习方法多种多样,除了在课堂上提问、填写预习提纲中的问题外,我们还坚持有计划地布置定量的课外作业加强练习,每课后留2-3道习题。对书本上的习题通过不同方式的处理,每节课至少批改一次作业,作业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和有关双基方面的知识缺陷摘录下来,进行综合分析后,个别的问题个别解答,普遍性问题就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辅导课。根据学生练习中的问题,通常要上好三种类型的辅导课:示范问题课、习题答疑课和考核讲评课。在这些辅导课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题意、考虑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格式、方法和步骤等,并注意逐步培养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中学化学中有许多体现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实验,作为教师应深刻领会课标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主动实验、仔细观察、积极思维。长此下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然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对待科学的创新意识和态度也将会逐渐地形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是未来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