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中职学前教育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的现状

贾海燕  2021-01-29

摘要: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发展,对于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产业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却是说的多做得少,理论多行动少,之所以会造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分离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对“职业精神”传授的忽视,传统观念、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个体因素等都阻碍了“职业精神”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融合

幼儿教育应自小开始,为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肩负着幼儿教育的重任,当今社会幼儿教师需要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软硬实力”,更好地满足企业及社会对高素质高职人才的需求。因此,研究并搞好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发展,对于提升中职教育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高我国学前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学校开展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培养的现状

根据针对学校开展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在融合力度、实践活动是否丰富、效果考核评价重视程度、宣传是否到位、教育效果、和社会、企业、家庭对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重视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者融合培养多停留在制度、规定等应付层面上,而具体实施时措施落实不到位。在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培养融合的实际操作层面,约有 60% 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涉及了职业精神教育,但融入的程度仅为一般。当前职业技能的考核要求、考核标准与规范较明确,而职业精神培养方面的考核并没有受到重视。少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职业精神非常熟悉,进一步访谈了解到,参加过企业顶岗实践的三年级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识相对较多,其余年级学生并未深入了解其内涵、意义和要求。教师对学生职业精神表现感到满意的仅占 23.18%, 87.05% 的学生都认为社会、企业、家庭对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同,它们都重视职业技能,而忽略职业精神的培养。

2. 对于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培养存在的误区

从调查和现实表现看,对于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培养,一视同仁,同步发展,在各个层面都存在误区,具体表现如下:

2..1 对职业人综合素质认识不够,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素质要求认识模糊

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同为职业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是培养职业人的重要基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是顺利实现从准职业人到职业人角色转化的关键。所谓职业人就是参与社会分工,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等,并能够通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获得其合理报酬,在满足自我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这样一类群体。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熟练幼儿园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基本的学前教育知识,运用理论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尊重和爱护孩子,明确学前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挖掘孩子的学习潜能,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并对幼儿教育工作能够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

然而现实中,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知识面太窄、专业技能不精,尤其在实习中实践能力不足,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心理,缺乏服务意识和吃苦精神。这充分显示出企业和社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具体严格,但是对于职业精神的认识上模糊不清,要求上只停留在浅层次,具体操作更是无迹可寻。

2.2 学校教育存在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割裂分离现象

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都是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中职校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培养相互割裂,二者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它们不相隶属,各自为政。专业课程、技能课程是职业技能教育的主要载体,而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等则并没有专门的课程体系或教材内容,知识点较为零碎,很难为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培养提供支持。除此之外,虽然部分中职校的领导也多次强调职业精神教育,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工作重点仍然是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精神教育处于次要地位,甚至被边缘化,中职校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难以有效结合,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社会、企业、家庭消极因素对学生专业精神良性发展的影响

(1)社会因素。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思想教育工作滞后,诚信危机、道德水平下滑,这些社会问题不可避免地给中职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削弱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因此在价值观上发生混乱、模糊、偏差甚至错误,从而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重技能、轻精神”仍是社会评判人才的现实存在,干扰了学生良好职业精神的形成。

(2)企业因素。企业受利益驱使,为追求生产效益,技术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单纯追求人才技术,忽视学生职业精神,致使技术型人才的职业精神缺失,出现缺乏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差等问题。

(3)家庭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对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综合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它主要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实践活动来完成,然而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中职生多数父辈文化程度不高,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层次低、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现象;存在过分溺爱,孩子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现象;存在高消费、自私自利现象,导致中职生职业精神方面严重缺失。

总之,在现代教育背景下,针对中职学前教育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培养尚存在认识不够、相互割裂、“重技能,轻精神”等现实存在,严重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软硬实力”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以中职学前教育为依托,以职业精神为引领,通过改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从而把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进行有效融合,构建培养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双向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尽快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现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突破。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中等专业学校)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