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汪恕城水利学术思想述评

姜文来  2006-02-15

摘要:汪恕诚自1959年就读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水工专业以来,与水利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长期从事水利有关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对我国水利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经过认真的总结和思考,逐步形成了富有一定特色的水利学术思想。下面仅就汪恕诚1999年3月至2004年9月期间水利学术思想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汪恕城 水利 学术思想

1汪恕城水利学术思想概述

汪恕城水利学术思想丰富,已经初步形成框架体系,可以用以下简图来表示。

图1 汪恕城水利学术思想框架体系示意图

在此思想体系中,思想的根基是对水利发展的定位。汪恕城认为水利要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五个需要,即饮水保障、防洪安全、粮食自给、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新世纪,人们对水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认识论上出现了九个转变,要适应五个层次、九个转变的需求,根本的途径是要实施资源水利,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水利理论基础是水权和水市场,要实现资源水利,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流域统一管理与准市场的结合是实现资源水利的体制保障。上述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在每一方面,汪恕城都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下面仅就汪恕城一些重要的水利学术思想进行概要性述评,主要包括资源水利、水权水市场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利学术思想。

2、汪恕城重要水利学术思想述评

2.1 资源水利思想述评

1999年3月30日,汪恕城在中国水利学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表了《实现由工程水利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作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首次提出了资源水利的概念。同年5月29日,在黄河水利委员会机关职工大会上,汪恕城结合黄河治理对资源水利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阐述。2000年4月7日在中国水资源论坛上,汪恕城做了《资源水利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基础》的报告,2002年9月26日在《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汪恕城发表了《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理论基础和体制保障》,对资源水利进行了进一步总结和提高,至此,经过不断地完善,资源水利的思想渐渐成熟。

资源水利就是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具体地概括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水利的提出,就是强调资源管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资源水利思想提出以后,在学者中产生了不同的反响,个别学者认为将资源水利作为水利发展的一个阶段并不确切;有的学者认为资源水利是一种新的理念,应该大力支持和探讨。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是学术自由和繁荣的特征之一,通过争论、探讨和实践检验,对水利的认识更加客观和深刻。

自从1999年3月汪恕城首次提出“资源水利”概念以来,至今已经近7年了,实践已经证明,资源水利的理念对我国的治水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中国水利的健康发展。资源水利的思想彻底地改变了过去以水利工程为主的水利发展观念。在过去很长时间,水利部门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兴建各种水利工程,水利部几乎等同于水利工程部,这与水利部担当的管理水资源的重任不完全匹配。资源水利的思想提出,改变了传统的水利的观念,为水利工作开创新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成为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石。目前,我国的水务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水务统一管理正逐步形成,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约1360个单位成立了水务局或者由水利系统实施水务统一管理,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57%,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是资源水利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说明资源水利的思想有很强的生命力。

资源水利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该思想既从哲学的角度高度概括了现阶段我国水利的本质特征,也从实践的角度开辟了中国水利发展的广阔的空间,他改变了我国水利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必将对我国未来健康水利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2 水权与水市场思想述评

2000年10月22日,在2000年中国水利学会年会上,汪恕城发表了《水权与水市场——谈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手段》讲话,认为“明确产权和水权是深化水利改革、实现水资源优化培植的必要手段;有偿水权的提出是建立水市场的理论基础;资源水价是水价组成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部分;水价的不断调整和水市场的建立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政府宏观调控、民主协商、水市场调节三者有机结合,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和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体制保证”。在2001年2月19日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汪恕城发表了《谈新时期的水利规划计划工作》讲话,强调在当前的规划计划中需要注意四个问题,其中“要认真研究产权、水权、水价、水市场等水利经济问题,研究体制、机制、法律法规问题,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2001年4月27日,汪恕城考察完西北四省后,发表了《水权管理与节水社会》文章,强调明晰水权是水权管理的第一步,只有确立两套指标体系(一套是水资源的微观定额体系,一套是用来规定社会每一项产品或工作的具体指标)可持续发展才有确切的保障。 2004年4月8日,汪恕城到内蒙古、宁夏调研后发表了《水权转换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讲话,指出,“水权转换可以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率、高效益方向流动,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保障;水权转换既可以在企业和灌区之间进行,也可以延伸到地区和地区之间、整个黄河流域经济结构用水的转换,还可以跨流域进行流域之间的水权转换;进行水权转换,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水权转让的政策法规”。汪恕城水权水市场的思想逐渐趋于成熟和系统。

汪恕城提出水权水市场理论之后,在中国水利界产生巨大反响,有关水权水市场的讨论异常活跃,远远超出了水利学界,甚至在经济学界、法学界都成为热门的话题。

如果对中国的水权历史进行考察,至少早在西汉时期就形成了初步的水权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到民国时期,已经具备现代水权制度的雏形。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实行以后,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水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国家凭借此调配水资源。由于所有权缺乏人格化,各级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地拥有调配开发水资源权利,导致了水资源无序开发现象十分严重,引发了各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汪恕城提出了水权水市场思想以后,引发的大讨论对中国高效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建设需求,将水资源管理由单独的行政管理改革为政府宏观调控、民主协商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管道上来

毋庸置疑,在过去的水利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而相应的管理却薄弱得多,特别是通过经济手段调控水利更不擅长。产权明晰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水权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未能形成水交易市场,导致水资源配置低效率和缺乏内在动力,为了促进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逐步实现水资源产权的合理流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市场,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必然的要求,必将对我国水资源配置产生深远的影响。

(2)引发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

尽管水权制度国内外都有悠久的历史,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水权制度一直没有明确提出,其发挥的作用更加有限,水权各种制度的缺乏明确和相关研究的缺失,水资源管理长期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模式进行。水权水市场思想提出和不断实践以后,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有了理论指导和创新的动力。

(3)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必须实施的战略性措施,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是摆在社会各界尤其是水利界面前的重大课题。水权水市场的思想,能有效地调动用水户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用水户的内在动力,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生态保护思想述评

汪恕城具有丰厚的环境保护思想,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开展专题论述。在1999年11月6日发表的《谈人们对水九个方面认识的转变》中,其中第一、第三、第四个转变就是“从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防止水对人类的侵害,转变为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从重点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转变为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特别强调对水资源培植、节约和保护”。在2000年5月24日广西考察水利时发表的《水利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五个层次》中,将满足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一个层次加以论述。2001年10月30日,汪恕城在中国水利学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做了《水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调控》学术报告,在此报告中论述了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的关系,指出两者分别体现在水的使用权和污水排放权上,为此要建立两套指标进行管理,即宏观控制指标和定额指标,同时指出了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的途径:减污和增水,清洁生产、节水和污水处理;水污染防治的手段是针对不同污染源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综合运用工程、经济、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污水处理市场化、提高水域的自我净化能力。2002年4月1日在长江委检查指导工作时做了《紧密结合长江实际,抓好四大关键问题》,对黄委、海委、太湖和长江提出了不同的重点,其中长江的治理关键是“保障防洪安全,合理开发利用,维护优良生态,稳定河势河床”。2004年4月8日,针对社会上大坝与生态问题的争论,汪恕城发表了《论大坝与生态》,该文分析了大坝导致的8个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认为我国水电的发展正处于生态制约的阶段,提出了水利工作者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进行大坝建设,慎重对待“建坝和拆坝”,水利水电工作者要勇于挑起大坝建设与生态保护两副重担。2004年9月6日,汪恕城在珠江水利委员会干部会议上,做了《新形式下流域机构当好河流代言人》的讲话,明确指出,“在新形势下,流域机构要义不容辞地担起河流代言人的众人,要成为河流的代言人。成为生态的代言人,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从生态保护和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角度来确定工作方针、原则和规划,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上,把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开发利用、修建水库、电站放在第一位。”

上面简单叙述了汪恕城生态保护的思想,该思想对水利发展具有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开拓水利服务新领域

2005年11月24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水论坛”上, 钱正英直言不诲地对自己过去主持水利部工作进行了反思,认为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只注重社会经济用水,没认识到首先需保证河流的生态与环境需水。现在我们水利部门留下来的传统思维仍是注重社会经济用水,对生态与环境需水注意不够,这个错误的源头在我。”钱正英勇于剖析自己的勇气和精神令人赞叹!她的话直接指出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水利工作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缺位,由此引发了各种与水利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实事求是地说,这不是钱正英错误,这是我们当时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哪个层次。汪恕城环境保护的思想,是在深刻地总结过去水利实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将水利发展与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汪恕城要求水利工作的重点之一是维护河流的生命健康,积极倡导流域机构要做好河流代言人。值得欣慰的是,《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将生态用水放在重要位置给予高度重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为开拓水利服务新领域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的生态环境异常严峻,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成为水利发展的“瓶颈”。必须承认,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相当程度上与水利密切相关。汪恕城生态保护的思想抓住了制约水利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水利建设中,正确处理好水利与生态的关系,积极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彻底改变过去对生态环境漠视的水利发展观,对水利的发展非常重要。近年来,贯穿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水利部踏踏实实地做了大量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如让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在调度很困难的情况下多年没有断流,确保了黄河下游生态环境不继续恶化,黑河连续多年的补水,使曾经无水多年的居延海焕发勃勃的生机,塔里木河七次应急调水,下游植被有所恢复,野生动物也经常出现,塔里木河尾闾河台特马湖最大时达到200多平方公里,湖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汪恕城生态保护思想,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水利的发展

(3) 支撑水利健康发展

水利能否健康地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正确地处理好水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关系到水利能否顺利发展的大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我国由于生态环境的压力十分巨大,也异常重视,环境保护意识无论在政府、学术界还是在民间都很强,水利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也倍加关注。近年来关于大坝的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反对建设大坝的声浪很高,成为水利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汪恕城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贯彻实施,能有效地处理水利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因而为水利健康发展奠定理论与现实的基础。

(4)有利于水资源高效利用

对于水资源是否高效利用,不能仅仅考虑其经济效益,而且要将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纳入考核体系统一考虑。汪恕城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是在考虑水资源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统筹考虑,这样对水资源效率的考察的空间和范围比仅考虑经济效益要大的,而且也比较复杂。在现代社会,只有这样做,才符合社会发展的大潮流。汪恕城关于给洪水资源化思想,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充分利用洪水提供了方向,有利于水资源高效利用 。

综观汪恕城水利学术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哲理性

从哲学的高度研究探讨水资源,是汪恕城水利学术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他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始终贯穿了哲学的思想,将对水利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获得了解决水问题的新的思路和方法。1999年11月16日,汪恕城在《谈人们对水九个方面认识的转变》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其后的一系列著作中,该理念贯穿始终。“我们在防洪工作上也得用一种新的哲学思想去考虑问题,给洪水以退路,就是给人以出路,不要以为人有多大的本事,人和大自然斗争,还是要服从大自然的规律,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水利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五个层次》)。他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给洪水以出路,建设节水型社会,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发展绿色经济是解决中国水问题的核心问题。

(2)创新性

创新是学术的灵魂,是学术得意延续的基石,也是增加精神财富的根本。汪恕城的水利学术思想富有很强的创新性,更大程度地引发了与水利有关的各学术界思考,通过这些思想的研究和不断地实践,对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总结,获得了对水利发展的全新认识,带动了相关水利的学术的繁荣,同时为水利发展探索、开辟了新的空间。在水利中嵌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明确提出资源水利、水权水价水市场、水利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既是对传统水利发展观的继承,也是对其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水利发展的革新。思想的调整或者变革,必将带动水利实践跟进,影响水利发展的进程。

(3) 时代性

汪恕城水利学术思想是在认真分析我国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水利发展经验和教训,结合国家对水利发展需求进行深入思考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他跳出水利看(论)水利,从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角度认识水资源。水利必须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五个层次需要,也就是饮水保障、防洪安全、粮食自给、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这都是时代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时代的召唤,是我国社会发展到新阶段最强劲的迫切要求,水利发展必须满足这个需求,汪恕城敏锐地抓住了时代脉搏,将其引入水利领域,用该理念统领水利工作,不断开创中国水利发展的新局面。

(4) 实践指导性

汪恕城许多学术见解都是在学术研讨论会上首先发表的,参加会议的人员,既有从事水利工作的政府官员,也有众多的相关学者。他的学术思想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术界在学习、研究和探讨,相关部门则积极努力将这些思想应用于实践,解决中国水利存在问题,开拓水利发展新领域。汪恕城针对其思想在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不断进一步升华自己的学术思想,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指导水利实践,不仅促进了我国水务体制的改革,将分散的水资源管理逐步纳入到统一管理的管道,为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奠定了基础的平台,同时也将水利深入环境保护领域,为水利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水权水市场的思想将中国的水管理推入一个新的层次,适应现代社会对水利的需求,更加发挥用水户的节水积极性,对于我国水资源管理机制的改变,节水型社会的形成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总的情况来看,汪恕城水利学术思想改变了中国水利发展的进程,促进了水利健康的发展,是水利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在中国水利发展史留下浓重的一笔。

说明:本文纯粹从学术的角度对汪恕城的主要水利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的述评,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错误再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汪恕城著,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修订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