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李白诗歌中的道家思想

王倩 周仁富  2022-02-03

摘要: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文采斐然。这样的李白,当然是希望自己的才华得到施展。李白比普通的年轻人更加傲慢,更加目无尊长,这也是李白日后频频碰壁的原因。随后为了引起皇帝的注意,他开始了游仙生活,开始接触道家思想,然而道家思想并没有完全被李白吸收,而是赋予了李白以一种清高和傲气,让他的诗歌有了别样的气质。

关键词:李白;诗歌;道家思想

作者简介:王倩,内蒙古乌海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2016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隋唐文学;第二作者周仁富,贵州水城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2017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隋唐文学。

[ 中图分类号 ] :I20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2-2139(2018)-23-073-01

道家是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哲学体系,道家的基本思想表达了我国先民对天地人的简单的唯心理解。后来,道家渐渐地吸收了来自儒家和佛家等各方哲学的理论与思想,逐步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家。李白的很多诗歌中都有道家的内容,如下: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这首诗作于李白三十多岁的时候,那时他第一次上京在朝中寻找差事受挫,后来他寄怀于山水,去太白山游玩了一番。不过,在这里也可以说:李白的这种道家思想是暂时性的,每当他在现实生活中有任何不如意的地方,他都借用强烈的出家思想来宣泄情绪。过后,深入骨髓的儒家入世思想又占据了他心灵上的高地,他便又回到现实生活中寻找做官出仕的可能。

这首诗分三个部分,前两句写景,描绘了太白山的巍峨景象,“邈尔与世绝”一句已经透露出了诗人倾慕这样与世隔绝的高山,想像这高山一样绝世独立。中间写自己看到了一个仙人,仙人传授了自己“炼药说”。最后一句说明了自己的心境,永远不和你们这些凡人同伍。牢骚愤懑之情溢出纸外,这是诗人对现实不满,企求在虚幻世界里能够得到解脱。

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淫。彼美佞邪子,婉娈来相寻。一笑双白璧,再歌千黄金。珍色不贵道,讵惜飞光沈。安识紫霞客,瑶台鸣素琴。

这首诗也是李白清高自诩的诗歌。“紫霞客”即指“仙”,因为“紫霞”本指紫色的云霞,“仙”会乘云踏雾来去,进养内丹,修炼长生之道,所以“紫霞客”平时也代指“仙”。李白的诗中的此类“仙”不是代指自己,而是代指自己的伯乐。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平时的凡人肉眼凡胎岂能认识“紫霞仙”呢,他们从不因声色沉迷动心,放下自己的修行。李白此时已经认识到了道家只是向上走的一张皮囊,他在诗中积极地运用道家的词汇,用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华美的内在,而不是只看重那些有着虚伪的外表的人。

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

这首是李白为数不多的表达爱慕之情的诗歌,当中的青鸟是道家中的形象。

七月七日,上(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西王母至,有两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上面说汉武帝时,一天有一青鸟从西方至飞上大殿,武帝问东方朔这是什么意思吗,东方朔回答说是西王母要来了,没过一会儿,西王母到了,左右各有一只青鸟侍奉身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鸟相当于是西王母的使者,向汉武帝他们传达西王母即将来到的消息。后遂以“青鸟”为信使的代称。

这首诗写一种相逢情形。“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李白说自己拜谒过皇帝之后离开皇宫。“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谁家的貌美女子坐着宝马香车,仿佛神仙一样。“疑从天上来”,这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李白的一个惯用写法,他特别喜欢“天上来”这个词,因为他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天上来的,最终也要回到天上去,看到佳人,便也疑惑她是不是也是从天上来的。“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是把佳人比作云中的月亮,李白最喜欢的就是月亮,遇到佳人,就把人家也比作月亮。但是,这场艳遇在李白的笔下却显得十分偶然。“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李白感到很伤心,见了一面之后就再也没有遇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首诗,应该也不单纯的指代男女之情,李白心中的郁郁之情,应该会找着任何一个缝隙喷薄而出,他也熟知屈原的香草美人那一套,甚至有时候将自己也与屈原比肩,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李白的失志之意,而这个美人,他只见了一面,就再也没有相亲过。

综上所述,李白的道家思想是披在他自己儒家思想上的一层外衣,李白想借着道教入仕,对道教知识也掌握得很全面,但是他的思想本质还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探索李白的道家外衣,一定不能忽略李白的儒家实质,这样才不会对大诗人形成误解,才能更好地理解李白所生活的那个朝代和李白的诗作中的真正含义。

[1]安旗.李白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2]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 [M].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3]安旗等.李白全集编年注释[M].成都:巴蜀书社.1990.

[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5]王运熙.李白精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日]松浦友久.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