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试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黄喜生  2012-12-05

论文摘要: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学生理论与实践学习不均衡、教师职称与能力提升不相称、思想政治工作者岗位设置与客观需求不适应的局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路径

多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在三个维度上存在着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存在着重视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学习的状况;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存在着专业技术职称的提升与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不相称的情况;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养,存在着岗位设置与客观需求不适应的局面。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进而不利于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要求以及《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的建议,笔者认为,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服务,必须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理论与实践并重、职称与能力共进、岗位与需求相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建立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并重的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过多重视理论学习而不够重视实践学习。实践学习课的课时不到总课时的十分之一,绝大多数是理论学习课。这是实际存在的重视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学习的现象。不可否认,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的学习,特别是经典著作和经典理论的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非常好的途径。比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还有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理论等等,都可以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但是,理论学习不是唯一的途径,更不是捷径。过多地依靠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学习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甚至被推翻。刻舟求剑的故事从反面教育了人们要从变化的实际出发,不能墨守成规,否则不但一事无成,还会贻笑大方。毛泽东早在1930年就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里的“中国情况”就是实际情况,它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其实也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它告诉人们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理论出发,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当代中国处于改革、发展与和谐的大时代,处于世界合作与竞争、缓和与斗争的复杂变化的世界格局当中,没有敏锐的时代感是不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也不能培养好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因此,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时候,一定要从当代中国和世界变化的实际出发,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学习中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才。 前不久,教育部等部门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的工作,要把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的实践育人形式。其中,军事训练是各个高校普遍重视的环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育人的关注点在于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而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那么怎样才能开展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在课时安排上,要保证足够多的实践教学课时。至少要安排四分之一的课时用于实践教学。这要在教学周历上体现出来,这是实践育人和实践学习的时间保障。第二,要建立多个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基地。这些基地不仅要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这些传统的教育基地,还要有城市社区教育基地、乡村农业教育基地、工矿企业教育基地以及公共场所教育基地等一批新的教育基地。教学基地是实践育人和实践教学的空间保障。第三,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是灵活多样的,不能只固定在几种形式中。要拓宽思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采取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形式。可以采取集体实践的形式,也可以采取个人实践的形式;可以采取课堂实践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课外实践的形式;可以在传统基地实践,也可以在新的基地实践;可以在本地实践,也可以到外地实践,甚至到国外实践。灵活多样的形式是实践育人和实践学习的手段保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建立职称提升与能力提升共进的模式

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的道理。知识的更新,时代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论,采用新的教育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正在发挥作用的教育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落后于时代,不辜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而目前有很多情况不尽如人意,其中之一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提升了,但是有些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在职称取得之后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原地踏步的现象,甚至还有落伍的嫌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的提升与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之间不相称是实际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值得深思。 《纲要》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对于这种继续教育,笔者认为可以在三个方面加以实现,由此带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一些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和理论可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新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敏锐观察经济社会的变化,根据新的实践促进新的理论运用和发展。不能因为时代变化了就一味地否定经典著作和经典理论的基础性作用。学习经典著作和经典理论越是到后来就越觉得有很多新的知识和智慧在里面,因此要百读不厌去研读经典著作和经典理论。不能因为自己原先读过就把它们弃之一旁。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形成视野开阔的思维方式。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有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不能拘泥于老一套的教条式教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对传统的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进行分析和教育,还要对新的经济社会生活状况进行分析和教育;不仅要对国内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教育,还要对国外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教育;不仅要对历史进行分析和教育,还要对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不仅要对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和教育,还要对他们深层次的思想和心理进行分析和教育;不仅要对教育对象进行分析和教育,还要对教育者自身进行分析和教育。只有这样做才符合当代实践发展和教育进步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能力,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人才培养的目的。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创新教育实践方式。在教育实践方式创新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既是主导者也是参与者。在实践活动中,自身也得到培养。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作为人才加以培养的模式之一。

三、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养:建立岗位设置与客观需求相符的模式

在我国每个高校基本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基本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队伍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队伍的岗位设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关岗位的设置相对固定,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但是由于每个高校的相关岗位设置趋同化,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很好地适应各个高校自身的情况,而且在每个高校内部,这种固定的岗位设置有时不是很灵活,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无缝对接性。 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做好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产生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互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而且还给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成才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脱离实际、纸上谈兵,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与教育对象没有直接的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也不能成为人才。要想把思想政治工作者培养成人才就必须改革实际存在的岗位设置与客观需求不适应的局面。 针对目前各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岗位的设置情况,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求,可以按照因需设岗、因岗用人、学用相长的原则,在三个方面加以改革。 第一,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的岗位、人员要根据教育对象即大学生的人数、专业以及生源地情况进行设置,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设置,不能千篇一律,必须要有灵活性。同时,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可以在各个班级和院系之间进行交流,不能固定在某个岗位,这样才能有比较全面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由此,可以为人才培养储备阅历条件。 第二,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必须在工作的第一线与大学生交流,参与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深入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在具体的一线工作中,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才能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得到成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 第三,要不断从第一线的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队伍中发现人才、提拔任用,并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由此激励他们成才。《纲要》提出:“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对那些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出突出成就的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一定要加以鼓励,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提拔任用。这样就可以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促使他们努力工作,提升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同时,他们自身也可以得到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这其实也是一种在工作中的继续教育,这种继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模式。

下载